【历史故事】《后汉书》中的羊子妻对羊子说了哪两个道理,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故事】《后汉书》中的羊子妻对羊子说了哪两个道理,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范晔评价自己写的《后汉书》说:“自古体大而思精 , 未有此也 。 ”意思是 , 从古至今 , 没有哪部书像我这本书一样既规模宏大 , 又思虑精深 。 范晔如此自信 , 并非王婆卖瓜自我夸诩 , 而是确有根据 , 乃客观而论 。 范晔写《后汉书》不只为帝王将相做家谱 , 而是让普通人在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 首创《列女传》 , 赞美女子中“才行尤高秀者” , 因此 , 蔡文姬、班超等汉代优秀女子才为后代世人所熟知 。
下面是为朋友们精选《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的原文并译文 , 请欣赏: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 不知何氏之女也 。 羊子尝行路 , 得遗金一饼 , 还以与妻 ,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况拾遗求利 , 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 , 乃捐金于野 , 而远寻师学 。 一年来归 , 妻跪问其故 。 羊子曰:“久行怀思 , 无它异也 。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 , 成于机杼 , 一丝而累 , 以至于寸 , 累寸不己 , 遂成丈匹 。 今若断斯织也 , 则捐失成功 , 稽废时日 。 夫子积学 , 当日知其所亡 , 以就懿德 。 若中道而归 , 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 , 复还终业 , 遂七年不反 。 妻常躬勤养姑 , 又远馈羊子 。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 , 姑盗杀而食之 , 妻对鸡不餐而泣 。 姑怪问其故 。 妻曰:“自伤居贫 , 使食有它肉 。 ”姑竟弃之 。
后盗欲有犯妻者 , 乃先劫其姑 。 妻闻 , 操刀而出 。 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 , 不从我者 , 则杀汝姑 。 ”妻仰天而叹 , 举刀刎颈而死 。 盗亦不杀其姑 。 太守闻之 , 即捕杀贼盗 , 而赐妻缣帛 , 以礼葬之 , 号曰“贞义”
【历史故事】《后汉书》中的羊子妻对羊子说了哪两个道理,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大意是: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 , 已经不知道是何姓人家的女儿了 。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 , 曾经捡到别人遗失的一枚金饼 , 回到家里交给了妻子 。
妻子轻轻摇头道:“妾身听说 , 有志向的人不接受以不正常手段获得的东西 , 清廉正直的人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 更何况拾取别人遗失之金、为图私利而玷污自己的品行呢!”
羊子听妻子一席话深感惭愧 , 就把金子扔到荒野 , 然后远出寻师求学去了 。
一年后 , 羊子没有学成就回到了家中 , 席地而坐妻子伸直腰问他:“夫君为什么回来了?”
羊子回答:“我外出离家的时间太长了 , 想你了 , 再没其他原因 。 ”
妻子听后 , 拿起刀子快步走到织布机前 , 郑重地说:“这些布绢出自蚕茧 , 在织机上织成 。 一根一根的蚕丝交织积累起来 , 才能达到一寸 , 又一寸一寸地织个不停 , 才能成丈成匹 。 如果现在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布绢 , 那就前功尽弃 , 白白地耽误功夫 。 夫君积累学问 , 就应当‘每天知道一些过去所不懂得的知识’ , 以成就自己的美德 , 如果夫君中道而归 , 那同割断正在织绢布的蚕丝有什么区别呢?”
妻子的这番话深深地感动了羊子 , 他回返原处 , 七年没回家 , 完成了学业 。 在羊子完成学业期间 , 羊子妻亲自操劳奉养婆婆 , 还给远学在外的羊子输送食物 。
那期间 , 曾经有别人家的鸡误入羊子家的菜园子 , 婆婆偷偷抓来杀了做成佳肴 。 到了吃饭时候 , 羊子妻面对盘中的鸡肉 , 不餐而泣 。
婆婆感到奇怪 , 就问她:“你为什么不餐而泣?”
羊子妻回答:“我是在感伤 , 我本来是安心贫困生活的 , 婆婆却使我的食物有用他人家的鸡烹饪的菜肴 。 ”
婆婆听了感到惭愧 , 丢弃鸡肉而不食 。
后来 , 有个贼盗企图侵犯羊子妻 , 就先劫持了她的婆婆 。 羊子妻听到动静 , 就拿着刀冲了出来 。
贼盗对羊子妻说:“你放下刀依从我 , 就保全你俩的性命 , 如果你不依从我 , 我就杀了你婆婆!”
羊子妻仰天叹息 , 叹罢举刀引颈而亡 。 吓的贼盗没杀她的婆婆 , 就逃跑了 。
太守听说了这个案件 , 立刻下令捕捉处死了贼盗 , 又赐给羊子妻缣帛 , 按照礼节安葬了她 , 并赐予“贞义”称号 。
【历史故事】《后汉书》中的羊子妻对羊子说了哪两个道理,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赏析: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首先说明“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 不知何氏之女也” , 紧接着又说 , “羊子尝行路 , 得遗金一饼” , 回家交给了妻子 。 羊子妻摇着头对他说:“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这两句话已然成为历史名言 。 在这句名言中 , 羊子妻用了两个典故 , 一、“盗泉之水”出自战国·尸佼《尸子》:“(孔子)过于盗泉 , 渴矣而不饮 , 恶其名也” , 后人据此概括为成语“不饮盗泉” , 比喻为人清高 , 有骨气 。 二、“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 , 春秋时齐国饥荒 , 一个名叫黔敖的人在路边施舍饮食 , 鄙夷大喊:“嗟(喂) , 来食!”一饥民不食此食而死 。 嗟来之食 ,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 羊子妻之言 , 使得“羊子大惭 , 乃捐金于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