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三国志演义》中蔡邕为什么被称为忠贞不二的良臣( 二 )


《三国志演义》写蔡邕死后“当时士大夫闻蔡邕死 , 识与不识 , 尽流涕” , “识与不识”四字说明蔡邕的人望 , 也与《后汉书》蔡邕本传中所说“搢绅诸儒莫不流涕”是一致的 , 但却被毛宗岗父子删去了 , 改为“一时士大夫闻者 , 尽为流涕” , 仿佛只有与蔡邕熟识的士大夫才会流涕一般 。
【爱历史】《三国志演义》中蔡邕为什么被称为忠贞不二的良臣
文章图片
孙建平制蔡邕抚琴
此外 , 《三国志演义》评价说:“邕哭卓尸故自不是 , 杀之非罪” , 将责任完全归咎王允 , 而毛宗岗父子竟然说:“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 , 允之杀之亦为已甚” , 将责任的一半推到了蔡邕身上 , 可算得上是唐突古人了 。
相较于蔡邕 , 毛宗岗父子更致力于唐突曹操的形象 。 自北宋以来 , 曹操一直是一位在民间饱受非议的历史人物 , 前文备引《东坡志林》“涂巷中小儿薄劣”一条便是证据 。
北宋虽然一统五代 , 却毕竟失去了燕云十六州 , 得不到盛唐的旧土 , 与刘备以季汉正统自居却无法“还于旧都”心有戚戚 。 北宋与辽朝为敌 , 一如刘备与曹操为敌 , 所以尽管《资治通鉴》尚能以史家的良知以曹魏为正统 , 但民间已公然视曹魏为敌对 。
至于南宋 , 连唐代旧都长安、洛阳及北宋旧都开封都一并失去 , 自卑的心态更甚 , 因此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一出 , 几乎把拥刘反曹的倾向彻底定调 。
元代虽又一统 , 但曹操在戏剧里的形象却被锁定了 。 《三国志演义》也是基于此种论调的 , 但相比之前的平话和剧作 , 《三国志演义》终究有一些史笔 , 除了前文说到的引用奏章原文及翻译史书旧典之外 , 有时还别有引证 , 比如写过蔡邕推荐朝廷旧臣宰之后 , 接着便写董卓和皇甫嵩之间的对话——
【爱历史】《三国志演义》中蔡邕为什么被称为忠贞不二的良臣
文章图片
民国间石湾陶曹操像摆件
忽一日 , 御史中丞皇甫嵩拜于车下 。 卓曰:“皇甫义真 , 你今日服我乎?”嵩答曰:“安知明公位至于此!”卓曰:“鸿鹄固有远志 , 但燕雀不自知耳 。 ”嵩曰:“昔日嵩与明公皆鸿鹄 , 不意明公变为凤凰耳 。 ”卓大笑曰:“义真怕我乎?”嵩曰:“明公以德辅朝廷 , 大度方至 , 谁不敬耶?君为酷法严刑 , 天下皆惧 , 岂独嵩乎?”卓又笑 。
这一段话一样出自《后汉书》 , 写尽了皇甫嵩在董卓面前的不卑不亢 , 也是汉末魏晋时期人对答的风气 , 同样被毛宗岗父子删去了 。
对于曹操的部分 , 《三国志演义》也不是完全做反面角色处理的 , 此前已写过曹操破张梁、张宝兄弟 , 也写到他作为谋臣劝阻何进灭宦官、用董卓等 , 但在这两个故事中 , 曹操始终是被动的角色 , 只写到了他的能力和智慧 , 并没有写到他作为一个人的个性 。 所以作者在“谋杀董卓”这一节中用特写的视角描述了曹操的个性 。
然而《三国志演义》终究是民间一般说话家的作品 , 不可能脱离人们所知的曹操白脸奸臣的形象而另外塑造一个曹操 , 所以终究还是要写到他的阴险和决绝 。 于是作者在这一节中安排了两个故事:对董卓献刀写出曹操个性里的周全和奸诈 , 杀吕伯奢一家写出他的狠毒与决绝 。
【爱历史】《三国志演义》中蔡邕为什么被称为忠贞不二的良臣
文章图片
杨劲松绘曹操
曹操刺杀董卓一事于史无征 , 孙盛《魏氏春秋异同·杂语》倒是记载过他潜入张让卧室一事:“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 , 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 , 逾垣而出 。 才武绝人 , 莫之能害 。 ”其实不过说明曹操武功之好 , 而且潜入张让卧房也未必就是刺杀 , 也许是想获取什么信息或是文件 。
《三国志演义》把件事安排成刺杀董卓 , 和《三国志平话》的传统是一贯的——后者曹操的出场正在于讨伐董卓的时候 , 将之穿插在袁绍反董和三英战吕布中间 , 实在是为了承上启下 。 董卓在废立皇帝时 , 袁绍公然与之对立——
群臣惶怖 , 莫敢对 。 座上一人应声而出曰:“太甲不明 , 伊尹放之;昌邑有罪 , 霍光废之 。 今上富于春秋 , 有何不善?汝欲废嫡立庶 , 欲为反耶?”众视之 , 乃中军校尉袁绍也 。 卓大怒 , 叱之曰:“竖子!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 , 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也?”袁绍亦拔剑出 , 曰:“汝剑虽利 , 吾剑岂不利也!”两个在筵上敌对 。
相比于袁绍直接和董卓在朝堂之上刀兵相见的莽撞行为 , 曹操早在献刀之前已经两次展现了自己的智慧:第一是在群僚相聚时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