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三国志演义》中蔡邕为什么被称为忠贞不二的良臣

蔡邕应该是三国故事的形成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 南宋即有以他为主角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 , 宋代陆游诗中说:“斜阳古柳赵家庄 , 负鼓盲翁正作场 。 死后是非谁管得 , 满村听说蔡中郎” , 大概指的就是此戏 。
【爱历史】《三国志演义》中蔡邕为什么被称为忠贞不二的良臣
文章图片
蔡邕塑像
元代关于蔡邕的戏曲颇多 , 以之为主要角色且流传至今者有高明《琵琶记》、郑光祖《王粲登楼》等 , 而《琵琶记》尤擅盛名 , 其中的主角蔡伯喈正是以历史上的蔡邕为原型的 , 以至于后来负心状元的故事多以“琵琶记”为题 , 如著名的《铡美案》就曾以《三官堂陈世美琵琶记》为题流传于世 。
也许正是出于这个缘故 , 《三国志演义》在叙述蔡邕侍董的故事时 , 介绍其名之后 , 紧接着便言其字——
初 , 李儒荐蔡邕曰:“伯喈非常人也 , 若主公用之 , 大事可就 。 ”卓使人征之 , 邕托疾不起 。 卓怒曰:“我能灭人九族 , 犯者无素休 。 ”人报邕 , 邕急往 。 卓拜邕为祭酒 , 甚相敬重 , 恩赐不少 。 三日之间 , 周历三台 , 迁为侍中 。
《三国志演义》中对蔡邕描写虽谈不上浓墨重彩 , 但至少是在关键章节总会有他的戏份 , 如在劝谏汉灵帝时 , 收录了蔡邕一篇完整的奏章 , 但到了毛宗岗父子改作时 , 便将奏章悉数删去 , 只写“议郎蔡邕上疏 , 以为蜺堕鸡化 , 乃妇寺干政之所致 , 言颇切直” 。
《三国志演义》中写董卓欲杀卢植、袁绍时都是蔡邕救下的 , 但毛宗岗父子就把救袁绍的许多话归在了李儒和伍琼名下 。 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蔡邕对于计策的制定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 《三国志演义》虽未接受这个成说 , 但却直言董卓对“朝廷旧臣宰尽皆委用 , 此是蔡邕之荐也” , 到了毛宗岗父子手中 , 这句话已经完全看不到了 。
【爱历史】《三国志演义》中蔡邕为什么被称为忠贞不二的良臣
文章图片
《蔡中郎集》
毕竟“朝廷旧臣宰”中不可避免地包含司徒王允 , 如果这一论据成立 , 则王允诛杀蔡邕便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 , 毛宗岗父子决意要将王允刻画成忠贞不二的良臣 , 自然不会为他保留这样一个“不义”的过往 。
自然的 , 这也是毛宗岗父子处处以史家自居 , 擅用春秋笔法、妄加臧否的心态作祟 。 又如《李傕郭汜寇长安》一节中写蔡邕因对董卓伏尸痛哭被武士擒拿后又被王允责斥 , 《三国志演义》写道——
邕伏罪曰:“邕虽不智 , 犹识大义;古今安危 , 耳所厌闻 。 邕岂敢背国而向卓也!狂瞽之辞 , 谬出于口 , 身虽不忠 , 愿典首刖足 , 继成汉史 。 ”
这一段是从谢承《后汉书》直接转录下来的 , 但毛宗岗父子把它改为——
邕伏罪曰:“邕虽不才 , 亦知大义 , 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 , 不觉为之一哭 。 自知罪大 , 愿公见原 , 倘得黔首刖足 , 使续成汉史 , 以赎其辜 , 邕之幸也 。 ”
【爱历史】《三国志演义》中蔡邕为什么被称为忠贞不二的良臣
文章图片
蔡邕《熹平石经》拓片
“狂瞽之辞 , 谬出于口”意思是自有道理 , 但不必明说——王允同样是被董卓征辟 , 位至高官 , 与蔡邕原无不同 , 且二者同样在董卓麾下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 只是王允筹谋政变而蔡邕保全大臣而已 。
不过 , 相形之下 , 王允对董卓的姿态似乎保持得更低 , 在现有的史书中还可以找出一点端倪 , 如《后汉书·王允传》中说他:“允矫情屈意 , 每相承附 , 卓亦推心 , 不生乖疑” , 如果这些事情交给与他同世且书法不隐的蔡邕来写 , 恐怕是丑态毕至 。 所以王允一定要杀蔡邕 , 又称绝不能让他写成《史记》一类的“谤书” , 柏杨先生推测他是“预防蔡邕泄漏他的底细” , 是非常合理的 。
蔡邕决心以与王允对等的地位与他商榷自己的结局 , 是因为他对这种结局已有所预见 , 但到了毛宗岗父子手里却变成了“自知罪大 , 愿公见原” , 变成了认罪伏法后的讨命之辞 。
此外 , 《三国志演义》中写皇家师傅(太傅)马日磾营救蔡邕——
太傅马日磾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 , 多识汉事 , 当使续成汉史 , 为一代大典 。 且邕忠孝素著 , 若以微罪杀之 , 毋乃失人之望乎?”
《三国志演义》介绍马日磾时有小注:“日磾 , 音密低” , 李卓吾版将小字混入正文 , 写作“太傅马日磾亦密谓允” , 但有此手民之误 , 则公开的营救在这里变成了暗地里的私相授受 , 营救蔡邕变成了见不得人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