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应该少读一些文学书,您是否同意( 三 )


实用不实用?

然而这还不是钱先生的目的,他读书既不是为了showoff,也不是为了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他仅仅是喜欢读书而已。
然后不经意间,他就可以在社会认知的各个层面,毫无悬念的把你按在地上摩擦。

这种对待文学书的观点,纯粹是瞎扯,就是那些受过一点点教育、可能考试分数还不错、但从小就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的人的自以为是。

譬如鲁迅先生的文章,被誉为“匕首和投枪”,你如果真的看过他的文章你就知道,用这样的形容都是轻的,匕首和投枪只是一人敌,而先生的文章,是万人敌,千万人敌,亿万人敌;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今天中国的文化语境,基础价值,他有一半功劳,就连今天你说出“文学书应该少看”这种价值观,都逃脱不了先生的影响力,只是你自己不自知罢了。
你以为他的贡献只是“我家门前有两棵树”这个不知道什么鬼么?
你以为假如今天你学物理、学化学、学计算机、学经济,先生的书就没有用么?
这世上哪一种学问,能逃得开先生说的“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你搞科研搞创新,搞经济搞赚钱,要想真的出点儿成绩,又跑得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思想了?
再看看先生对教育的评价:“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
这可是近一个世纪前的言论,放到今天来看,是多么的鲜活,有生命力,尤其是面对这种认为文学没用的伪实用主义的时候。
实用不实用?

认为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角度讲,喜欢看文学书没有用处,意义不大,那是因为根本就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

梁启超先生一支笔惊醒了千年来在睡梦中的中国人,然后有了五四,有了新文化运动,有了今天的中国。
先生写《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时隔百年,这话读来还是振聋发聩,像火种,像电光,在中国人的心里。
你以为你今天受到的教育是哪里来的?是哪里来的?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先生这支笔,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你当然可以不看这些,但是今天你拥有的一切,都脱不开先生的光芒。
你不看,是因为有人替你看了;如果人人都不看,就不会有今天的你。
实用不实用?

你以为文学书只是文人的风雅,是读书人的故作清高,是毫无世俗价值的自我陶醉么?

还不仅如此,这样的人不仅没有读过很多书,而且也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在他们的人生里,现在还处在非常自我而幼稚的层面:“我”怎么样可以找到好工作,“我”怎么样可以生活的更好,什么事可以让“我”更快乐,“我”的效率怎么样可以更高。
统统都是“我”。
生活还在这个层面,文学的价值和重要性,你当然体会不到了,你能体验的只是肤浅而幼稚的快感和极尽功利的工具理性而已。
抖音给你15秒,阅读费你15天,都是啪啪啪,我为啥要花那么多时间爽一次。
靠“吃伟哥”每次15秒,15天我可以爽150次,委屈自己又是何苦。

但迟早有一天,你的人生会变得不这么幼稚的,你的朋友会和你渐行渐远,你的父母会老去,你会有自己的伴侣和子女,你的责任会不仅是自己的人生,还要背上家人的人生,而这些不同的责任,常常是矛盾的。

朋友背叛你了怎么办?
我为了这事痛苦了多少年,直到能领悟到“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于是才能在酒桌上和他对面,杯盏之间问一句“最近好吗?”,然后才能接下去好好过我自己的人生。
你的那些“实用”的玩意儿可以教给你这个吗?

你的事业和你的价值观冲突怎么办?你的事业和你的家庭冲突怎么办?不得不和痛恨的人一起共事怎么办?你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冷酷、无情、黑暗,走不下去的时候怎么办?
这时候你才知道《浮士德》里说“在去向真理的道路上,我宁愿与魔鬼同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价值。
这种事,靠“吃伟哥”能扛下去吗?

你面对自己的底线被拷问的时候,你才知道苏格拉底那一句“如今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只有神知道”带给你的震撼,你就知道你怎么选择,怎么衡量。
实用不实用?

现在你的人生中根本没有这些,你当然感受不到这份思考的力量,感受不到这些对你能接下去过一个正直的、可以顶天立地的人生,有什么样大的意义。
但那只是今天你还小而已,早晚有一天,你会面对人生的困境,会面对古往今来每个人都会需要面对的矛盾,你会不得不需要思考人生的意义。

那时你才知道今天你说这话是多么幼稚。

——“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

我一向不认为每个人都需要读书,有的人天生就不爱读书,这很正常,项羽就不读书,他说“读书只足以记名姓而已”,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古往今来第一大豪杰。
对我来说,评价一个人,是看他的品行和德性,读不读书无所谓,不读书,也完全可以做个受人敬仰的人,读过书的人也没道理因此就有什么优越感。
但反过来算什么一回事?
自己不读书,还认为读书没用,还劝人少读书,这是得多无知才能说的出来。

今天你之所以可以选择不读书,是因为这些书别人都替你读了,书里的道理,别人都替你做了,书里的价值,别人都替你实现了。所以你今天才能有这个自由,可以在这里黄口无知的大放厥词,说读书没有用处。

金庸先生在自己的儿子自杀之后,重新修订《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面有一段话:
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这句话,送给认为读文学书没用的各位。
我是吃饱了红烧肉的分割线~

谢谢这么多人抬爱,实际上这是一篇不怎么成熟的随笔,本来的目的并不是激烈的反驳不看文学书这种观点,而是真的希望能劝人多读些书,真的比刷抖音刷强,哪怕不看书,坐在那里发呆罢了,也不要去刷抖音啦。
等到年纪大了,像我这么“老”了,才会真的发现书的用处,然而那时候,无论从学习能力还是时间精力上来说,都没有小时候那么容易读书了。
我也从来没有听说任何一个人在长到我这么大或者更老的时候会说:我很后悔小时候花时间看了很多书。
反过来倒是有很多的。
和不喜欢读文学书的各位制造情绪上的对立并不是我的目的。如果文字和措辞上的不成熟导致了这种冲突,我很抱歉。
我不是一个喜欢在文字上和人争短长的人,所以评论区的很多看法和意见,我不会去争执。每个人也有保留自己看法的权利。
但我也相信每个人也都有更正自己过往看法的可能性。
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你的也不是,上来就划定立场和阵营,彼此开战,头一个照面就人身攻击,这没什么意思,赢了也没人给你我发钱。
觉得我有道理就听听,没道理,就保留你自己的立场。想说别的道理,就好好说。别一上来就一副“你要战,便作战”的态势,我不要战,你也不是成吉思汗。
谢谢评论区支持我的各位,希望大家也别去吵架,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要拿来和人争吵。
就算有不同意见,也能一起喝酒吃肉,你说一句非也非也,我说一句差矣差矣,然后长歌皓月,人生几何。
好好说话。
也谢谢反对我的各位,你们让我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人类无限的可能性~
我是吃完西瓜的分割线~

为什么这个东西会有这么多赞呢?这个世界常常让我无法理解。。
我真心觉得这篇随手写的东西随便看看就好,不用太在意。
文风上其实我自己很不满意,就像我在评论里回一个朋友说的:张季鸾先生说“应该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这个境界我差的太远。
还有朋友提出想要转载,非商业转载请随意,但我不觉得这篇东西写的好,所以还请慎重。

评论中的很多朋友提出了开头那个故事,钱先生亲自辟过谣,说是假的。
实际上我开始写的时候,想用的是HarryLevin和他的故事,后来想了想觉得不是很有趣,就还是用了这个。
【有些人认为应该少读一些文学书,您是否同意】这个故事最早应该是出自吴组缃先生的一篇访谈,钱先生看了之后复信说并无此事,然后有趣的是他同时提到清华图书馆没有那么多西文禁书,还提到他所知的一本比较著名的这方面书籍(书名我不记得了),说是图书馆有,然而他并没有在清华看到,而是日后去了上海之后自行购回阅读。期间还顺带嘲讽了一下吴先生的英文水平~
这其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回复。
就不更新在原文里了,在这里一并说明:这个故事钱先生自己辟过谣,各位权当段子看看就好。如果造成了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我表示歉意。
如果转载本文正文,请确保注释说明这一点。
谢谢各位在评论中的指正。
我是吃完羊肉串和绿豆汤的分割线~

评论里的这位兄弟:



我认为他说的并没有什么错,也谈不上杠精,我很讨厌杠精,但我觉得他真不算。
看到很多人怼他,我觉得不太合适,虽然你们是在支持我。。
谢谢支持,也希望不要怼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