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芯调查】国产GPU不讲武德

电子商务|【芯调查】国产GPU不讲武德

文章图片

电子商务|【芯调查】国产GPU不讲武德


集微网报道 最近几年大芯片投资赛道 , 数GPU热得发烫 。 一众初创公司涌现 , 大厂精英抱团创业 , 巨额融资不断刷新行业纪录 。 一些成立较早的企业 , 已经进入研发落地阶段 , 刚成立不久的厂商 , 也旋风般推出相关产品 。
与GPU创业高热相伴的 , 是从未间断的质疑声:估值虚高 , PPT发布 , 套壳马甲……一些国内GPU创企推出的产品 , 被认为已经背离了芯片研发规律 , 成为融资的工具跳板 , 后生们不讲武德 , 坏了规矩 。
国产GPU创业领域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发展国产GPU?与海外巨头相比 , 有何差距与挑战?追赶的机会在哪?集微网同产业人士进行交流 , 探寻国产GPU创业浪潮风起云涌的背后 。 仔细丈量国产GPU的“成色” , 或许有助于更加清醒地正视现实 。
一、乱象丛生 泥沙俱下
近两年 , 受市场需求以及政策、资本的推动 , GPU在国内受到疯狂追捧 。 地缘政治、大国博弈背景下 , 相较于已有一定积累的国产CPU , 国产GPU的破局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 。 人才储备程度 , 科创板提供的退出机制 , 也为国产GPU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
于是 , GPU成为继AI之后 , 最为性感的芯片投资赛道 。 资本的蜂拥而至吸引了来自英伟达、AMD、海思、高通等一众大厂精英创业 。 据不完全统计 , 目前该领域的初创企业已近20家 , 所有一线投资机构均参与其中 。
谈及目前国内GPU创业领域的现状 , 行业人士李明(化名)认为赛道过热且拥挤 , 市场鱼目混珠、泥沙俱下 。
李明并不否认看到一些企业推出的产品 , 不管是在跑分还是在标准测试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 但也有不少产品和演示目前还处于“PPT”状态 。 对于那些成立一年左右就推出多款产品的公司 , 在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李明称“颠覆了自己的行业认知” 。
“一块GPU芯片的研发周期从立项到上市至少要3~5年 , 好的芯片要经过架构和应用打磨 , 这个过程也不可能低于两年 。 有的产品宣称是自主设计 , 但明显违反整个芯片的设计规律 。 GPU不可能一年半载就设计出来并跑通应用 , 有可能设计全是外包 , 或是将已流片的设计的Spec配置稍作修改 。 ”李明分析称 。
另一位GPU企业高管王强(化名)认为 , 一些GPU新势力尚没有明确自己的细分市场 , 也没有想清楚未来长远的发展方向 , 只会用PPT吹牛 , 发布产品参数和性能对比时混淆视听 , 实际并不能够正常量产或进行流畅演示 , 真实性和可靠性大打问号 。
“有的芯片参数比较奇怪 , 宣称算力是6T Flops/s , 存储能力是50GB/s , 两者的比例达到120:1 , 但实际上GPU最理想的比例应该是25:1 , 这在应用层面非常尴尬 , 不知所用何处 。 此外 , 有的芯片带宽非常低 , 无论是用于AI计算还是图形 , 基本上都发挥不出功能 。 ”谈及诸多费解之处 , 王强直摇头 。
行业看来 ,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搅乱了市场 , 浮躁了人心 , 在GPU这样一个高门槛且重积累的领域 , 不讲诚信 , 违背市场、技术规律 , 待潮水退去后 , 只能是一地鸡毛 。
二、资本裹挟蒙眼狂奔
【电子商务|【芯调查】国产GPU不讲武德】GPU创企在产品上的乱象丛生 , 在行业投资人士张帅(化名)看来 , 有些是迫不得已 。
“海思做GPU , 前后花了4年半 , 在华为强大流程体系支持下尚且如此 , 初创企业难度更大 。 如果也做这么长时间才出产品 , 投资人不会答应 。 ”张帅说 。
据张帅透露 , 有的GPU初创公司与投资方签下对赌协议 , 在某个时间点推出芯片产品 , 是决定其拿到下一轮融资的入场券 。
资本裹挟之下 , 一些配置错误、不合逻辑、完全不像正常产品的GPU芯片横空出世 , 冠以自研、国产、打破垄断之名 。 吃瓜群众亢奋 , 行业人士错愕 。
“很多国内GPU的研发 , 其实已经脱离了芯片开发的初衷 , 所有的成果展示和发布 , 其实是以融资为目的 。 ”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直言 。
赛道的火热以及大规模的融资助推GPU初创企业估值一路走高 。 一些成立一两年的热门企业 , 估值已经达到两三百亿元 , GPU成为高估值代名词 。
不少业内人士呼吁 , 对于那些通过“放卫星”博眼球的方式来吸引关注的可疑产品公司 , 需要投资人和相关的市场机构进行甄别以及理性对待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