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If或Ifs实现多条件判断?那就真的Out了,此方法才是王者

|还在用If或Ifs实现多条件判断?那就真的Out了,此方法才是王者

文章图片

|还在用If或Ifs实现多条件判断?那就真的Out了,此方法才是王者

文章图片

|还在用If或Ifs实现多条件判断?那就真的Out了,此方法才是王者


提到多条件判断 , 大多数小伙伴和小编的反应应该是一样的 , 用If或Ifs函数来判断 , 毕竟目标已经很明确 , 是多条件判断 , 但是用If或Ifs判断时嵌套的或者公式往往比较长 , 逻辑或公式的编辑上容易出问题 , 所以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Lookup或Vlookup函数来实现……小伙伴们可能就有疑问了 , Lookup或Vlookup函数不是查询引用吗?怎么又成了判断函数呢?不急 , 我们慢慢来解读 。
一、多条件判断:If函数法 。
功能:判断是否满足某个条件 , 如果满足则返回一个值 , 如果不满足则返回另一个值 。
语法结构:=If(条件条件为真时的返回值条件为假时的返回值) 。
目的:对“月薪”划分等次 , <6000 , 五等;<8000 , 四等;<9000 , 三等;<9500 , 二等;≥9500 , 一等 。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G3<6000\"五等\"IF(G3<8000\"四等\"IF(G3<9000\"三等\"IF(G3<9500\"二等\"\"一等\")))) 。
解读: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 对If函数进行了嵌套使用 , 如果“等级”越多 , 则嵌套的次数会越多 , 这样就会很容易出错 , 所以用If函数来判断较多“等级”或“层次”时 , 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
二、多条件判断:Ifs函数法 。
功能:检查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并返回与第一个True条件对应的值 。
语法结构:=Ifs(条件1返回值1[条件2
[返回值2
……) 。
目的:对“月薪”划分等次 , <6000 , 五等;<8000 , 四等;<9000 , 三等;<9500 , 二等;≥9500 , 一等 。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S(G3>9500\"一等\"G3>9000\"二等\"G3>8000\"三等\"G3>6000\"四等\"G3<6000\"五等\")
解读: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 Ifs函数的逻辑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 但公式还是比较长 , 随着“等级”的增多 , 公式也在不断增长 , 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
三、多条件判断:Lookup函数法 。
功能:从单行或单列或数组中查找符合条件的值 。
语法结构:=Lookup(查询值数据范围) 。
目的:对“月薪”划分等次 , <6000 , 五等;<8000 , 四等;<9000 , 三等;<9500 , 二等;≥9500 , 一等 。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LOOKUP(G3$J$3:$K$7) 。
解读:
1、Lookup函数有一个特点 , 在此必须声明一下 , 那就是“向后兼容” , 即查不到符合条件的值时 , 就自动匹配小于查询值的最大值 , 返回对应的值 。
2、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 用Lookup函数实现划分“等级”的目的 , 其逻辑结构非常的好理解 , 公式长度也很短 , 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 但是需要“等级”区域的辅助 。
四、多条件判断:Vlookup函数法 。
功能:搜索表区域首列满足条件的元素 , 确定待检索单元格在区域中的行号后 , 再进一步返回选定单元格的值 。
语法结构:=Vlookup(查询值数据范围返回值的相对列数[匹配模式
);第四个参数为匹配类型 , 可省略 , 此参数共有两个值 , 分别为一和零 , 1为模糊匹配 , 0为精准匹配 。
目的:对“月薪”划分等次 , <6000 , 五等;<8000 , 四等;<9000 , 三等;<9500 , 二等;≥9500 , 一等 。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LOOKUP(G3$J$3:$K$721) 。
解读:
此函数和Lookup函数的特点一样 , “向后兼容” , 即查询不到符合条件的值时 , 自动匹配小于查询值的最大值 , 返回对应的值 , 但此时匹配模式必须为1 , 即模糊匹配 。
结束语:
【|还在用If或Ifs实现多条件判断?那就真的Out了,此方法才是王者】通过上文的学习 , 大家已经掌握了用If、Ifs、Lookup、Vlookup去判断等级 , Lookup、Vlookup相对于If、Ifs来讲 , 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公式长度上 , 都有优势 , 如果是你 , 你会选择哪一种判断方式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