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诺贝尔”奖:沥青滴漏实验,熬死两位教授,下滴将在2027年

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 。 ——爱因斯坦
“搞笑诺贝尔”奖:沥青滴漏实验,熬死两位教授,下滴将在2027年】就像比萨斜塔实验一样 , 人类的科技在发展的途中 , 经常会产生一些看起来匪夷所思 , 却在潜移默化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实验 。
古往今来 , 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将毕生心血都浇灌给了科学实验和研究 , 也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 , 才让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好 。
而今天所说的这项实验 , 名为沥青滴漏 , 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有些看似是固体的物质 , 其实只是粘性非常高的液体而已 。
“搞笑诺贝尔”奖:沥青滴漏实验,熬死两位教授,下滴将在2027年
文章图片
就是这项看起来简单的实验 , 将沥青于漏斗中等待其落下这个过程 , 却耗死了两位观察它的教授 , 这样耗费人力和物力无意义的简单实验 , 究竟为什么要进行呢?
历史上耗费时间最久的物理实验
沥青大家都知道 , 俗称柏油 , 它在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 , 可以用于铺路、防水涂料、建筑等 ,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的凝胶材料 。
1927年 , 帕尼尔教授开始在昆士兰大学开始这项实验 , 旨在告诉大家 , 很多物质的属性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
像沥青这类非常寻常的物质 , 明明看上去是固体 , 但是实际上竟然是粘性极高的液体 。 他先是把焦油沥青放入一个封住了口的大型漏斗里 , 经过三年以后 , 也就是1930年时 , 他将这个装有沥青的漏斗切开 , 让里面的沥青缓缓流下 。
真的可以流淌下来吗?真的可以!
“搞笑诺贝尔”奖:沥青滴漏实验,熬死两位教授,下滴将在2027年
文章图片
在1938年的12月份 , 帕尼尔教授终于如愿以偿地得知了第一滴沥青的落下的消息 。 距实验开始整整过去了将近12年 , 但是遗憾的是 , 沥青降落的瞬间 , 帕尼尔教授并没有在场 , 他错过了这次机会 。
这些科研学者的耐心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 沥青的滴落也证明了这项实验的成功 , 这也证明了他所认为的观点是正确的 。
人为控制实验的条件
但实际上 , 帕尼尔教授在进行这项实验的时候 , 虽然他对沥青抱有极大的耐心 , 但是却没有主动去控制这项实验的大气条件 。 只是简单地把沥青装进去 , 然后观察它的滴落情况 。
“搞笑诺贝尔”奖:沥青滴漏实验,熬死两位教授,下滴将在2027年
文章图片
不过幸运的是 , 在1988年 , 第七滴沥青落下来以后 , 研究人员终于想到了控制变量 , 开始在实验基地安装了恒温系统 , 使这个漏斗所存在环境的温度稳定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 这样可以让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参考性 , 而稳定的温度也让沥青的滴落速度延长了 。
艰难的实验历程
帕尼尔教授就这样抱着期待兢兢业业地观察着他的沥青 , 可惜教授年事已高 , 人的一生显然耗不起许许多多个这样的十几年 , 帕尼尔教授很快去世了 。 而托马斯教授接手这个实验后甚至没有看到第四滴沥青落下便离开了人间了 。
下一位是梅尔司顿教授 , 这种毫无征兆的实验让他错过了好几次沥青滴落的瞬间 。 而在第八次沥青滴落的时候 , 虽然全程有高速摄像机的拍摄 , 但是因为操作工作人员的失误并未留下录像 。
“搞笑诺贝尔”奖:沥青滴漏实验,熬死两位教授,下滴将在2027年
文章图片
终于 , 第九次沥青滴落的时候 , 人们终于凭借着先进的科技保存下来了这一珍贵的实验资料录像 , 那时已经是2014年了 。 跨越了漫长时光隧道 , 人们终于能够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
第九滴沥青究竟何时落下
2005年时 , 这项实验获得了“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 , 如今这项实验由约翰·梅恩司顿教授负责 。
这位教授经常会被询问第九滴沥青究竟会何时落下 , 而教授的回答是“我真的不知道 。 ”确实 , 这项跨越了八十多年时间线的实验 , 具有太多不确定性 。
教授如今已经两鬓斑白 , 他表示如今漏斗里的沥青越来越少 , 等到实验结束至少需要百年的时间 。 而实验进行到如此 , 已经多少有些见证历史的意味了 。
1927年实验装置刚刚成型时 , 电视机成功问世 , 而当1938年第一滴沥青滴落时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也刚刚点燃 。
如今从监控画面可以看到 , 沥青的形状目前是一个完美的水滴形状 , 所有人都期待着第九滴沥青落下的那个瞬间 。
“搞笑诺贝尔”奖:沥青滴漏实验,熬死两位教授,下滴将在2027年
文章图片
虽然如今仍有人对这项实验的存在抱有疑问 , 但进行这项实验的意义已然已经不可追究 , 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名为执着的科学态度 。 从古至今 , 多少科学家前赴后继 , 去不断追求真理与正确的实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