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互联网+农业”大风下,谁会种地谁得天下( 二 )


行业观察 |“互联网+农业”大风下,谁会种地谁得天下
文章图片
农业始终是农民得以存在的基础 , 农业的产品效益增益也才有可能给农民带来长久发展 , 脱离了农业生产的农民不叫农民 。 就农业发展本身而言 , 互联网+ , 首要解决的是农产品信息流的不畅 ,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其次解决的才是农产品物流问题 。
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 , 最基本的就是快速实现农村信息基础建设 , 这个过程中农业的机会不多 , 更多的责任在于政府是否有能力和决心推动 。 信息基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 大量的信息爆发会是阶段性的表现 , 有效的信息筛选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必经之路 。 农产品物流问题 , 从目前几大物流公司的动作来看 , 似乎不是大问题 , 物流企业进军农村市场的意图早已经付出了实践 , 所谓的农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 , 我个人觉得也不能单纯的从空间距离上去理解 , 更多的需要考虑的出发点应该放在如何实现农村农业农产品的信息不对称 。
互联网+农业 , 跟风跑活下来不易
或许是出自于一种宣传效果的或者政绩的需求 , 媒体习惯把农业个别农民的成功夸大化 , 似乎万能的模式 , 连猪尝试了也会飞起来 , 事实上 , 目前国内的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基本上是跟风就可能得死 , 从市场规律而言 , 跟风造成的是产品的稀缺性弱化了 , 甚至会使得市场短期内难以消纳那么多农产品 , 再加上现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区域性特点 , 滞销的农产品的风险就增加了 。
互联网+农业 , 究竟有没有互联网思维 , 智慧农业究竟智慧不智慧 , 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 判断“互联网+农业”这一切的标准在于是否让农业取得了良性发展 。
农业在新的技术条件下 , 农产品本身的价值是根本 , 稀缺性获利从市场的逐利性来看只是阶段性的 , 而由于现实中的土地利益牵扯面广 , 短期内不容易改变 , 土地的农业使用过程中规划化效益难以聚集的现状 , 基本驱使着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和产品的多元化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模式之一 。
农业的发展出路需要像去理解农民一样质朴地去理解、解读 , 不易盲目夸大“互联网+”在农业发展道路中的作用 , 可以将互联网思维、智慧农业的概念先放一放 , 从实际效果反馈出发 , 摸着石头过河 , 农业才能有新出路 。
行业观察 |“互联网+农业”大风下,谁会种地谁得天下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