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互联网+农业”大风下,谁会种地谁得天下


行业观察 |“互联网+农业”大风下,谁会种地谁得天下
文章图片
国家基于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 , 农业的发展地位应当说是很难在框框里有所突破的 。 “互联网+”的大风几乎把中国的各个领域角落都刮到了 , 互联网+农业 , 也不例外 。
农业 , 还得专业的农民去做
农业在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中 , 属于第一产业 , 说到底就是必须的基础产业 , 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最根本的产业 。 在过去一段时间以及未来的很长时间当中 , 农业的状态一定是不温不火的 。 靠农业发大财 , 靠建个网站把小麦卖到20块钱一斤 , 有点痴人说梦了 , 国家也不允许这样的结果出现 。 但是这不并不是说 , 农业不能发财 。 只要存在交易 , 农业也和其他产业一样 , 制造需要 , 满足稀缺 , 供不应求 , 就具备创造财富的条件 。
行业观察 |“互联网+农业”大风下,谁会种地谁得天下
文章图片
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 ,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农民去做 , 懂得“种地”是基本条件 , 懂得营销是市场需求 , 懂得现代技术应用是农业现代化重要保障 , 具备了这几样起码的条件才能称得上是未来农业中的专业农民 。 专业的农民 , 才有可能从产品的诞生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整个供应链进行管控 , 发挥现代农业的优势 。
事实上 , “互联网+”时代 , 在互联网与任何领域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都充满了对其专业领域的人才的渴望 , 专业的农民是“互联网+农业”中的重要的生产要素 。
供应链管理考验现代农业
行业观察 |“互联网+农业”大风下,谁会种地谁得天下】什么叫供应链?工业供应链囊括了涉及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一切活动 , 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 。 农业产品供应链基本可以沿用这一概念 , 供应链本身是个复杂的网链模式 , 农产品由于储存、食品安全、国家战略等方面的影响 , 比一般的产品在供应链过程中的表现要复杂的多 。
新常态下 ,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也要受到传统的“牛鞭效应”影响 , 所谓的“牛鞭效应”就是指“需求放大效应” , 为啥会出现这种效应呢?是因为信息流是逆着供应链从下而上的 , 就是从消费者到供应商的一个过程 , 在信息流流转的过程中 , 传递的信息被扭曲了 , 最终供应商追求利润的驱动下获取的市场需求信息被放大了 。 三门峡20万斤葡萄滞销的现象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产品如果没有好的供应链管理的话 , 几乎就是灭顶之灾了 。
行业观察 |“互联网+农业”大风下,谁会种地谁得天下
文章图片
在现代农业领域 , 供应链管理还不仅是信息的不对称 , 我们知道 ,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在于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 但是随着供应链中的各个个体的利益关系更加亲密复杂化 , 个体在进行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也不得不兼顾整条供应链上的其他个体的利益 。 对于农业产品供应链 , 更多的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兼顾农民的利益、经销商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 , 现代农业的供应链管理本质上是如何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
回归产品本身价值 , 稀缺营销才有意义
一斤葡萄卖到三元、五元一斤 , 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产品本身的价值 , 一斤葡萄卖到十五元一斤 , 那么就不单纯的是产品本身的价值了 , 这十五元里面可能包含了健康、绿色、天然、无公害等概念化的成分 , 再者可能还包含了运输成本、储存成本、人工成本等 。 那么为什么偏离了产品本身价值的产品还能卖出好价钱?最关键的一步是制造了市场上的稀缺 , 俗话说 , 物以稀为贵 , 便是这个道理 。 但是对于农产品而言 , 很多时候市场上稀缺性只是暂时的 , 如果说第一波人开动了脑筋 , 制造了稀缺概念 , 第二波人利用稀缺概念挣到了钱 , 第三波就可能在没有及时地了解到市场动态 , 盲目地误认为市场的稀缺性不复存在了 , 第三波人就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主 。
大部分农产品短暂的稀缺性迫使农产品经营者必须回归到其原本的价值 , 基于其本身的价值基础之上 , 再进行品牌建立、概念的附加才有意义 。
互联网+农业首要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
传统的农业一直的表现是信息化必须薄弱 , 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从业者在社会上的地位 , 在国内基本都处于底层 , 虽然最近几年一些农民的社会境遇面临突变、高升 , 但是大部分不是来源于农民所参与的农业生产 , 而是来自于农村的土地变更、房屋拆迁等因素 , 这些带不来持续的价值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