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

蛏子是常见的海产贝类,我们常见的种类有大竹蛏、长竹蛏、缢蛏、近江蛏等。
蛏是古老的水生动物,至今已有6亿年左右,蛏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宋代学者的《风俗篇》,其中记载:“近则采螺蚌蛏蛤蛎之属,以自赡给或载往他郡为商贾。”说明在千年以前,蛏已成为常见的海产品。
而大竹蛏(拉丁文学名:Solen grandis),在我国南北沿海、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均有分布,且不少地方已经开始人工养殖。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
文章插图
图 | 大竹蛏生物标本
形态特征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
文章插图
图 | iNaturalist
大竹蛏壳长,一般壳长为壳高的4~5倍。贝壳背缘与腹缘平行,只在腹缘中部稍向内凹。壳顶位于壳的最前端,壳前缘截形,后端圆。两壳合抱呈竹筒状,前后两端开口。壳质薄脆。
壳表光滑,被黄褐色壳皮,有时有淡红色彩带。生长线明显,沿后缘及腹缘方向排列。壳内面白色或稍带紫色,可见淡红色彩带。
生活习性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
文章插图
图 | iNaturalist
大竹蛏常在潮间带中、下区和浅海的泥沙滩底上穴居,栖息深度大约30-40厘米,洞穴斜,约与地面70-80度角。
竹蛏适温范围为2-32℃,最适水温为15-27℃,并以摄食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主。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营养价值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
文章插图
图 | iNaturalist
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补虚的功能。
蛏子肉味甘咸、性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阴、清热、除烦、解酒毒等功效,对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醉酒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烹饪方式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
文章插图
图 | iNaturalist
蛏子肉味鲜美,是一种大众化的海产食品。蛏子的烹饪方法也有很多,如爆炒蛏子、清蒸蛏子、葱油蛏子、凉拌蛏子等。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
文章插图
图 | 下厨房
爆炒蛏子
1、将蛏子提前浸泡在水中吐沙洗净,生姜切丝,香葱切段备用
2、热锅中入冷油,炒香姜丝和香葱段
3、在锅中加入蛏子,调入黄酒和酱油一起翻炒片刻即可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
文章插图
图 | 网络
凉拌蛏子
1、蛏子下开水中焯水至口张开后迅速捞起
2、放食用油、少许爆香姜蒜泥
3、加入老干妈稍微翻炒
4、加料酒、蒸鱼豉油翻炒两分钟后起锅装盘,撒小葱末即可
贝壳红“灏瀚海洋科技”研发项目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绝对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大竹蛏篇
文章插图
图 | 大竹蛏生物标本
该项目是由贝壳红与海洋生物科研专家联手、潜心开发,首推的海洋生物高保真生态标本,颠覆了传统浸制标本容易变色、变形、褪色、发霉、刺鼻的特点,采用最新材料、新技术,经系列工艺制成,具有环保、安全、无毒、防腐、防霉等优势,高保真的生态标本模拟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将可爱的海洋生物惟妙惟肖地展现于人前。
“深圳人舌尖上的贝类”将贝壳红的原生态标本库,直观地呈现在市民朋友面前,把科普、饮食文化、标本制作等内容将串联成线,多方位融合发展,推进贝壳产业开拓创新,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来源: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