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崛起于草原、却能完全融入中原,历史上的鲜卑为啥显得如此特殊?

作为在历史上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之一 , 鲜卑之所以给人不同的感觉 , 原因很简单:他们并不是从中原正统王朝手中夺取政权 , 并且在持续数百年的过程中逐步融入 。
【爱历史】崛起于草原、却能完全融入中原,历史上的鲜卑为啥显得如此特殊?
文章图片
鲜卑并不是突然在西晋时冒出来的 。 当初冒顿单于之所以能带领匈奴走向强盛 , 正是由于推翻了东胡这座大山 。
落败后的东胡分为两部 , 退保乌桓山、鲜卑山 , 形成乌桓和鲜卑 , 不得不匍匐在匈奴人的威势下 。
200多年后 , 随着匈奴人被汉朝打得奄奄一息 , 鲜卑人从背后捅了一刀 。 腹背受敌的匈奴一分为二 , 要么作为臣子内迁中原 , 要么往西远走他乡;而空出来的北方草原 , 则成了鲜卑人的天下 。
东汉后期 , 鲜卑一度出现了冒顿式的人物——檀石槐 , 他统一了鲜卑各部、建立王庭 , 随后往南侵袭 。 也许是吸取了当初匈奴的“教训” , 檀石槐拒绝和亲 , 让正处于国势下滑阶段的东汉头疼不已 。
好在这位牛人45岁时死去 , 鲜卑再度分裂 。
【爱历史】崛起于草原、却能完全融入中原,历史上的鲜卑为啥显得如此特殊?
文章图片
三国时期 , 鲜卑首领轲比能初期向曹操示好 , 翅膀硬了后跟蜀汉眉来眼去 , 试图远交近攻、染指中原 。 然而曹魏没给他机会 , 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干掉了轲比能 , 鲜卑再度分崩离析 , 散落成大大小小的部族 。
西晋建立前 , 鲜卑各部格局如下:
在幽州往东一线 , 形成了慕容部、宇文部、段部、宇文部四大集团;拓跋部活跃于中原以北的云中地区;秃发部迁往河西;乞伏部内迁入雍、凉二州 。 此外 , 慕容部首领慕容廆的哥哥——慕容吐谷浑率部迁往西北 , 保留了游牧习性 , 这就是后来一直活跃到唐朝的政权“吐谷浑” 。
(当时的西、北地区还散居着匈奴、氐、羌等内附少数民族)
这种分而治之的态势 , 对中原王朝自然是最有利的 。 西晋王朝建立后 , 司马氏延续了抚、讨结合的战略 , 听话的给糖吃、调皮的大棒揍 , 鲜卑各部首领大多被赐以官职 , 可以理解为“以夷制夷” 。
【爱历史】崛起于草原、却能完全融入中原,历史上的鲜卑为啥显得如此特殊?
文章图片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 , 西晋王朝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 , 国家实力被严重削弱 , 对地方的掌控力一落千丈 。 公元304年 , 氐族李氏兄弟在蜀地称王 , 匈奴豪强刘渊在并州举起反晋大旗 , 本就民不聊生的中原彻底陷入混乱 。
面对匈奴政权的强力冲击 , 司马氏极为吃力;而此时的鲜卑各部大多选择与身为正统的西晋朝廷合作 , 并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
其中 , 段部首领段务勿尘服从西晋幽州刺史王浚的指挥 , 因功被封为辽西公;
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成了西晋并州刺史刘琨的得力助手 , 被封为代王 。
至于慕容氏 , 则一边遥尊晋王朝为主 , 一边接收大量逃难的中原士族 , 同时还趁机吞食宇文部 。
西北诸部 , 则也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群雄逐鹿大时代中 , 但存在感远比不上以上各部 。
【爱历史】崛起于草原、却能完全融入中原,历史上的鲜卑为啥显得如此特殊?
文章图片
鲜卑骑兵的实力极为强悍 , 强大的匈奴人、羯族枭雄石勒一度被打得极为凄惨 。 然而 , 这种局部胜利无法转化为战略优势:
一方面 , 鲜卑各部抱有自我发展的需求 , 不大可能为政治混乱、日薄西山的西晋朝廷搭上一切;
另一方面 , 西晋官员、鲜卑内部也矛盾重重 , 难以形成共同平叛的合力 。
最终 , 拓跋部出现内耗 , 无力继续为刘琨服务 , 后者只能求助于段部;
【爱历史】崛起于草原、却能完全融入中原,历史上的鲜卑为啥显得如此特殊?】而段部则被石勒分化打击 , 首领段匹磾甚至杀死了跟自己结拜的刘琨 , 这支部族日渐式微;
慕容氏则继续在辽西积蓄实力、等待时机 。
公元316年 , 西晋灭亡 , 匈奴的前赵、羯族的后赵陆续占据中原 , 鲜卑各部则继续活跃在西、北地区 。 其中 , 拓跋什翼犍在草原建立代国 , 慕容皝自称燕王、建立前燕;而河西的秃发、乞伏部 , 也在十六国的乱世中先后建立过自己的政权 。
【爱历史】崛起于草原、却能完全融入中原,历史上的鲜卑为啥显得如此特殊?
文章图片
这一阶段的鲜卑各部中 , 慕容氏发展势头最为强劲 , 它曾以少胜多、击败强大的后赵 , 让石虎统一北方的雄心化为泡影 。
公元350年 , 强盛一时的后赵崩溃 , 石氏养子冉闵反戈一击、建立冉魏 , 中原各股势力混战 , 默默积蓄实力、人才济济的慕容氏终于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