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的都是哪些人

人们为什么愿意留在一座城市,无非是因为事业和爱情,以及那期许中的理想生活那么,给我生活,地方随便,不一定非要留在北上广。
毕竟人生是一场体验,不过几十年,长度有限,但我们可以丰富其厚度,与其纠结,不如洒脱,与其在一个轨道上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不如多给自己一些选择,适时换种活法。
----那还是谈谈我从北京回到家乡的经历与思考吧,有户口,没有房子-----
----------------------2016年7月30日更新---------------------
-这里有真诚走心的经历和理性客观的分析
一、北上广深,是走是留?
毕业时,留在北上广深发展,还是回家乡发展,这是一个问题。
工作几年后,问题又来了。大家又在讨论,是逃离北上广深,还是逃回北上广深呢?
选择在哪里生活、工作,是一线大城市,抑或是中国的其它地方,这是一个经年不衰的热门话题,媒体与自媒体上讨论颇多。
可惜,商业媒体常试图抛出简单而绝对的观点去描述复杂的图景。但这样观点,除了便于传播,对个体了解真相和做决策没有什么好处。
其最大的误导性在于:将中国的城市简单地划分为北上广深及非北上广深,二元对立,有失偏颇,并且忽略了个体境遇的差异。
遇事独立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懂得分辨,不轻易信听他人和媒体的结论,是多么重要而有用的能力。
二、感谢北京,给了我一段宝贵的经历
08年大学毕业,我毫无犹豫地决定留在北京。
从山沟里的三线工厂搬到省会城市,又北上赴北京上大学,我在那座可以称为家乡的西部省会城市仅生活了6年,没有太深的感情,感觉自己还像个陌生人。
和其他来自同一城市的校友讨论是留还是回的问题时,我说:我要留在北京,因为在北京可以遇到各地优秀的人,接触面更广,视野更开阔,机会也更多。
有的人决定离开,他们半开玩笑地说:留北京以后在三环内连个厕所都买不起。
当年,我思考得还是一些形而上的浪漫问题,并未去想这些具体的现实问题。
的确,工作后的几年,我度过了一段丰富精彩又波折不断的人生。
我遇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同的人,听说过他们的故事,与他们有过交集,又匆匆回到各自的生活轨迹,分别汇入茫茫人海和时代的洪流。
我经历过欣喜激动的时刻,也经历过悲伤绝望的时刻。我曾陷入抑郁,也最终学会了独自面对,自我治愈,不再让情绪失控,不再自我沉沦、自我怀疑,而用实际行动去理性地解决问题。
如果我一毕业就离开北京,回到家乡,我想我不会遇到那些人,经历那些事,虽不知是好是坏,但这一切教会了我很多事情,造就了今天的我。虽有遗憾,但我对这段生活经历仍心怀珍惜与感恩。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依然会选择毕业后先留在一线大城市,丰富人生阅历,开阔眼界,积累工作经验和资历。
七年后,我离开了北京,放弃了北京的集体户口,选择回到了那座父母和亲戚居住的三线城市。
为什么离开北京?
我对外的回答很简单:一是北京生活成本太高;二是北京空气污染严重。
1.高房价和租金让生活品质下降
【逃离北上广的都是哪些人】最初决定离职转型换工作,赎回自由身。一开始也考虑过继续留在北京,但是,若离职后便不能住原单位的宿舍了,因此先开始找房,可一看北京的租房行情,心就凉了一半。不愿合租,想找一居或开间整租,稍好一些的地段和小区,租金都在5k以上。
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优势并不明显,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谈过几个工作,工资能开1w多一些,再算一算,刨除房租水电网、生活费、纳税,每月薪水基本等于白领。
可以明确预见,跳槽后生活质量不升反降。
而有1w的工资则能在家乡活得很滋润。
2.逃离雾霾,亲近自然
再者,饱受北京雾霾困扰多年,早有逃离之意。
2012年从北非回到北京后,便见识了从新闻中听说的雾霾。
天地间一片灰蒙蒙,能见度低,空气刺鼻,恍如末日,令人压抑。
我喜欢亲近自然,喜欢山山水水花草树木,不愿意宅。但一遇雾霾天只能待在室内,无处可去。意外的收获是我开始重拾画笔,画了不少画,捡起一项小时候的爱好。
不过,就算没有雾霾,北京适合外出郊游的时节和地方也很少很少,北京似乎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半年,夏天半年,天气要么太冷,要么太热;郊游时间成本太高,不堵车路上耗时也长,况且景色让我难以恭维。所以,我对单位组织的春游和秋游兴趣并不高。
在北京,我的生活越来越局促,交际圈子小,多是同事之间,活动范围也小,基本集中于朝阳门到东大桥之间,这里我需要的什么都有,而北京其它地方哪儿都差不多,人多,且交通成本高,我对探索这座城市渐渐失去了兴趣。
由于大部分时间是单身一人,所以到了周末节假日,总会为吃什么发愁,也深深感到每逢佳节倍思亲。
父母渐渐老了,今后需要人照顾。虽然和他们观点、生活方式存在诸多不同,但想到自己远在北京,今后还要去国外常驻,万一某一天他们病了或遇到什么事,都不愿继续想下去。
每次探亲结束、离家回京前,我都会心情低落,不愿回北京。
特别是春节期间,家乡晴朗温暖,随处可见绿色和鲜花,常有绚烂的朝霞与晚霞。而北京寒冷萧瑟,从机场到市区,一路上,两侧的杨树枯枝交错,了无生机,到了宿舍,空无一人,灰尘满地,又得想下一顿该吃什么,这所有都让我觉得有些恍惚。
如果遇上了雾霾天,天空灰暗,嗓子不舒服,鼻子堵上了,心情则会更低落。
3.有一件事对我刺激很大
在北京工作七年,在机关工作,没赶上传说中的分房,一直住单位朝北无阳光、临街有噪音的宿舍。
几年前回家探亲休假,去高中同学家做客。同学的新房里摆着主人喜欢并亲自挑选的家具、家电、绿色植物,所在的小区绿化率特别高,各种植物错落有致、郁郁葱葱,像植物园一般,加上亭台水榭、曲径通幽,环境棒极了。小区内有跑道运动场,其它配套设施也齐全,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氛围,教我有一种非常想在那里安居的愿望,也让我产生了极强的心理落差——我在北京居住生活品质并不高。
这些年,家乡商品房均价8000元左右。
而在北京,只要地段好一些,破旧、混乱的筒子楼价格也贵得令人咋舌,环境好、配套好的房子,在我看来就是天价。
曾去过一位朋友在天通苑租的房子,哦不,合租的房间。在我的记忆中,横跨三个地铁站、号称亚洲最大社区的天通苑,人多杂乱,出了地铁站沿途尽是中介租房的广告摊儿。
朋友在CBD光鲜的写字楼里上班,每天坐地铁通勤,单程至少一小时。他说准备在城区买小房子而不愿买郊区的大房子,过几年再换大的。后来我们断了联系,不知他在北京买房了没有?
今年春节后北京的房价又开始了新一轮飞涨。
对于如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北京安居越来越成为了一个难以企及的梦。
而我多么希望拥有一所安静朝阳的房子,可以把自己画的画挂在墙上,可以在楼下散步慢跑。
想到自己中学时成绩不错,到北京上大学,留在北京工作,都曾带着光环,让外人羡慕,但光环背后的阴影只有我自己知道。相比之下,留在家乡发展的同龄亲友,几乎都买房买车,过上安定生活,而我还漂在北京。人生似乎已过了辉煌顶点,走在缓慢的下坡路上,前面看不到新转折。
三、北上广深好是好,但你不能忽略一个关键因素
为什么要去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城市?
常看到的解读有——北上广深更公平、更公正、更包容、更精彩、机会多、层次高、拼事业、拼能力、有激情等等;小城市拼爹、讲关系、层次低、混日子、更无趣、更封闭等等。
然而,这些结论在我看来都太绝对和片面了。
首先,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拿得出手的不止只有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且不说杭州、成都、重庆、南京等1.5线城市,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并不差,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还有众多经济发达、适合生活的二三线城市,比如苏州、宁波、无锡等,青岛、大连、厦门等城市不仅经济发展较好,而且独具魅力。
其次,不就个人境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话,谈在北上广深怎样在其它城市又怎样,都不过一概而论贴标签。
那些说法也许都是对的。可是,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你,作为一个个体,在城市中处于什么位置?能拥有怎样的资源?
北京是中国富人最多的城市,而且已成为世界上超十亿美金富豪最多的城市。北京造富造贵、藏龙卧虎,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北漂、群租的蚁族,乃至上访一族。北京阶层细分,相互独立封闭,少有交集,像是大池塘的垂直生态系统。唯一平等的事情,莫过于所有人都呼吸着一样被污染的空气。
北京的确充满机会和资源,但机会和资源不一定是为你而备,同时北京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分子很大,分母也很大。
优质的资源前是高耸的门槛,精英的圈子周围是坚固的壁垒,那些你渴望的东西看得到却不一定能得不到,中间隔着玻璃幕墙。
在当今阶层逐渐板结、固化的社会,向上流动往往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就能完成,可能需要至少两代人的努力与积累才能实现。如果你的家庭在某地拥有资源和人脉,在那里生活,往往比独自一人在一线大城市打拼会更轻松。
当然,也有人靠自己打拼在北京创出了一片天地。
我遇到过自己创业开公司、开着名贵跑车的年轻人;遇到过离开南方北上加入谷歌、常往返于中美两国年轻人;遇到过常在北京办画展的年轻人...我曾羡慕他们的人生,他们靠北京收获了成功与精彩,得到了在其他地方没有的资源与机会。
但是,这是属于别人的人生,是属于别人的北京,与我无关。
幸运的人总是少数。
如果我在世界一流企业拥有待遇优厚的好职位,如果我在影视圈或艺术界小有名气,如果我在高精尖的科研机构或科技公司从事着高精尖的研究,如果...
我会为了事业发展,坚定地选择留在北京。
可惜,由于背景、专业、经历等等现实原因,上述的“如果”只是白日说梦,不是我打鸡血、奋力往上跳就能够到的。我没能找到一份点燃梦想、前程似锦的事业,只是做着一份薪酬没有吸引力,而且让我并不喜欢并不认同的工作,虽然在不知就里的外人那里听起来也还不错,虽然这份工作也有除了北京其它地方没有的独特性,但那种特殊性不是我想要的、甚至是我排斥的,成为了特殊的烦恼和忧愁。
我只不过希望工作与生活平衡,过得体面而舒适,活得自由自在。
正如这句话说的——“给我生活,地方随便!”
既然北京的优势和我关系不大,却要一并忍受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糟糕的空气,那么,离开便成了很自然的想法。
四、你是否有着回不去的家乡,却羡慕着属于别人的北上广
当然,北京对于不少人是一种情结,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权力中心北京的魅力似乎无远弗届,即使北京真不是一座特别适合生活的城市。
有的人来自衰退的五、六线小城市,甚至较为落后的乡镇村,回到家乡确实没有合适的发展机会,生活封闭且无趣,只有留在大城市才有可能发挥才华、实现抱负,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他们有着回不去的家乡。
而对于那些来自经济发达的二、三线城市的人,北京不见得是必留之地,他们还有着充满吸引力以及机会与资源的家乡。
一位大学同学在北京工作五年后,选择回家乡苏州,他在北京工作不错,有房有车,还娶了位北京媳妇,但他比较恋家,曾开玩笑说“只有回到苏州,灵魂才能得到安宁!”
09年时他贷款在北京买的房,14年离开时,价值已翻了近三倍。他说,卖房赚的钱他在北京打拼十年都赚不到。卖房离开北京,他做了一个聪明洒脱听从内心的决定。
带着妻子回苏州后,他过得滋润、幸福。听说他已换了宝马5系的车。
而另一位同学也买了北京的房回到了家乡宁波。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必要非留在北上广,回到家乡确实是很好的选择。
而对于许多人,故乡已经成为了回不去的地方。
五、给我生活,地方随便,听从内心,放手一试
回到我自己的故事。
说起北京曾吸引我的另一大好处就是文艺气氛浓厚。
展览、话剧之类的演出很丰富多样,曾经文艺的我也喜欢,但随着年纪渐长,我变得实际、接地气了,发现大部分文艺活动不过是商业运作,比如大山子的798已彻底沦落,让我失望,而投身这些文艺活动不过是所谓文青自己感动自己的“刻奇”,并不值得付出的票价与时间。作为体验是不错的,但我已体验了几年,渐渐没什么兴趣了。
目前,我唯一怀念的是东四中国美术馆免费的画展,我原来常去,虽然那些展览水平也常常参差不齐。
我曾在北京遇到过爱情,当时期待着一生一世,后来我们还是成了似乎从未认识过的陌生人,只让我留下一些对爱情的麻木。
甚至,我意识到家庭出身、教育、职业背景,乃至阶层,都是比爱情本身更重要的因素。
人们为什么愿意留在一座城市,无非是因为事业和爱情(或家庭),以及那期许中的理想生活。
北京似乎没什么让我留恋了,内心和理智都告诉我不必太在乎外人的眼光和评论,去做出最合适自己的决定。幸运的是,正好在家乡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我便真离开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