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评价「回家吃饭」这个 App 和平台

本来不想开口,但我看很多人完全不明白这app是做什么的答非所问,利益相关,我就忍不住说几句我妈就在回家吃饭平台上卖自己的饭菜的厨师。自从退休后做了家厨她每天生活可充实了。
我母亲退休前是北京三甲医院主任级别医师。
她做饭更多的原因是为了好玩儿用她的话说就是想让别人尝尝自己的手艺。每天上午她就会去超市买肉,买鸡,买菜。中午接到单就开始写订单,炒菜做饭。因为我家这边中午没有配送人员,她就叫我家阿姨骑车送,实在忙不过来或者距离太远的话,她就自己开车送饭。(周六日全家都有送饭任务)
忙完了中午晚上再来一遍,每天看她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在读顾客给她好评的时候。我一下班她肯定会跟我念叨,今天你看定咱家饭的,在咱小区里的那个又给我好评啦!每天看她过得很充实我这个做儿子的还是挺开心的。
据我所知,(我妈有个微信群,里面都是这平台上的厨师)大多数在这平台上开店的都是像她这么大岁数的。我上班中午也吃过很多次别的家厨的饭菜,有的好吃,有的一般。味道嘛,参差不齐,不能保证好吃。但我觉得这平台挺好,满足了上班族中午想吃家常菜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一些退休在家需要赚一些外快的大爷大妈。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楼上答的有一定道理,没有营业执照吃坏了算谁的?我相信很多人一定程度上对这平台上的家厨有卫生方面的质疑。但我认为楼上的答案忽略了这平台的管理细节与家厨的整体素质。其实我觉得这平台管理模式非常好,出现卫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几率比市场上的饭馆要小的多,为什么这么说?请往下看
第一,平台有专门的监管人员评估家厨家里灶厨的卫生环境,每一个厨师上平台前,公司有专员上门亲自检查评估环境照相取证,上平台前家厨必须有健康证。(有人可能会问了,有健康证也不能保证你请的人没有病,做的菜卫生呀)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做这一行的成本问题,一般来说,家厨是请不起帮手的,拿我家来说,我妈一天最多接过30单生意,所以一天挣不了多少钱。如果请人那就不赚钱了。我刚刚也提到了,我母亲买菜都是去超市里买很贵的菜肉,(或者去家里的菜地摘。。。)因为经营量太小没人供货我妈她图方便,但同时就保证了菜品的质量)我相信因为刚刚我提到的几点限制,大多数家厨也都是这么做的。如果这个说服不了你请继续往下看
第二呢,这个平台是客户评价体系,如果一家的饭菜不好吃,不卫生。那么这位家厨开的点很快就会有差评。有了差评影响生意就没人敢来吃了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了。你看你家门口的小餐厅大众点评上有几个评价,我妈每一单都有顾客评价,现在开业不到两个月已经有1百个多个好评了。也有厨师得了很多差评,生意自然就不好了。这app没有淘宝那么大利润,请阴谋党不要在这里说评论都是可以刷的,谢谢。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很多餐馆的卫生环境是什么样,家里再脏能比露天小摊上脏嘛?干净的很好不好
其实我就想说你们不了解,没用过这app的请不要瞎回答。
看在我用手机在凌晨时间上写了这么多的份儿上,我要为我妈做个广告。我妈的店叫婆婆的味道。用app一搜就能找到,招牌菜是好吃的红烧肉,但她的白斩鸡才是我的最爱,有缘的知友来尝尝吧。
只送方圆2公里内。如果您住的远也想点,那您就只能自取。我妈手艺不错,饭做的非常香。家里很多的蔬菜都是自家有机大棚摘下来的。健康无公害。
如果有20赞我就上传照片。
抱歉,这几天没上。一打开发现拿有这么多赞,心里偷着乐的开花,哈哈哈哈哈。不好意思迟来的照片



以下是我妈自己给写的简介
我是一个60后的阿姨,我平时喜欢画画,唱歌,我儿子说:老娘你做的饭好吃为什么不试一下让像我一样的上班族中午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我朋友从美国来,我给他们做了红烧肉,他们都吃光了,回国还问我说你那个全世界最好吃的红烧肉是怎么做的?我想让大家都尝尝,看我是不是吹牛呀?我还有几个拿手的菜,有时间做给你们吃好吗?
我妈真相,店铺照片。


这是妈给店名的由来写的简介
我婆婆已经90岁了,勤劳善良,她可以把简单的食材变成非常可口的饭菜,好吃美味,我也是个吃货,偷偷学了几手,我想是取到真经了,来家里吃饭的朋友都夸赞,我也美美的,只是可惜我婆婆不能尝到我做的饭菜了,希望大家喜欢我婆婆留下的味道。欢迎你们来到婆婆的味道,享受家的温暖。
自拍妈











顾客给妈的评价,对她来说就是每天的精神食粮!谢谢大家的鼓励我实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看我的回答所以我就没怎么关注。。不好意思明天我会继续上传一些家里的菜肴馋馋大家。|要评价这个app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下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什么?通俗地说,共享经济就是:让你的闲置为别人创造价值,从而为你自己带来回报。它包含了两大方面,即闲置和共享。你的物品还是你的物品,你拥有它的所有权,你只是在你不需要它的时候把它的使用权交给了别人,而你从中获利。共享经济不创造资源,而是将闲置资源分配给需要它的人,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那么问题来了,从你的闲置资源到提供给他人的成品服务,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多少成本?
Airbnb闲置房间出租几乎不需要转化成本,闲置资源是房间
uber需要驾驶人工成本和油费,闲置资源是私家车
而回家吃饭呢?闲置资源是厨房?你说还有赋闲在家的阿姨?
这里我要说明,任何人力资源都不能当作闲置成本,所有人力的付出都意味着机会成本。这方面永远没有闲置这一说
因此回过来看,闲置资源只有家庭厨房,但从厨房到做出成品菜肴之间,意味着多少成本?
再加上蛋疼的配送成本呢?
这样的成本能比饭店的成本低么?当然不能。
因此真正的家庭厨房做出的饭菜,必然会比市面饭店价格高出一截
那如何吸引用户和阿姨?唯有疯狂的补贴一条路。反正烧的是投资人的钱
我们再来看下适用于共享经济模式的三大标准:
其一,是否能重构体验的颠覆。
其二,是否能重构商业价值。
其三,是否能重构连接。
其实大部分所谓共享经济产品并没有真正的重构商业价值,只是做了连接和体验的重构。
包括uber在内都需要时间验证,那如何验证真正重构了商业价值?
很简单,当你停止补贴之后较长时间周期内,依然能保持不错的使用率和活跃度,不出现明显的数据下滑即可。只要是能够真正产生经济效益的模式,自然可以正常发展为人们所接受
而到现在,我都只是在谈共享经济的商业价值。除此之外,另外两大问题:安全性和专业性,早已成为外界诟病的问题所在,我这里就不再赘述。
说到这里,你们还认为回家吃饭这样的共享阿姨模式可行么?

■在“回家吃饭”做兼职摄影师每拍一家私厨挣200rmb上司会抽一部分提成一天最多四家。我们有一个主群,上司会通知拍摄地点和时间我们都会提前一天“抢货”拍完之后再用lightroom修好图。某些私厨家很糟很乱,其中印象深刻的在西城区的一个胡同里,找了一个小时发现这家,在一个公共厕所旁边,大概十几几平方米的面积,像农村的土作坊,煤烟到处都是,总之很糟很乱,我不知道这种环境下做的菜能不能吃,因为我们修出来的图肯定是非常不一样的,当时没办法拍下看见的情景,我给上司打电话说了大体情况,上司回答:尽量拍。因为我们拍摄一家私厨上司也会有一定提成,最后还是给拍了。希望私厨开会的时候老板会处理这样的情况。
■认真的把所有的乎友评论看完,不乏有很多是值得我本人学习的。回家吃饭这个平台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客服、物流、BD、补贴等等都还没到位,这些我也曾经跟这个创业团队的一个朋友谈过,他们说回去会好好总结。至于合法性,其实跟滴滴,uber,airbnb一样,就看你怎么看待。我觉得做饭、吃饭也可以是一种社交,也是资源的一种整合。其实,作为一名家厨,一名烹饪爱好者,更多的我是喜欢这个平台的,原因等下赘述,但经过三周的体验,我现在的心情是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1.物流:是最大的痛点,依赖“达达”这个平台做衔接,可是大家都知道达达不仅仅服务于回家吃饭,他们还收其他商家的外卖,于是导致了繁忙用餐时段,没有达达上门收餐的悲剧天天发生。为什么回家吃饭物流这么慢?根本原因在于现在的“达达”。(1)达达说有些家厨住的是楼梯楼,他们不愿意跑上楼去收,耗费时间和体力。(2)有些家厨住的是中高端的小区,每次进小区收餐都要做烦琐的登记,繁忙时段等电梯也是麻烦。(3)1.5公里以上的单基本不接,每次都需要“回家吃饭”的工作人员在后台操作增加小费或者补贴才会有人接单。增加多少我就不清楚,反正最基本的配送费是4元,客户承担2元,家厨承担2元。(4)达达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有些达达服务态度不好,导致客户印象就差了,因为从客户的角度,这帮送餐的达达也是平台的人。还有些达达,接单后发现自己在规定时间内送不到餐就关机。态度恶劣,还有几次,中午12点前发单,发单了1个多小时才有达达接单,客户用餐已经是下午了......【后话】最后的结果是家厨又要做饭又要送餐,累个半死。我自己送过餐,有些地方是很老旧的楼梯楼,要爬7/8楼,而有些地方的确是很偏僻,我甚至找不到门牌迷路了,所以我的家人不再让我亲自跑去送餐了,作为一个女生,还是有点危险的。现在我主要靠达达来送,但是因为达达接单晚了,送晚了,客户开始逼逼家厨们。其实家厨们都是在用生命做饭,每份饭菜的利润不到6-8块,单多的情况下,一个中午最多也是做8-10份饭菜(当然有些家厨一个中午能做十多份,也是很少数),如果这个平台还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估计撑不了多久......2.BD:回家吃饭商务团队我认为在策略上有点问题。就广州而言,他们拉单的模式是传统的派单,但是派单大部分是去街边的档口、批发市场、奶茶店这类型的。而这类人群决定了消费的能力,还有对“私房菜”这个概念的接受程度。很自然地,他们会和快餐相比,换位思考,也可以理解,若是收入每月在5K的区间,每天中午花20+吃饭,成本也是有点高。虽然连锁快餐的套餐也是这个价位区间,但是真正懂“家厨”、“私房菜”这个所谓的情怀的人又有多少。其实,我也知道去高端的写字楼派单难度也挺大,我也不清楚回家吃饭拿到了多少风投,有没有规模去做更大更精准的宣传。但至少,回家吃饭目前为止地推拉单的确有用户的直线增长,但是客户能不能持续稳定下来,还需要这个市场和商务的团队慢慢钻研。【后话】个人认为,先想清楚我们的TA是谁?我觉得有一定教育文化程度、对新鲜互联网APP有兴趣的、爱吃的吃货白领应该是真正的人群,为什么这么说?(1)一定教育文化程度决定了心态:中国人很现实,有优惠就来,没有回就拜拜。新用户注册首单可以减免5元,之前好像还有一块钱吃饭。那么之后他们还是会青睐于配送快的饿了么还有百度外卖。对于上班族而言,午餐就是要“快”,他们耗不起这么多时间去等,而且有时候等到的是凉的饭菜。没有一定“换位思考”能力的消费者,他们吃好了不会去评论,反之,一遇到不爽的就会去吐槽。(2)对新鲜互联网APP有兴趣的:这类吃货,吃的不仅仅是食物,而是会在整个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去想这个平台是的运作原理,还有平台的prosandcons。他们会有理解的心态,有包容的心态,因为每一个互联网创业团队起步都是艰难的,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和不足。我们不能用一个盒饭钱去要求别人做到100分,反而,我们可以用一个盒饭钱去学习,去让自己成长(所谓之“产品体验”)。(3)爱吃的吃货白领:这类消费人群,会很乐意接受新口味,不同地方的菜式。为什么会这么说?有些饭友是湖X人,很难接受“菠萝咕噜肉”、“香芒牛柳”、“西柠猪扒”这类港式食物(融合水果在里面的)。本人最近研发了“瑞士汁捞河粉”,这是一道挺好吃的港式主食,什么是瑞士汁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而这种酱料大陆市场是没有卖的,每次都是从香港买回来。缺遭遇到了一名无理食客的吐槽,就因不合他口味。一开始我挺生气的,但是后来想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正如有些人不喜欢吃沪式、港式口味的人,却有人很爱。不过这个平台确实有一些素质很差的吃客(这里我想再次强调下教育文化程度的原因),我替一个家厨抱打不平,做的东西不太合客人口味,居然骂家厨,连带家厨的老公都骂了......说什么“你家老公知道你做饭这么难吃吗”......3.关于家厨的厨房和出品:(1)如果你吃到了饭菜不热:那么请不要吐槽,那是物流的原因,不是家厨的原因,每个家厨做的都是新鲜滚烫的饭菜。(2)如果你吃到米饭少:首先鉴定一下你自己的饭量,标准都是三分之二的饭盒饭量,然后米饭是赠送的,不知道米贵的人,请不要吐槽米饭少。(当然有些家厨刚开始做,不知道给多少米饭合适,也有可能)(3)菜量不够:大家可以算算这个利润(在这里要告诫那些从来不买菜做饭的人,市场的肉和菜多少钱一斤,排骨多少钱一斤,请去买菜了再来逼逼,排骨贵到我都不敢上架这个菜了。定价不能高,算上人工成本,煤气水电,米饭钱,饭盒成本,利润就是3-4元一个饭)本来部分家厨图的就是一份乐趣,而不是真正在里面赚钱,做好事还要遭受的这般不理解。(4)出品参差不齐:我现在发现一些家厨很聪明,从市场直接买现成的熟食,加热一下,然后就给顾客了,所以饭友也要有雪亮的眼睛,一分钱一分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发现一些家厨,定价很低,比如豉油鸡饭给很多,卖18块,每天都爆单,我想说,经过我亲身体会,要是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做饭,做青菜,还要要自己买鸡、蒸煮、切,功夫多多,酱油鸡还要腌制,如果一天做20个盒饭,需要7点起床来做。我看了下饭友的点评图片,刀工和烧腊店的师傅一样精准,家厨基本是做不到的。不言而喻,这些家厨是直接从菜市场买现成的酱油鸡,然后拼成盒饭给客人的。当然,也有些家厨很用心,米饭使用小米或小麦掺和来做的,酱料用很好的酱油来做。而且有些住高端小区,厨房大而干净,这一切都需要客户用雪亮的眼睛来分辨。4.关于盈利和补贴:我翻看了大部分家厨的菜单,总结下了真正赚钱的菜式:卖饺子的、卖包子的、卖粥的、卖N丝炒肉的、辣椒炒肉的、卖粉的、卖面的。不怎么赚钱的菜式:鸡翅类、排骨类、猪手类、红烧肉类。(从买肉——洗干净——过水——焖,每一道流程都是耗费精力和时间的)现在平台的补贴可谓非常少,和滴滴完全不能相比,之后饭盒需要收费,一套餐的饭盒成本大约在2元左右,我们来粗粗地计算一下:一个带肉的餐定价为18元,肉成本3-4元,青菜成本1元,米饭成本1元,酱料成本0.5元,饭盒成本2元,煤气水电0.5元,配送费2元。所有减下来,利润在7元左右。普通家厨一天一共10个单(平台补贴饭友多的情况下单可能多点),一天纯利润70元.......反正我是没有试过日均10个单这么多的,一般就是3-4个单。也不是每个家厨都天天做,一个月做20天就差不多了,每天收入理想的话70元,那么一个月收入也只在1400元。所以,大部分家厨真的不是图这个钱,而是乐趣。退休的可以在家找找乐趣,带小孩不上班的也不用那么闷,而烹饪爱好者又有一个平台可以展示他们的厨艺。写了那么多字,来点图片吧,说这么多,不是为了卖广告,也不是为了吐槽这个产品,而是希望这么产品的PM能看到,继续改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