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甫成:大清乾隆太学生唐甲巍


唐甫成:大清乾隆太学生唐甲巍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唐甫成,男,桂林全州人,现居浙江,教员,作家,评论员。
大清乾隆太学生唐甲巍
唐甫成
在我的祖上里,我最佩服的是远祖唐甲巍。他功名虽微,但气节超拔,是为文、为官、为民之楷模。
唐甲巍,字上梅,1738年生于桂林全州白宝立家田村。他自幼学文习武,善骑射,通国学,精书法,为大清乾隆太学生,以“文章豁达,字冠全城”而声名远扬。入仕后,政绩显著,以政令严明,刚正不阿见称。他和家兄广募商绅义士和社会贤达,号召族人,扩建了历史悠久的“婆婆殿”,里面存放着祖祖辈辈的信仰——平安吉祥、尊贤重教和保家卫国。
“婆婆殿” 位于湘桂边界,区域上归湖南永州府,它气势恢宏,门楼雕日月星云,梁柱刻龙飞凤舞,一时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不料,有官员忌恨他,于是就编造罪名,向朝廷诬告:“甲巍兄弟,累窥天象,妄测风水,于来龙山大兴土木,擅建宫殿,私立公堂,一个为王,一个称帝,意在反清复明,图谋造反……”
甲巍闻讯,顿感大事不妙,连夜策马赶回黄花岭,把“婆婆殿”里的龙形雕刻统统锯掉。不久,朝廷派来的钦差来到“婆婆殿”,进行实地调查,却查无实据,便召集桂林和永州的两省官员,让甲巍对簿公堂。甲巍陈情:“婆婆殿”是唐家先贤筹资所创,它始建于南宋,毁于元末战火,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褒奖黄花岭人在平定瑶民暴动所作贡献恩准重建,后又毁于战乱,今乃照旧修葺,坐不改名,行不改姓,旨在扬我大清国威,兴化善俗,御患安民。今来龙山虽归于永州府,但“婆婆殿“及其周边应仍为唐家先贤之遗产,凡为后人,不问出处,不分南北,均可为它添砖加瓦,倾力而为。下官巍承蒙皇恩浩荡,章程恢宏,故能沐浴清化,克勤克俭,携民重修,振兴良俗,何罪之有?
之后,经钦差合议,甲巍所述属实,无罪开脱。但桂林府为了向朝廷示好,以冒犯清廷威严为由,将甲巍贬谪。而永州府为了取得“婆婆殿”的直接控制权,则对它的香火进行了限制,每月只象征性地开禁两天。
嗣后,甲巍连续三年十二次向朝廷上表,倾诉事实,请求解禁“婆婆殿”,将它的管理权从永州府手里归还唐家山民,但均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于是心灰意冷,辞官归乡。到家没几天,竟有数名差使追随而来,不肯离去。于是,他带领乡民修路架桥,挖渠筑坝,引水入库,接着拓荒屯田,大抓生产;并开堂讲学,撰写家谱,收录民歌,弘扬教化,创立了不朽基业,深得山民拥戴。同时,他创建了练武场——马达坪,十年之后,大清“盖国之力”唐本焯从这里策马扬鞭,弯弓射箭,踏上了夺魁之路。
甲巍于嘉庆三年病逝,有《老村里问对》等遗著传世。他埋葬在山脚一棵古树下,碑刻“清逝太学生待赠顯考唐公讳甲巍”字样。其遗嘱是:唐家定有能人出,还我祖庙万万年。八十多年之后,同治进士唐景崧以族人名义上奏朝廷,永州府终于收回成命,“婆婆殿”重回到山民怀抱,香火又兴旺起来。直到文革,“破四旧”横扫一切,“婆婆殿”被冲天一炬,可怜焦土,呜呼哀哉。
唐甲巍是坚毅不屈的典范,他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实践了对真理的诚挚追求,并把人世间的阴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为此,他将永垂不朽。
END
投稿须知
唐甫成:大清乾隆太学生唐甲巍】本平台文体不限(绘画、摄影作品要求配文字说明),来稿必须为网络首发,同时欢迎在校学生来稿。拒绝剽窃,文责自负。来稿必设置《南国大家》为原创,版权为该文作者所有。投稿前务必关注本微信平台及微信tjwgxy168。稿费按赞赏金额(20元以上)的70%发放,7日后赞赏留作平台维护。多人合集的无稿费。凡来稿即视为认同以上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