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电子屏正在让孩子们变“笨”,数字时代更需要培养“阅读脑”( 二 )


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家拉塞尔·波德拉克和团队进行了10多年的调查。他们注意到,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大脑前额皮质抑制系统和普通孩子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很难抵御其他事物的吸引力,专注于某一项任务。随着数字设备给孩子们的干扰越来越多,许多沉迷其中的孩子,也许原本没有注意力缺陷问题,但也慢慢地出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

纸质|电子屏正在让孩子们变“笨”,数字时代更需要培养“阅读脑”
文章插图
·记忆力也影响到理解能力
随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断被数字设备干扰和打断,他们的记忆力也受到了影响。
现在的数字设备功能越来越丰富,但是这些原本应该帮助孩子们学习的功能往往事与愿违,损害了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早在21世纪初,荷兰科学家玛丽亚·德·荣和安德里亚娜·巴斯就发现儿童上网时,多种刺激会影响他们的理解。在实验和观察中,四五岁的荷兰小朋友凭着直觉也更喜欢富媒体电子书,而不是普通的电子书。
但是,在孩子们点读、聆听、玩电子书时,他们的注意力不断被分散,原本阅读能力就不足的小朋友们,这样一通操作下来,更没有办法跟上作者的思路,也记不住所有的细节,更不用提理解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了。

纸质|电子屏正在让孩子们变“笨”,数字时代更需要培养“阅读脑”
文章插图
沃尔夫提出了两个假设,来解释记忆力减退的原因。
第一,信息爆炸,让孩子们放弃去记忆内容。
当今的信息量已经是爆炸级别的信息洪流了,当孩子们不断翻看屏幕上向上滚动的信息时,他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没有办法记住所有这些信息。
在这样的假设下,孩子们也就选择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去记忆这些内容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工作记忆(原来被称为“短时记忆”)能力长久得不到锻炼。
第二,没有回顾来加深理解。
如果我们把看电脑、看电子书类比成看电影,这个问题就会很好理解。
当我们坐在影院看电影时,是一场没有后退键的体验。视效、音乐、台词全方位地刺激着我们的注意力,但我们真的看到了电影的全部吗?也许我们会错过一些细节,甚至我们自己都没发现已经错过了哪些细节,因为我们没办法按后退键,再去确认。
这就和读纸质书完全不同。在读书时,我们能够时不时翻回去回顾细节,巩固所学的知识,将消化的信息储存成长期记忆。
但在数字时代,孩子们连工作记忆的能力都如此贫弱,还如何能有效地把学到的内容转化为长期的记忆,成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呢?

纸质|电子屏正在让孩子们变“笨”,数字时代更需要培养“阅读脑”
文章插图
·阅读的内容变得简单化
没法保持专注,没法记忆内容,随之而来的就是理解力很难提高。
在《互联网的刺》一书中,一位擅长杜撰炒作的撰稿者在《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中说:坦白讲,人们肯定是越来越笨了。他们只是不停地传播东西,没有人再对事实进行任何形式的查验。
将真相与虚构分开需要时间,要求分析者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开放的思维。所有这些在注意力分散和极化的文化中都变成了稀缺品。
我们的孩子们,不幸也是其中一员,看看他们喜欢读的内容就知道情况有多严重了。
许多学校的老师感受到,中学里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耐心阅读19世纪和10世纪初的经典文学名著了。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和乔治·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契》都是经典的文学典范,但是书中句子的密度,也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认知分析能力了。
想想看,习惯了在推特上一条信息只发140个词的孩子,要静下心来阅读语法密集、句子结构迂回的长句是多么困难。更不要说有的名家作品,一句话有150~300个词,这对习惯了网上冲浪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无法阅读”的内容。
一项调查学生引用文献的研究表明,很多学生引用的文献都是开头一页或者最后三页内容。毕竟,中间最核心的研究内容他们有没有耐心读,都是个问题。
甚至有教授公开承认,自己只给学生布置阅读短篇小说的作业,以适应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越来越短。

纸质|电子屏正在让孩子们变“笨”,数字时代更需要培养“阅读脑”
文章插图
构建多元大脑,在纸媒和数字媒体之间自由切换列举了种种当今孩子们在阅读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自然成了重要的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沃尔夫一直强调深度阅读和纸书的重要性,但是解决办法绝不是简单地认为数字设备就该被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