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汽车AI芯片争夺战


芯片|汽车AI芯片争夺战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市值观察,作者 | 云潭,编辑 | 小市妹
2021年,缺芯潮席卷全球,汽车界也不例外。
许多造车新势力不得不延迟交付,甚至推迟新品发布。
汽车产业正经历从“机械定义汽车”到“智能定义汽车”的时代,而电动车无论是车载芯片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要显著高于燃油车。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幅度提升,智能驾驶渐行渐近,而汽车AI智能芯片正是其中的“核心支点”。
这场缺芯潮,让车载AI智能芯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黄金赛道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通用汽车公司(GM)用“Futurama”的模拟城市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动驾驶的梦想。
直到2015年前后,汽车行业才看到了实现自动驾驶的希望,并开始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和产业化。如今,行业层面已形成共识:芯片和汽车的大融合,是智能驾驶的前提。
从最早ECU“行车电脑”,到如今各式各样的汽车芯片,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时至今日,汽车上搭载的芯片可以大致分为三类:AI芯片、控制类MCU和IGBT功率器件。这其中,AI芯片是一辆汽车从“传统汽车”进化为“智能汽车”的关键,它负责着自动驾驶感知、人机交互的计算和处理。

芯片|汽车AI芯片争夺战
文章插图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企业公告
和智能手机的升级换代一样,智能驾驶等级的逐步提升,对汽车芯片算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MCU难以满足智能驾驶的需求,AI芯片才能“挑起大梁”。现阶段L2级别自动驾驶计算量为10TOPS(1TOPS代表处理器每秒可进行一万亿次操作),L3级别需要60TOPS,更高级的L4算力将跃升至100TOPS,是L2级别的整整十倍。
相比MCU,AI芯片完全是“降维打击”,后者的算力得到了跃进式的提升,更能满足智能驾驶的算力需求。比如,英伟达祭出的Xiavier/Orin/Atlan芯片算力可以达到惊人的30/200/1000TOPS,堪称“性能怪兽”。
据研究机构预测,汽车MCU的市场空间未来十年翻倍,而汽车AI芯片在未来十年将拥有15倍的增长空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近30%。
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AI芯片的市场蛋糕将达到68亿美元,2030年为1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28.14%。
全球市场的增速更快,预计到2030年,全球汽车AI芯片市场将以31%的年复合增速飙升至236亿美元。
与此同时,政策面也有明确的时间表。此前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就提出,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先于2025年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2035年,就要实现规模化应用。
技术迭代,叠加政策面的大力支持,汽车AI芯片成为新能源车下一个“黄金赛道”。
但令人担忧的是,即便智能驾驶已经提到了国家政策层面,更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但和消费电子领域的芯片一样,我国在汽车芯片赛场上的“参与感”很低,严重依赖进口。
真实的数据更为残酷:2019年,我国自主汽车芯片规模仅占全球的4.5 %,汽车芯片对外依赖度高达90%。
就连非常基础的胎压监测芯片,直至去年才由四维图新(002405.SZ)旗下的杰发科技实现自主研发量产。
这背后,必须要弄清楚汽车芯片和消费级芯片的区别。
汽车芯片的标准高于民用芯片,仅次于军用芯片。由于使用场景更为复杂,汽车芯片必须耐高温、耐低温、防尘防水防颠,且生命周期要远远高于数码产品,可靠性和耐用性要远高于消费级芯片。

芯片|汽车AI芯片争夺战
文章插图
而且,汽车芯片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性能,最重要的要满足车规级的要求,即行业有相关的标准ISO26262、AEC-Q100。
虽然总体而言,汽车芯片技术指标弱于手机芯片,制程工艺上,手机芯片已经向5nm进发,而汽车芯片目前普遍在7nm-180nm之间,但未来车载AI芯片的技术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另外,车规芯片的使用要求更加严苛,因此在汽车芯片领域,我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国产化仍然道阻且长。
欧美垄断目前汽车芯片基本被海外巨头“卡脖子”,缺芯潮又更加凸显了这种窘境。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先来看看国外巨头的市场格局和发展策略。
在L1-L2低级别辅助驾驶领域,英特尔Mobileye和赛灵思占据领先地位,Mobileye的市占率超70%。2020年,Mobileye年出货量接近2000万片,赛灵思则超过700万片。
Mobileye擅长视觉技术,赛灵思擅长感知计算。汽车厂商L2级自动驾驶普遍使用Mobileye的视觉方案+赛灵思的毫米波雷达芯片,这一市场基本被Mobileye和赛灵思“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