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两人超6000人团队!这家IT公司12年来,做了这三件事!

来源:e公司官微
无论是智能手机的每一次的更新换代,还是无人机等智能物联网的核心计算模块及操作系统,抑或是互联网汽车的人机交互和多媒体系统,背后几乎都离不开这家年轻的A股公司的身影。
作为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领先优势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中科创达从2008年创立以来,通过对产业趋势的精准预判,快速在智能操作系统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公司规模从最初的2人扩展到目前6000多人,营收和净利润规模也从2015年上市之际的6.15亿元和1.17亿元规模,上升到今年前三季度的17.87亿元和和2.92亿元水平。
中科创达为何能够短短数年快速崛起,并且筑牢核心技术护城河?为什么公司战略布局能够做到几乎步步精准?作为高科技企业,公司对于出现“脱钩预期”为何并无惧意?……日前,在北京证监局的支持下,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报道采访团走进中科创达,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鸿飞向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回答了这些几乎所有中国高科技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还原公司通往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技术为本,生态为王,坚定全球化,成为赵鸿飞对公司发展的核心总结。赵鸿飞判断,汽车智能网联和物联网,是中科互联未来着力布局的新战场。公司将借道顶天(云)、着地(端)两大发力点,对智能网联新时代进行系统变革与布局。同时,公司未来还将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加大对全球市场的开发,为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1、精准预判并顺势而为:顶“天”着“地”
中科创达成立前夕,中国的IT产业正在酝酿巨变。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科院先后引进英特尔、NEC等外资企业入华建立合资企业。1998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后,赵鸿飞首先加入了NEC和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组建的合资公司,参与了不少操作系统的底层开发研究。2008年前后移动互联网浪潮起点的到来,为赵鸿飞的前期积淀开始带来“化学反应”。
“我们当时判断,移动互联市场网一定大于传统互联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也将甩开电脑系统。”提及2008年创业的决定,赵鸿飞表示,智能手机的兴起,使他看到了新的机遇。
团队|两人超6000人团队!这家IT公司12年来,做了这三件事!
文章插图
采访: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
嘉宾:中科创达董事长兼总经理赵鸿飞
但赵鸿飞明白,受限于高资源需求和技术门槛,开发操作系统这条路短期难以行通,作为技术厂商来驱动智能产业的发展这一路径更为符合现实要求。当时谷歌开源的安卓操作系统给市场带来空间,中科创达成为中国最早从事安卓系统软件开发的公司。当安卓系统2010年在中国爆发,中科创达早已成为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厂商以及多家手机终端厂商的密切合作伙伴。
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预判,缔造了中科创达的崛起。十年之后,在中国改革开放来到第四十个年头的时候,中科创达已经快速成长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移动智能终端软件技术商,公司近五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均超过了30%。
近年来,赵鸿飞及创始团队又作出了新的判断。“过去40年间,计算机产业大致走过了PC互联、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等阶段,如果说此前是人与人的交互,那么未来必然是万物智能。”在赵鸿飞来看,这一新趋势又在催生两大机会:汽车智能网联,物联网,这也成为未来公司将着力布局的新战场。
“未来10年,公司有两大战略目标:首先是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其次是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公司从2014年就开始了智能汽车领域的底层技术铺垫,目前产品已支持几乎所有主流的车载芯片平台。未来中科创达定位依然是赋能型的,通过帮助客户成功,实现自身的成功。公司作为平台型企业的战略虽然不会改变,但是收入结构会发生变化——随着公司技术平台化优势的增强,IP收入会越来越多。”陈鸿飞表示。
随着智联网时代的到来,操作系统也在面临新的变化。“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产业中拥有核心地位,它提供了整个产业的虚拟化功能,提供各种应用的运行环境,因此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赵鸿飞分析说,“现在外面连接设备变多,传感模组也在变大,所以需要加强全栈式操作系统布局。尤其随着5G、云等技术的崛起,物联设备互联互通必然增强,实时性和安全性也将大幅提升,这些都将助力智能设备联网,加速智联网时代的到来。”
面对这一趋势,中科创达发力点包括两个层面:纵向技术做深,横向产品拓宽。赵鸿飞用“顶天着地”来形容公司正在进行的新变革。“天是指云,地则指端。我们的系统不会是单点革新,而是系统化革新;通过‘顶天着地’,我们来进行系统变革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