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父母懂得“孝顺”老人,会影响孩子的“亲情意识”?别再大意了

文|羊驼妈妈(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其中孝顺就是其中一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百善以孝为先”这句话,这其实也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遵守的一个传统美德。
在路边,我们常常能看到有很多宣传栏上都有“24孝图”的故事,足以表明孝顺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样,中国家长也非常注重孩子是否孝顺,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讲,教育孩子变得孝顺是头等大事。
孝顺在中国人眼里意味着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也就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好坏程度,算是一根标尺,所以,孝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程度是非常大的。
父母|父母懂得“孝顺”老人,会影响孩子的“亲情意识”?别再大意了
父母|父母懂得“孝顺”老人,会影响孩子的“亲情意识”?别再大意了
文章插图
什么是孝顺?
“孝顺”是指全心全意地赡养自己的父母。但是在古代,孔子和孟子提倡“孝”,不一定要“顺”。
大多数普通人不是圣人,不可能没有缺点,所以孩子的“孝道”父母应该既孝顺又服从,但父母不是贤人,有时也有过失,所以有些人也崇尚既不孝顺也不盲目服从。
“孝”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提倡“孝”。除了这些,历史上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
在古代,舜是5帝之一。舜的家人,除了他的父亲外,还有继母和同母异父的兄弟。据说当时,舜的父亲,继母和兄弟想杀死舜,所以,他们总想方设法将舜治死。
有一次,舜父亲要求舜填补谷仓的屋顶,并想借此机会放火烧死舜。然而,幸运的是,舜跳下了仓库的屋顶逃脱了。
父母|父母懂得“孝顺”老人,会影响孩子的“亲情意识”?别再大意了
文章插图
后来,当舜挖出一口井时,他们又开始注水到井里,最终舜还是险中逃脱了。许多人可能认为,舜应该对他的家人怀恨在心,但舜仍然对待他的家人很好。
舜上任皇帝后,他仍然对父亲敬重。这是《二十四孝》中的“孝行”。
“孝道”的主要核心是父母和子女。如果孩子不“孝”,不一定是孩子的错,当然也不是父母的错。为了真正的孝顺,父母对孩子很友善,孩子对父母孝顺,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父母孝顺,对孩子的亲情意识有多重要?
对于许多现代的家庭来说,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长大后样子是按自己想的那样长大,而且还希望他们长大后会孝顺自己。
因此,他们经常对孩子施加很多想法,所以有很多的时候,家长不会理会自己孩子的,更不用说会考虑是孩子的感受。
所以,如果父母的孝道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被忽略,也就是忽视了对孩子亲情意识的启蒙。
父母|父母懂得“孝顺”老人,会影响孩子的“亲情意识”?别再大意了
文章插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的老师
许多父母一直认为,只有孩子到了学龄,他才能得到真正的教育和指导。
受老师的感化,但实际上,孩子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已经开始了,而且孩子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最多。
父母的言行,都会通过孩子的眼睛刻进思想里面。孩子生命中的大多数最初价值观人生观也在这个时候产生,包括亲情意识。因此,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个启蒙导师,但这通常被大多数父母所忽视。
孩子模仿的第一个对象是“父母”
在许多父母的眼中,孩子很简单,整天没有什么呢思想,根本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的规律与看不见的感情。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父母之间的事物,都会落在孩子眼中,并且会记住,就算是现在没有什么想法,以后也会有,而且同样的行为会让不同的孩子产生的想法也会有所不同。
在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父母经常因为一件小事是非而吵架,这两个孩子无法理解,他们只知道每次情况发展成一场争执时,母亲总是被冤枉哥哥。
哥哥的想法是积极的,但是小儿子可能不会像哥哥那样思考,有可能会埋怨父母,甚至痛恨父母。
父母|父母懂得“孝顺”老人,会影响孩子的“亲情意识”?别再大意了
文章插图
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和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我的兄弟认为,长大以后,如果他也成为家庭,他就不能像父母那样吵架甚至打架。
他爱他的母亲,所以他不想像父亲那样打他的母亲,但是小儿子认为父亲对待他的母亲是理所当然的,长大后他很容易效仿。
因此,无论是父母争吵还是父母孝顺,都会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伴随着孩子以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