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圈|股权的秘密:如何把握公司的控制权


随着企业的发展 , 必然在分配上会产生种种利益冲突 。 许多创业团队因为股权架构设计混乱而导致团队分崩离析 , 创业失败 。 创业团队应该如何做好股权架构 , 才能更有利于做大蛋糕?
对于股权问题 , 应区分好两个概念 , 采用治理(Control) , 而不是管理(Management) 。 公司日常的管理虽称为运营(Operation) , 但公司的治理其实更偏向对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层面的把控 , 每个创始人不仅要对公司运营有所了解 , 资本运营、商法、公司法等治理难点也应有深度的理解 。
01
公司治理的核心逻辑是控制公司并有效治理
公司产生的核心原因是为解决投资人风险、运营者风险隔离 , 解决有限责任问题 。
两大矛盾
公司治理的第一个根本矛盾是:公司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之间的矛盾 。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 , 产生了诸如、代理人成本、职业经理人成本、出资者与出力者风险不匹配等问题 。 易导致债权人对公司的把控不够 , 小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 。
1994年海底捞成立时 , 张勇与施永宏各占50%股权 。 待到2007年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 施永宏转让15%股权于为公司发展经营贡献更多的张勇 , 而没有通过占有公司更多股权在榨取公司的剩余价值 。 使控制公司者与索取公司价值者相匹配 。
公司治理的另一个根本矛盾是:信任不传递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矛盾 。 信任不传递可以通过合约协议等法律措施解决 , 信息不对称则可通过股东会、董事会、强制查账权等方式解决 。
十二项功用
公司核心的战略意义围绕股权产生 。 公司股权的十二项功用包括:财产收益权、人事任命、重大事项决策权、剩余价值索取权、对外代表权、公平救济权、解散权、荣誉权、缔约权、运营权、对外融资、激励人心 。
其中 , 公司的人事任命、重大事项决策等权利都是基于控制权产生 。 公司的荣誉权一半为公司创始人或法人获得(如国家五四奖章);只有对公司有控制、持续投入者才能享受缔约权;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 又延伸出公平救济权、财务公开、信息公开等权力 。

董秘圈|股权的秘密:如何把握公司的控制权
本文插图
究其总总 ,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都是基于股权展开 。 只要能良好处理上述两个矛盾 , 公司控制者的治理权可以让步与代理人 。
02
公司治理与股权战略
万科、真功夫、Uber、Twitter、新浪等知名企业创始人无一例外 , 都因为股权设计问题 , 被其创立的股东会、董事会移出公司 。 那么 , 股权架构如何避免踏入雷区?创始人如何防止被踢出局?股份少的股东如何说了算?如何有效治理控股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