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信用卡“A+”新核心系统成功替换“Vplus”



|平安信用卡“A+”新核心系统成功替换“Vplus”
本文插图
10月30日凌晨五点 , 平安银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统全面完成升级替换 , 为时5小时45分钟的升级过程中 , 交易并未中断 , 消费、取现、还款等核心业务均在稳定运营中 , 一场基于大型机集中式转向分布式系统的攻坚战最终在客户零感知、体验零受损的前提下完美收官 。
在此之前 , 可能没有人想到 , 一家活跃卡量超过6000万的信用卡中心在交易不中断的情况下仅需5小时45分钟就完成了核心系统切换 。
“金融核心系统切换常规时间在20小时以上 , 平安信用卡采用的是创新金融网关接管技术 , 核心切换可做到交易不影响 , 这一切换时间目前是全球耗时最短的记录 。 ”平安信用卡一位负责人表示 。
然而 , 为了这平静的数小时 , 平安信用卡近千人团队经历了为期两年半的技术鏖战 , 耗资4.3亿 , 跑过数十万样本的测试验证和7轮全流程投产演练 。 最终 , 新核心系统完成了平稳切换 , 切换之后 , 银行还会安排一个月动态监控保障 。
事实上 , 商业银行基于大型机的核心系统迁移到PC服务器分布式架构 , 从未有人实现过——即使是仅限信用卡业务 。 作为平安银行攻坚零售转型的排头兵 , 平安信用卡再一次扮演了尖兵角色 , 也成为了行业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据介绍 , “A+”新核心不但是全球首个由大型机集中式转向分布式的成功案例 , 更是多项技术指标创下业界第一 , 首创了海量作业的可视化分布式调度平台、全流程多租户运营模式的开放式金融云平台 , 并基于银行金融PaaS平台和平安金融云 , 构建起了信用卡全流程、高水平的运营服务能力 。 新核心系统上线后 , 具备“交易级账户”、“立体化额度管控”、“多租户运营”三大核心业务能力 , 不但满足了信用卡业务敏捷开发、灵活创新的需求 , 同时 , 预估未来5年可为信用卡节约成本约14.5亿 。
1
备战“新核心”
从立项到全面投入应用 , 平安信用卡新核心系统“A+”采用单元化分布式核心架构实现去大机的目标 , 不过短短两年半时间 。 但在当初 ,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 一直以来 , 行业共识认为 , 去大型机是金融机构们虽远必达的战略目标 。 近年来银行不乏探索突破的先例 , 比如中信信用卡从小型机迁移到x86架构 , 以及南京银行在蚂蚁金服、阿里云帮助下实现核心系统PC服务器分布式架构 , 这些都成为银行业架构迁移道路上的成功范本 , 但尽管如此 , 基于大型机的核心系统迁移却始终未有突破 。
而这背后的原因远比想象的复杂 。
事实上 , 大型机和小型机的迁移成本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大型机的吞吐量和运算性能是小型机的许多倍 , 价格也比小型机贵得多 , 当年 , 为了保障性能和承载量 , 许多大行选择了大型机 。 但到了今天 , 由于体量规模大 , 系统庞杂 , 大行对既有系统的依赖更深 , 面临的局面也复杂的多 。 许多大型机采用的还是COBOL或者C语言 , 迁移到开源架构上 , 意味着所有代码要重新处理一遍 , 工作量非常大 。 与此同时 , 核心系统到迁移涉及到许多历史系统和核心会计账簿 , 隐藏的风险点很多 , 加之银行的业务还在高速发展 , 核心系统的更迭就好比高速换胎 , 技术难点多 , 对平稳迁移的考验也更大 。 ”一家民营银行技术总监告诉十字财经 , “更重要的是 , 大型机集中式架构迁移到分布式架构的决定不但意味着过往数十亿计的投入将彻底沦为沉没成本 , 而且一旦启动就没有撤退可言 。 无论局面多么复杂艰难 , 只许成功 , 不许失败 。 这也是大多数银行不敢贸然推进的原因所在 , 决策拍板确实需要魄力 , 更需要实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