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即时零售不是外卖, 京东上线"小时购",推出10万全品类到家


门店|即时零售不是外卖, 京东上线"小时购",推出10万全品类到家
文章插图
作者丨苏敏
编辑丨房煜
图片|京东到家官微
赶在2021年双11正式启动之前,京东正式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小时购”。
据京东方面介绍,小时购是京东即时零售业务面向消费者的统一品牌,对应“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小时级乃至分钟级送达”的零售模式。
消费者在京东APP内选购商品时,当看到商品带有“小时购”标识,就意味着可以享受到商品小时级甚至是分钟级送达的服务。
小时购业务由达达集团全面承接,已接入10万家全品类实体零售门店。在试运营阶段,9月的销售额较1月增长了150%。
近年来,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在2020年之后,疫情更是加速了到家消费的市场教育进程。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估将达到近9000亿元。
而这一赛道的主要玩家,阿里巴巴、美团和京东分别通过蜂鸟即配、美团闪购和达达集团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并都希望继续扩张,拿下更多的市场份额。
门店|即时零售不是外卖, 京东上线"小时购",推出10万全品类到家】京东小时购的目标是渗透50%的京东用户,目前京东的年度用户超过5.3亿。在战略意义上,小时购本地化的供应链模式,将为京东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巧合的是,独立品牌三年后的美团闪购也于近期开始向即时零售全面发力,宣布将在未来 5 年内助力 100 个品牌在美团闪购的交易额突破 10 亿元。而美团已有 6.3 亿用户。
显而易见,即时零售的战场上号角已经吹响。
时效升级背后,供应链模式完善
伴随着消费升级,国内消费市场整体呈现快节奏的状态,80、90后成为消费中坚力量,新的消费群体更加成熟。加上疫情加速消费者对O2O即时消费的认知和接受度,线上消费和即时性消费习惯已逐步养成。
创业邦了解到,与京东过往零售业务相比,小时购最大特点是配送时效的升级。消费者在京东APP下单后,商品从用户POI(Point Of Interest 兴趣点)点位周边3~5公里的门店发货,因为距离消费者足够近,从而能够实现1小时内配送到家。
基于京东到家的前期积累,小时购业务已接入10万家全品类实体零售门店,覆盖超市生鲜、手机通讯、数码家电、医药健康、美妆护肤、家居服饰、鲜花绿植、蛋糕烘焙等众多品类。
京东集团及达达集团副总裁、京东全渠道到家业务部负责人何辉剑介绍,小时购是京东生态域内所有能够提供商品小时达服务的即时零售能力的集合。
事实上,在即时配送领域,除基础配送服务外,行业内主流平台也会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商、零售商发展即时零售,并可以全链路帮助产品布局、引爆、迭代等,实现产品全周期高效运作。
以小时购业务为例,不仅有时效端的升级,而且背后是京东“三大五种”供应链模式完全体的形成。
何为互联网零售“三大五种”供应链模式?
从履约模式来看,互联网零售的供应链可以分为三“大”种:第一种是以京东主站为代表B2C模式,城市中心仓,依赖强大的垂直一体化能力,配送时效高度可控;第二种是以拼多多为代表的产地模式,产地仓一地发全国;第三种是本地零售模式,用离消费者最近的前置仓或实体店库存履约,服务半径3~5公里以内。
本地零售模式中,又可以细分为3个“小”模式:其一是到家模式,从门店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履约时效0.5~1小时,比如京东小时购、美团闪购;其二是到店模式,通过门店拓展广泛链接的形式连接消费者,特别是吸引线上流量到店消费,如各大实体商超;其三是社区模式,商品集中配送给团长,如以短链物流见长的兴盛优选。
虽然模式不同,但这“三大五种”供应链的目标非常一致,同时也是零售行业的核心,即“成本、效率、体验”。
例如,B2C模式的供应链是希望把商品放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库房,实现更高效的送达;产地供应链模式则可以让保质期较短的生鲜商品,离开田间地头就迅速奔向消费者;而本地零售模式则充分利用实体店、前置仓,满足3~5公里内消费者的即时零售需求。
针对不同品类、不同消费者需求,这些供应链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对京东零售而言,小时购指向的即时零售业务,在自营B2C和POP开放平台业务外拓展了新的服务模式,在提升送达时效、补充线下供给、降低履约成本、整合营销资源上,都是对京东全渠道零售服务的有效补充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