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单片式LCD的博弈!1500价位,这股力量能否改变智能投影市场格局?

液晶显示器|单片式LCD的博弈!1500价位,这股力量能否改变智能投影市场格局?

文章图片


【1500价位 , 成智能投影市场格局改变力量】PjTime.COM 市场观察
根据洛图科技(RUNTO)统计数据汇总 , 2022年第一季度 , 国内不含激光电视的智能投影市场继续保持“强势增长” 。 第一季度 , 国内市场智能投影“线上市场”销量96万台 , 销售额17.6亿元;较2021年同期“线上市场”销量81.3万台增长18%、销售额14.1亿元增长24.8% 。
虽然这一数据并没有实现此前预计的一季度“线上市场”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台的大关 , 但是亦相差不远 。 其中 , 主要是二月份销量增幅较低 , 导致市场未能“如愿” 。 同时 , 2022年第一季度 , “线上市场”智能投影消费结构也在剧烈变化——单片式LCD产品的份额提升 , 超过预期 。
单片式LCD投影加速崛起
统计数据显示 , 2021年DLP投影占智能投影市场比例从2020年的66%降至56% 。 但是 , 今年以来 , 这一趋势更为不乐观 。
洛图科技(RUNTO)线上数据 , 2022年一季度 , LCD技术在智能投影线上零售市场份额达到62% , 较去年同期增长18.6个百分点 , 销量同比大涨62.5% 。 其中 , 2月份单片式LCD产品占比64%、3月份进一步提升到66%——市场增量的65%左右 , 来自于“单片式LCD投影”产品 。

虽然这一数据没有记录 , DLP占绝对优势的线下市场规模 , 但是按照线下市场最多不过占据智能投影(不含激光电视)产品25%左右的份额算;在整体智能投影市场中2022年的2-3月份依然是“近年来少见的 , 单片式LCD产品占比过半 , 且份额不断增长”的特殊时刻 。
对此 , 行业分析认为 , 主要有三个原因 , 造成了单片LCD投影技术占比的持续提升:第一 , 2020年下半年开始 , DLP投影上游光阀组件供应紧张 。 面对全球市场半导体产能需求大增和全球市场DLP投影 , 特别是智能投影、激光电视新品类带来的消费增长 , DLP技术的DMD光阀供应商TI显然没有做好“产能爆发”的准备 。
这不仅给单片式LCD投影以更多市场机会 。 同时 , 2020年下半年以来 , 三片式LCD智能投影的销量也走上快速增长轨道 。 2022年春季 , 小米更是推出了采用索尼3LCOS技术的超短焦智能投影产品——各显神通填补DLP上游资源不足 , 成为行业共识 。
第二 , 国内智能投影市场的增量开始从1-3线城市主导 , 向4-6线城市、小镇青年主导转变 。 即下沉市场拉低了整个消费群的“价格承受力” 。 这方面 , DLP产品在上游缺芯背景下处于涨价趋势 , 这给单片式LCD投影这种价格低廉 , 通常售价在千元上下 , 均价不及DLP投影一半的产品“巨大的成长空间” 。
实际上 , 单片式LCD投影占比的提升 , 与一二线城市等成熟的投影机消费市场“关系不大” 。 在三年前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就已经开始主要转型向体积、亮度、画质等方面更占据优势的DLP技术产品 。 特别是2021年 , 更是中高端、高亮度DLP智能投影 , 在一二线“老玩家”、“性能型”用户中占据更大消费比例 , 并取得行业趋势性话语权的关键转变期 。
即 , 单片式LCD投影机的市场增长 , 更多体现的是“智能投影在下沉时代的‘城乡’二元消费结构” 。
第三 , 面对智能投影市场的消费升级 , 单片式LCD投影产品创新不断 。 例如 , 亮度参数不在混淆视听和大量虚标;千元以上机型在操作、智能和亮度配置上显著提升;部分品牌大量推出1000-1500元以上级别的“精致化”单片式LCD投影机……这些变化 , 切实提升了这类产品的可购买性 , 并成为其市场份额能够增长的关键支撑 。
也就是 , 虽然单片式LCD投影的增长更依赖于下沉市场 。 但是下沉市场并不是在“收破烂” , 而是依然更多的在选择“品质更好的单片式LCD投影” 。 后者也被行业认为是“单片式LCD投影”的“市场上限”所在!——即很多分析认为 , 一旦消费者需要更高性能的产品 , 比如1000流明的亮度 , 单片式LCD技术就会自然淡出消费者的视野 。
市场结构之争在于“性能”与“价格”博弈
“下沉市场对单片式LCD投影的喜爱 , 更多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行业专家指出 , 真正决定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 , 特别是今年2-3月份单片式LCD机型走势的因素还是“产品价格” 。
特别是3月份线上市场 , 平均只有1500元的均价 , 显著低于历史同期水平 。 更是低于线上市场长期维持的2000元左右价位 。 单片式LCD产品拉低了行业均价 。 客观上说明下沉市场新增需求具有两大特点:1.经济水平上的承受力弱于智能投影消费更为成熟的1-3线市场;2.对于下沉市场 , 首次购买智能投影的消费者 , 一方面对产品的价值和应用熟悉度不高 , 另一方面选购也具有“低成本试水”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