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用200元换了20元的玩具”,孩子间不等价交换,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 二 )


我真正喜欢什么,我愿意付出什么,有时候,小孩比大人更通透。
丢了糖的小孩,和丢了工作的成年人悲伤是一样大的。同样,得到自己钟爱的玩具,与大人实现梦寐以求的理想开心程度也是一样的。
孩子衡量一件东西的标准从来不是贵不贵,而是好不好玩。
一片树叶、一根羽毛,一枚塑料发夹,都可能是他的宝贝,跟价格无关。
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在孩子的世界里,「亏本买卖」根本就不存在。

“儿子用200元换了20元的玩具”,孩子间不等价交换,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
文章插图
孩子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藏着成长的密码。
如果孩子进行了不等价交换,不必着急指责,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交换。
给物品「贴标签」
一个女孩把妈妈的吊坠放在核桃壳里送给了朋友,后来才得知那个吊坠价格不菲。
但妈妈没有责骂她,只是说:「以后给别人送礼物,先问问我,不介意你送贵的,但别把坏的送出去,也别把我用的东西送出去。」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明确的所有权概念,认为自己家的都可以随意交换。
家长不妨带着孩子整理物品,分门别类「贴标签」。商定哪些可以交换,哪些可以赠送,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品可以分享但不能交换,哪些是父母的不可以随意支配。
并与孩子达成约定:虽然这是你的玩具,但是是爸妈出钱买的,下次再想交换,需要提前告诉我们。

“儿子用200元换了20元的玩具”,孩子间不等价交换,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
文章插图
女儿的幼儿园定期会搞一个跳骚市场,可以花很少的钱买玩具,也可以置换。
有一天孩子把爸爸买的变形金刚换了一把坏了的小吉他,根本弹不出几个音。
女儿还一脸得意,并用嘴配音谈给爸爸听,问他好听不。
爸爸笑笑:「好听,你喜欢就好啊。」
已经明确了孩子的物品,且贴上了「可交换」的标签,家长就请尊重孩子的决定,不批评、不干涉,共同分享获得的满足感和快乐。
再昂贵的礼物,都不及理解和尊重,更能滋养小小的心灵。
跟孩子「谈钱」
很多孩子没有钱和价格的概念,所以才会坚持交换,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金钱观教育。
让孩子明白钱是怎么赚来的,应该怎么使用,购物时不妨让孩子了解不同商品的价格,让孩子逐渐明白价值和价格的意义。
我们当然不能向孩子灌输便宜就吃亏,更不要告诉孩子礼物越贵越好。
只是让孩子明白,每一样东西都是爸爸妈妈辛苦挣钱买来的,值得好好珍惜,要更加理智成熟地处理自己的物品。

“儿子用200元换了20元的玩具”,孩子间不等价交换,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
文章插图
孩子在长大前,都在用最朴素的纯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小心翼翼地探索,从中发现新奇的快乐,人际交往的道理以及世界的运行规则。
不要着急用大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的世界。

“儿子用200元换了20元的玩具”,孩子间不等价交换,大多数父母都做错了
文章插图
尊重孩子对玩具的处理权,尊重孩子世界里的交换法则,尊重孩子的喜好和选择。
每个孩子的心声都需要被看见,每个跌跌撞撞成长的幼小心灵都需要滋养。
何况交换没有吃亏,只会拥有更多,即使是不等价的交换。
如此交换,才能获得双倍的快乐。
如此养育,孩子才能获得有选择权和价值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