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互联网公司中层到加拿大做水管工:月入过万很轻松,心态归零却不易

伦敦|互联网公司中层到加拿大做水管工:月入过万很轻松,心态归零却不易

文章图片

伦敦|互联网公司中层到加拿大做水管工:月入过万很轻松,心态归零却不易

文章图片


今年1月 , 史红新戴上了运动手环 , 记录自己每天的行走步数 。 不到三个月 , 他的行走总步数将近90万步 , 2月的春节也没停下 , 当月的日均步数达到了1.5万步 。
他说 , 来到加拿大做水管工后 , 自己从出国前170多斤大腹便便的样子 , 变成了150多斤的精壮身型 。

Image by fran1 from Pixabay对史红新而言 , 水管工是一份轻松又不轻松的工作: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 , 月入过万(加元)并不难 , 但要怀持一种归零的心态面对各种脏、累的活 , 并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事 。
从市场总监到水管工
2017年 , 史红新从北京来到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 , 成了一名陪读爸爸 。 一年前 , 他的儿子刚在国内念完初一 , 和母亲一起来到加拿大 , 直接上了这里的九年级 。 孩子处于一个全新的英语环境 , 又处在叛逆期 , 让史红新不得不选择放下国内互联网公司市场总监的工作 , 来到孩子身边 。
和很多陪读家长一样 , 史红新觉得孩子在国内太辛苦了 , 在学习以外 , 很多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培养 。 了解了一圈 , 他觉得加拿大性价比高、歧视少 , 就来了这里 。
和很多新移民一样 , 初来乍到的史红新在这里没有朋友、没有车 , 甚至不会坐公交车 。 有一次 , 因为不了解规则 , 他在下着大雪的天气里徒步好几公里走到伦敦市中心 , 就为了还一本书 。
史红新意识到 , 对于一个大学毕业20多年没有用过英语的人来说 , 在这里 , 一切都将清零 , 而语言是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 于是 , 他来到了伦敦的范莎学院 , 凭着仅存的一些语法记忆 , 重新学起了英语。
他还了解到 , 不少中国人会来范莎学院学飞机维修 , 于是也打算在考到技工所需要的英语8级(相当于雅思6分)后学这个专业 。

Photo by Wesley Caribe on Unsplash不久 , 史红新在伦敦安了家 。 装修的时候 , 他一边学英语、一边跟着装修师傅一起干 , 铺地板、补墙、刷漆、装吊顶、装篱笆和后院甲板 , 他都做了个遍 。
他发现 , 在人口40多万的伦敦 , 没有一个华人水管工 , 很多西人水管工在不做任何修理的情况下 , 光上门费就要100加元 , 而且这里华人留学生不少 , 出租房较多 , 华人水管工的市场缺口不小 。 而且 , 相比起电工等其他技工工种 , 水管工面对的是卫生间、厨房、洗衣房几十个阀门 , 这些零部件的寿命都在10年左右 , 发生故障的概率很高 , 市场需求非常稳定 。
于是 , 在不到一年就达到八级的英语水平后 , 史红新把自己原先报名的飞机维修名额让给了另外一个同学 , 自己学起了水管工 。
在做这个决定之前 , 他并非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将是什么 。 范莎学院的技工老师告诉他 , 自己在这里教了六年 , 遇到的都是本地高中毕业生 , 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 。
之所以伦敦没有一个华人水管工 , 就是因为这份工作很脏、很累 , 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和体力 。 早一些来这里的移民学历高 , 并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 , 而当下很多中国父母把孩子送到加拿大 , 学习的都是计算机、机电、商业、酒店管理等专业 , 断然不会乐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水管工 。
即使对于本地西人来说 , 要成为一名水管工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史红新说 , 在他60多个同学中 , 包括他在内 , 目前成为水管工的只有4人 。
史红新告诉加美必读 , 范莎学院的这个专业只教授理论和各种工具的操作使用 , 学生需要自己去找有水管工执照的老师才能从事学徒工的实习工作 。 而有执照的水管工也很稀缺——加拿大规定 , 需要9000小时的学徒工经验才有资格去考水管工执照 , 这个考试也不简单 , 很多有20多年经验的西人水管工也没能通过 。
幸运的是 , 史红新找到了愿意带教自己的专业老师 。 “老师虽然年纪比我小 , 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 我非常尊重他 。 ”史红新说 , 这位老师非常细致 , 会在工作中告诉他每一个步骤和动作的意义 , 也帮助他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 。
2020年9月 , 史红新和这名带教老师一起成立了一家管道维修公司 , 他的老师占多数股份 。 史红新不仅可以全职在这家公司工作 , 承接不少餐馆等商业项目 , 还可以在空余时做一些家庭水管维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