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手机不能没有手机壳,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手机壳|手机不能没有手机壳,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文章图片

手机壳|手机不能没有手机壳,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文章图片

手机壳|手机不能没有手机壳,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文章图片

手机壳|手机不能没有手机壳,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我实在不好回答 。 先有手机还是先有手机壳?这个问题同样难以回答 。 身处2022年的我们 , 已经无从考究1973年发明的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究竟有没有配备保护壳 , 毕竟早在寻呼机时代 , 人们就已经为寻呼机设计了各式各样的保护壳 。 但如果我们放下“先有机还是先有壳”的疑问 , 回顾手机的发展史 , 不难发现手机壳已经和充电接口、SIM卡一起伴随手机度过了48个年头 。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 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 , 现在有部分智能手机已经和充电接口、SIM卡道别:比如2019年的魅族Zero就采用了无线充电+eSIM的无孔设计 , 但即便如此 , 先于时代的魅族Zero依旧选择和手机壳站在了一起 。
没错 , 手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 , 能一直陪伴手机发展至今的 , 居然是和手机基本功能没有半点关系的手机壳 。
手机壳身份的变化
尽管手机壳已经陪伴手机度过数十载 , 但话又说回来 , 手机壳的身份与职责 , 其实也经历了多次转变 。 最初的手机壳功能非常单一——保护手机 。 尽管从现在的目光看来 , 为功能手机 , 尤其是诺基亚3310这种可以“砸穿地板”的手机提供保护是一件几乎没有意义的事情 , 但在家庭年收入中位数只有4万美元出头的2000年 , 一款售价160美元的手机多少还是有点分量的 。

而且当年的手机并不像现在智能手机这样多功能 , 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外没多少人会整天捧着手机 , 所以当时的手机壳在保护之外也起到了携带的作用 。 被海外网友称之为“亚洲时尚单品”的手机腰包就是最好的例子 。
为了方便区分 , 我们暂时把这类远古时期的、单纯只起到保护作用的手机壳称之为“手机壳1.0” 。 有1.0自然就有2.0 , 而在我看来 , 2.0和1.0之间最大的区别用一个词可以概括——“身份”:在手机壳2.0时代 , 手机壳不再是简单的手机保护措施 , 而是保护之外起到更多的“功能性”作用:那些可以侧过来当手机支架使用的手机壳 , 就是“手机壳2.0”时代最好的例子 。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 “2.0时代”手机壳的诞生离不开手机功能的发展 。 需求上看 , 翻盖保护壳的诞生源自用户使用手机看视频时需要一个顺手的支架 。 但从根本上看 , 翻盖手机壳的诞生其实是手机发展的必然结果 。 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内容的诞生为手机赋予了包括“横屏看视频”在内的使用场景 , 用户之所以会出现“手机看视频”的场景 , 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

这种产品设计思路我们甚至还能在近几年的产品中看到 , 比如三星就为Galaxy Z Fold 3和Galaxy S21 Ultra设计了可以收纳S Pen触控笔的手机壳 。 手机的新功能催生新的手机壳使用场景 , 多样化的手机壳为手机提供更丰富的发展方向 , 手机壳和手机之间并非一成不变的寄生关系 , 而是一种共同进步的共生关系 。
其实从手机壳品牌的角度我们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 手机壳品牌Pitaka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对大多数用户来说 , 他们在意的也许不会是手机壳的保护功能 , 而是它带来的附加价值” 。 这句话中包含了两个不同的趋势:以保护为核心的手机壳1.0产品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 以功能为核心的手机壳2.0取而代之成为了现在的主流 。
虽然说功能手机壳的出现改变了手机壳的身份 , 但对手机壳品牌来说 , 对手机使用场景的过度依赖难免会降低手机壳品牌创新的积极性 。 而在手机目标从突破创新转起夯实基础的2022年 , 手机壳这个和手机共生的品牌 , 又能拿出什么让人非买不可的功能呢?
对于这个难题 , 不同的品牌给出不同的答案 。
文化和技术的两种路线根据直通车的数据 , 针对手机壳这个关键词的用户画像是年龄在25-35岁之间 , 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女性消费者 , 其中有约6.75%的购买发生在21点 。 这个用户画像和天猫小二的介绍也大致相似:在天猫平台中 , 手机壳这类数码周边产品的女性消费者数量已经超越了男性消费者 。 这样的数据看起来有些反常 , 甚至有些违背大众对数码爱好者的固有印象 , 但如果从对文创产品的消费能力来看 , 这样的市场其实非常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