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莱|为了避免孩子交到“坏朋友”,我当了一次坏人( 二 )


文章插图
米粒以前经常跟小区里的两个男孩一起玩。这两个男孩是同一个幼儿园,妈妈也在同一个公司工作,属于从小玩到大的朋友。
米粒跟他们是上小学以后认识的,有时候男孩子玩的游戏需要很多人参与,米粒也就自然的加入他们,成了朋友。
魏莱|为了避免孩子交到“坏朋友”,我当了一次坏人
文章插图
刚开始玩得挺好的,他们三个经常是最后一批被召唤回家的小朋友。
可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就有了变化,米粒总是主动不玩了,闷闷不乐地要提前回家。
米粒跟我发牢骚,说每次踢球,都是他们俩一拨,米粒自己一拨。
刚开始米粒还觉得是自己太厉害了,他俩踢不过他(这是米粒的原话,就是这么自信)
可后来米粒的自信慢慢消失了。那两个人总说他是笨蛋,不会踢球,说完还特有默契的对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
米粒以为他俩是开玩笑,也跟着傻呵呵地笑,听得多了就笑不出来,觉得自己是真的笨了。
即使是这样,米粒放学还是会他们一起玩,然后再闷闷不乐的回家。
魏莱|为了避免孩子交到“坏朋友”,我当了一次坏人
文章插图
一向自信的米粒开始怀疑自己,米粒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我就问米粒,“你跟他们一起玩开心吗?”
米粒认真地想了想,回答说,“
以前还挺开心,有人一起踢球一起玩,但现在不开心了!

看着米粒受委屈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啊,就做了一次挑拨离间的”坏人“。
“你喜欢跟他们玩,是你把他们当朋友,但他们俩说你笨蛋,你不开心也说,说明他们不在乎你,没把你当朋友。你为什么还要跟他们一起玩呢?”
也许是我的话让米粒感到自己“热脸贴了冷屁股”,面子上有点挂不住。接下来的几天就刻意没跟这两个男孩玩,不过眼睛还总撇着看那俩人的动向。
当然,米粒也没闲着,跟小区里大大小小的孩子玩了个遍,居然还玩得挺开心,开心到都忘了朝那个方向瞥了。
那两个曾经让米粒不开心的男孩,就被开心的朋友替代了。
魏莱|为了避免孩子交到“坏朋友”,我当了一次坏人
文章插图
美国心理学家艾琳伦纳德博士指出,“毒朋友”最危险的地方在于:
他们总有办法让人感到自卑、焦虑、不舒服,从而侵蚀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损害他的心理健康。
跟朋友一起玩是为了更开心,如果总有人不开心,那这段友谊就是有问题。
每个孩子都可能遇到让他不开心的朋友,也会遇到越玩越开心的朋友。
有过对比,孩子才能更清楚,什么样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
现在的米粒,已经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虽然偶尔会闹闹小别扭,大部分时间还是开心到飞起,总也玩不够的那种(现在的小男孩都是这样交朋友的吗?)。
魏莱|为了避免孩子交到“坏朋友”,我当了一次坏人
文章插图
在孩子交朋友这个问题上,米粒妈是觉得家长不能置身事外。
电影《我们的世界》里,10岁的女孩李善被同学孤立,被唯一的好朋友背叛。妈妈看到了她满是红叉的试卷,察觉到了她的变化。
妈妈想跟李善好好谈谈,都没有得到答案。妈妈实在是太忙了,家里一堆事,还要照顾李善年幼的弟弟,就放弃了寻找答案。
李善爸爸丝毫不觉得孩子能有问题,在他眼里,
孩子能有什么事,上学学习,和朋友玩玩不就好了嘛!
所以,李善只能独自面对这一切。
李善爸爸对孩子的态度,其实代表了很多一部分家长。他们就觉得,孩子的世界多简单,衣食无忧,每天就是上个学,跟朋友一起玩玩,要多开心有多开心啊。
他们不会意识到,在孩子的朋友圈里,也可能危机四伏。
就比如说,孩子遇到有毒的朋友,像徐渺遇到魏莱,她自己根本就无能为力,怎么选都是危险。
魏莱|为了避免孩子交到“坏朋友”,我当了一次坏人
文章插图
艾琳·伦纳德博士在《今日心理学》里写过一句话,
如果孩子新交的朋友,受伤多于欢喜,坏行为多于进步,那么就可以判定为毒友谊。
孩子不开心,还越学越坏,这样的毒友谊就必须警惕。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交朋友是为了开心。
有时候,孩子为了维系一段友情,会一次次的委曲求全,就为了哄朋友开心。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的时候要及时警觉,教孩子描述在这段友谊中的感受,是开心、恐惧、悲伤还是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