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应该顺势而为

大家好,我们的梓萌爱谈搞笑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这是静之兄第1226篇原创,累计原创250万字
教育孩子应该顺势而为
文章插图
01曾参接着说:“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这又是从治国、平天下回到了个人的修身、诚意。谆谆教导之意溢于言表。曾参再次引用《诗经》,先是“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意思是说,贤明的君主,乐于做百姓的父母。古人习惯把主政一方的官员称为父母官,这一说法的源头就在这里。什么是父母官呢?曾参解释道: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讨厌的,他也讨厌。这就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从皇帝到七品芝麻官都喜欢当百姓的父母?
教育孩子应该顺势而为
文章插图
02并不是他们喜欢当人父母,而是不得不当。先说官员,无论多大的官,须知自己是从老百姓中走出来的,与一般百姓并无二致,且心血相连,亲如一家。自己不过比普通百姓能力更大一点,更有担当一点,所以才走上了领导岗位。如果没有这份仁爱之心,无论如何都做不好官员的本职工作。比如说,曾国藩临终前写给儿子的《诫子书》,开头便是:“余通籍三十年,官至极品。”通籍,相当于把个人的户口迁至公家,从做一个小家的父母变成做大家的父母。再说百姓,他们的能力比官员要低,觉悟又比官员慢,就像孩子一样似懂非懂。然而你又不能说百姓什么都不懂,他们的心跟明镜一般,父母官是否真用心、真对他们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对于这些犹如孩子一般的百姓,官员们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还要有方法,无论哪一点做得不好,都会引起百姓的反感。
教育孩子应该顺势而为
文章插图
03谈完了父母,曾参又从《诗经》上找了一句话:“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大概是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师尹啊,百姓都在眼巴巴的盯着你呢。这句话,有人研究,是周幽王时期流行的。周幽王这位老兄我们前面介绍过,很衰,因为要博美人一笑搞了烽火戏诸侯的游戏,结果把自己给害死了,国家也因此而亡。《诗经》记录的这句话,就是当时的老百姓对“师尹”这位大官的抱怨。“师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相当于丞相。百姓认为,周幽王之所以会犯如此大错,与师尹应和、敷衍,没有尽责有莫大的关系。在帝王、大臣、百姓三者之中,帝王是最大的父母,父母出了问题,为尊者讳,自然不能直指其过,怎么都要说得委婉一点。因此,明明错在周幽王,百姓却把矛头对准了师尹,认为他没有尽到规劝之责。当然,师尹也不能说没有责任,起码骨头不硬,如果骨头硬,哪怕周幽王听不进去,也要“文死谏”,像比干一样做个忠臣,而不是苟延残喘,眼睁睁的看着周幽王不断荒唐下去,最后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都丢了。
教育孩子应该顺势而为
文章插图
04曾参于是评论道:“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意思是说,你们这些负责管理国家的人啊,不能不小心谨慎,要是失去了中正、平衡,天下人就会群起而杀之。这是多么严重的后果!听来让人不寒而栗。在历史上,这样的悲剧有多少?每个朝代的更迭,都是因为“父母”乱来,把老百姓逼得没有活路了,只能揭竿而起,把“父母”杀掉。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普通的家庭里,也时有发生孩子把父母杀掉的惨剧。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本来很乖的孩子会违背伦理,把自己的父母给杀了?
教育孩子应该顺势而为
文章插图
05曾参其实帮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关键就是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是顺势而为,而是逆着孩子的性情,把孩子逼得太急了。新闻曾经报道过湖南的一则弑父案。2018年,一位15岁的中学女生因为周末补课的问题,与父亲发生争执,遭到打骂。而后父亲又因此殴打妻子,女儿见状情绪失控,抓起水果刀就刺向父亲,结果把父亲给杀死了。让人唏嘘的是,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学老师,而女儿也是尖子中的尖子,是学校冲击清华、北大的主力军。一个原本美满的家庭,却被这样一场悲剧所打散。身为父母,也是孩子的“官”,教育孩子与教化百姓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都需要保持中正,不能乱来,更不能以个人好恶作为行动准则,而要以人之乐为乐、以人之苦为苦。否则,结局就会是“辟则为天下戮矣。”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俗话说,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何况人?去年今日文章:《原创 |打破自我设限,才能实现无限可能(《静思传习录》29)》静之兄,专注传习阳明心学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