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逼疯的前3年:原来这些行为,是孩子聪明的标志( 二 )


他这种表现是自闭症中的「刻板行为」吗?
儿童心理学专家徐桂凤表示,自闭症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被孩子逼疯的前3年:原来这些行为,是孩子聪明的标志
文章插图
1.身体动作的刻板重复
如不停的甩手、耸肩、原地转圈。
2.坚持对物体的分类按序摆放
例如,自闭症儿童会将玩具摆成一个固定的形状,任何打乱他的顺序的做法都会引起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并伴随刻板行为出现频率变高。
3.日常活动的安排一成不变
什么时间该在哪里做什么事,每天必须是一模一样的,多一分钟少一分钟都不行。
正常孩子的重复行为和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的典型区别就是:
正常重复行为是有目的地进行某种活动。
自闭症刻板行为则是没有目的、无意义的,表现出机械感和仪式感。
被孩子逼疯的前3年:原来这些行为,是孩子聪明的标志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电影《亨利之书》
而上面我孩子的重复行为多是一些有目的的学习、娱乐活动,并不具有机械感。
加上他平时并没有自闭症特有的交流互动能力的缺失,因此,可以肯定,上面的日常重复行为并不是自闭症的刻板行为表现。
蒙特梭利说:
孩子通过自发重复,不仅发展了身体机能,而且孩子的精神世界,通过重复的专注,得到圆满的成长。
▍不断深化的学习能力
由于儿童的认知过程缓慢,通过不断地重复,儿童不断去探索、消化、整合,能更快地获取自己对于事物的更多认知。
被孩子逼疯的前3年:原来这些行为,是孩子聪明的标志
文章插图
他把幼童分为两组,一组每次把同一个故事连续听三遍,另一组则每次听到三个不同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都含有同样多的新词,并且这些新词出现的次数也一样多。
一周后,他们发现:
反复听一个故事的孩子们,平均学到 3.6 个新单词,听不同故事的孩子们则是 2.6 个。
更令人惊奇的是,「反复」组的孩子们不但比「多样」组的孩子们学得更多,还学得更快。
被孩子逼疯的前3年:原来这些行为,是孩子聪明的标志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电视剧《请回答1988》
并且,和成人不同,孩子每一次的重复,都会发现新的细节,整合新的内容。
比如,上面提到娃数月的时间都在阅读一套绘本,内容早已滚瓜烂熟,那么每次读绘本时他在看什么呢?
开始时,他在努力理解书里讲的这个故事,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接着,绘本里的小动物们说了什么有趣的话。
然后,小动物们吸引人的动作是在做什么。
后面,书里的小动物们当时是什么心情。
他也会把书里的绿青蛙想象成自己的小伙伴,时时挂在嘴边。
再后来,试图再现书中的小动物们,也就是要我把小动物们都画出来,过程中,他也开始画了。
被孩子逼疯的前3年:原来这些行为,是孩子聪明的标志
文章插图
最后,他开始对绘本中的文字感兴趣,尝试指读和认字,并自己有模有样的拿着笔写字。
在这样的热情驱使下,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有了不错的识字量,并且会写十几个简单的汉字了。
在整个过程中,他的观察、发现、认知、总结的能力不断发展,学习兴趣在提升,想象力也在大放异彩……
因此,蒙台梭利说,重复是儿童的智力体操。
▍重复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说:
小孩子的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无法预知的,但是不断重复阅读的那本书会成为他能够预知的、能当专家的事物,这是非常能让小孩子引以为傲的。
被孩子逼疯的前3年:原来这些行为,是孩子聪明的标志
文章插图
▍重复是专注力的表现
重复是因为儿童内在势不可挡的能量所引发的自然现象。
也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被某个物品抓住,他就会专注地重复练习。
经过数次这样的活动,儿童得以控制自己的精神,强化专注力。
而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品质,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工作都至关重要。
最后,孩子以自己的步伐去成长,并不会对他产生不利的影响。
被孩子逼疯的前3年:原来这些行为,是孩子聪明的标志
文章插图
家长横加阻挠,试图要孩子按照家长期待的步伐去成长,才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他的大脑合作,允许并创造条件使孩子自发的重复过程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