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乃彦|危险的“14岁现象”,男孩女孩都会遇到!家长们这样引导最有效

有调研从多家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在他们接待的青少年咨询案例中,14岁孩子逆反心理最突出。






冉乃彦|危险的“14岁现象”,男孩女孩都会遇到!家长们这样引导最有效
文章插图

一些孩子对家长的批评不再虚心接受,开始反驳、顶撞,越是父母、老师不让做的事,他们越起劲儿,一定要和家长“对着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14岁现象”。
“14岁”是个危险期英国科学家曾进行过的一项研究证实,青少年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学坏的年龄是14岁。英国研究者对9~35岁的男性参与者进行了调查记录,受试者被要求玩电脑游戏。
通过记录参与者对游戏结果的满意或者失望程度,科学家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情绪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青少年更热衷于能够让他们感到刺激的危险行为,其中14岁的少年最为突出。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家分析认为:“与儿童有所不同,青少年能够权衡自身行为的好坏利弊,但他们更关注这些行为能否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刺激,而不是安全与否。”
还有一些初中年级段的班主任教师反映,14岁左右的年龄属于成长中的一个“危险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4岁”是最佳塑造期尽管14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教育专家冉乃彦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强调说:“14岁是危险叛逆期,更是最佳塑造期。”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冉乃彦|危险的“14岁现象”,男孩女孩都会遇到!家长们这样引导最有效
文章插图

冉乃彦认为,对孩子来说,14岁左右的年龄就是这样的关键期,家长要抓好孩子的这段关键期。
为了说明少年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他举了几个成功名人的故事:
桥梁专家茅以升14岁看到桥梁垮塌压死人后立志要修建最牢固的桥;14岁的爱因斯坦和两个同伴谈论世界新闻、科学成就,后来他们三个全部成为科学家。冉乃彦强调说:
“14岁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难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家长一定要下足功夫,把问题妥善解决,让孩子顺利发展。”家长怎么做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能给孩子哪些引导和支持呢?
1.指南针的第一个方向是未来。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个孩子不断学习各种能力,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的社会。
作为父母,我们过往的经验确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站在现在回看过去,我们可能会发现走了一些弯路,留下了一些遗憾,以及一些未达成的心愿。
如果基于此就对孩子提出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的要求,那很可能就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因为我们的要求和期待是基于当时我们所成长的环境和社会发展。
也有些父母因为走过弯路,所以允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自主的探索,尊重孩子的决定与选择,这样的经验,就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催化剂,加速他们的成长,因为这样的教育策略是基于未来的。
2.指南针的第二个方向是希望。
在教育过程中,父母们经常会抱有一种忧患意识,我们会倾向于向孩子渲染,如果你不这么做,未来的你就会多么的糟糕。






冉乃彦|危险的“14岁现象”,男孩女孩都会遇到!家长们这样引导最有效
文章插图

比如:你考不上一个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未来也就无法找到一个好工作。可是,孩子听到这种言论之后的感受是什么呢?是否会产生动力呢?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老板为了激励你和你进行谈话:一种说法是:你要好好工作,否则我就会离开了你。另一种说法是:好好工作,年底给你升职加薪。
两种说法,目的都是为了激励员工,但面对老板的第一种说法,我们内心可能会恐惧、担忧,同时也可能会三心二意,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别的机会,因为要为自己找退路。老板的第二种说法,则会让员工产生希望和动力。
所以,当孩子对未来还不是很清晰、对自己能否适应未来还不是很确信的时候,过度渲染危机意识,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动力,反倒会成为孩子的阻碍。
3.指南针的第三个方向是开放。
面对未知,有时候我们为了消除不确定感,会屏蔽掉一些成长和学习的机会,直接对孩子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