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50到60岁之间的曹操、刘备、孙权,在做什么?你知道吗

对绝大多数人来讲 , 50到60岁之间堪称事业的定型期 , 此时人们大都清楚理想实现之艰难 , 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 并倾向于满足现有的成就 。 在这种情况下 , 求稳怕变、顺其自然的心态占据上风 , 依然不安于现状、更加努力奋斗的人并不多见 。 那么 , 作为汉末三国的3大“主角” , 曹操、刘备、孙权 , 他们的知天命之年都是如何度过的?
【历史故事】50到60岁之间的曹操、刘备、孙权,在做什么?你知道吗】1.曹操:由大军阀晋级为准皇帝
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 , 虚龄50岁的曹操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 , 此前两年 , 最有资格跟他逐鹿中原的对手袁绍病死 , 而随后袁氏家族爆发的大规模内讧 , 为曹操染指河北4州提供绝佳良机 。 就是在这一年(204年) , 曹操攻占袁氏家族的老巢-邺城 , 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以遥控朝政 。 此后3年 , 曹操相继攻灭袁绍的长子袁谭、外甥高干、幼子袁谭及最重要的盟友乌桓 , 将河北收入囊中 。
【历史故事】50到60岁之间的曹操、刘备、孙权,在做什么?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曹操画像
夺得河北4州之地后 , 曹操基本上平定中原地区 , 由此成为海内最有实力的军阀 , 也最有资格问鼎天下 。 此后 , 曹操将注意力转向南方 , 并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亲率大军进攻荆州 , 州牧刘琮软弱无能 , 竟然在不抵抗的情况下选择投降 。 夺得荆州后 , 曹操顺江东下 , 意在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 , 结果在同年底的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 , 狼狈逃回北方 , 而荆州之地也丧失大半 。
无论从实力还是名望来看 ,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可谓损失惨重 , 统一大江南北的梦想基本上化为泡影 。 但是 , 曹操并未就此消沉 , 而是秉持“失之东隅 , 收之桑榆”的原则 , 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开始对关中用兵 。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苦战 , 最终消灭马超、韩遂、宋建等割据势力 , 将雍、凉二州收入囊中 , 基本上完成对中国北方的统一 。
【历史故事】50到60岁之间的曹操、刘备、孙权,在做什么?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214年中国形势图
将整个北方纳入囊中后 , 不认命的曹操重燃夺取江南的斗志 , 在建安十八年(213年)率军40万 , 发起第二次南征战役 。 可惜命运再次捉弄曹操 , 使得他跟孙权相持濡须口多日后 , 终因春雨瓢泼、江水上涨无功而返 。 不过 , 这次失败的南征并未动摇曹操的地位 , 就在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 , 他被汉献帝册封为魏公 , 并加九锡、建立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的魏国 , 从而为曹氏家族最终取代汉王朝奠定坚实基础 。
2.刘备:由“三无”军阀转型为准皇帝
建安十五年(211年) , 虚龄50岁的刘备迎来命运的大转折期 , 此前3年 , 他与孙权的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 , 并顺势夺取荆州南部4郡 。 而就在这一年 , 刘备又从盟友兼舅哥孙权手中“借到”江陵郡 , 由此得到5个郡的地盘 , 由昔日寄人篱下的“三无”军阀跃升为中等规模的诸侯 。 真好比“垃圾股”的时来运转 , 在长期低迷后 , 终于迎来破茧成蝶的突变 。
【历史故事】50到60岁之间的曹操、刘备、孙权,在做什么?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刘备画像
早在赤壁之战前1年 , 被刘备三顾茅庐请下山的旷世奇才诸葛亮 , 便通过《隆中对》为主公提出远景战略蓝图 , 从而为后者指明奋斗的方向 。 按照这套战略蓝图 , 刘备应该占据荆、益二州 , 首先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 然后联孙抗曹 , 最终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事业 。 如今荆州由孙刘两家平分 , 刘备要想实现战略蓝图 , 唯有夺取刘璋割据的益州 。
建安十六年(211年) , 刘备将夺取益州的计划付诸实施 , 并在3年后得手 。 总之 , 等到建安十九年(214年)时 , 刘备已经占据益州全部和荆州5郡 , 跟曹操、孙权形成鼎足之势 。 虽然实力得到极大扩充 , 但要想完成消灭曹操、匡扶汉室的目标 , 依然好比痴人说梦 。 但刘备并不想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 而是积极出兵北伐 , 硬是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上庸 , 从而为继续北伐找到两处极重要的基地 。
【历史故事】50到60岁之间的曹操、刘备、孙权,在做什么?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关羽画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就在攻占汉中、上庸的同一年 , 刘备自称汉中王 , 距帝位仅有一步之遥 。 但也就是在这一年 , 由于留守荆州的关羽孤军北伐 , 结果被孙权从背后偷袭 , 不仅丢掉5郡之地 , 就连性命也搭了进去 。 次年(220年) , 曹操病死 , 其子曹丕承袭职位 , 不久又逼迫汉献帝“禅位” , 建立曹魏帝国 。 这一年 , 刘备刚好60岁 。 为了保障汉室正统不坠 , 刘备毅然在第二年称帝 , 国号依然为“汉” , 史称蜀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