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魏晋时期,文人向士人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向秀失途:文人向士人的回归 。 向秀作为竹林文人之一 , 其志趣是和嵇康相仿的 , 但他在思想上却与嵇、阮等有所不同 。 他是晋初玄学之士的代表 , 其思想在晋室正式立国以后影响十分深远 。
【爱历史】魏晋时期,文人向士人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嵇康心灵手巧 , 善于打铁 , 向秀就为他做助手 , 二人打铁都开开心心 , 旁若无人 , 足见他们对这样的生活非常满意 。
不仅如此 , 向秀还寄情田园 , 与吕安一起在山阳浇地 。 在儒家士人看来 , 向秀与嵇康、吕安平日所做之事 , 皆非士人劳心之业 , 而是劳力者所为 。 但是向秀等人非但不以此为耻 , 反而以之为乐 , 其根源在于他们思想上对当时提倡的名教不以为然和对司马氏夺权的反感 。
颇要加以注意的是 , 向秀三人尤其是向秀 , 并不是对名教本身有多么仇视 , 他们反感的是司马氏以名教为自己统治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 , 提倡名教本来无可厚非 , 然而司马氏夺权上位的方式却是真正的儒士不能容忍的 。
司马氏提倡的名教与东汉末期的名教一样 , 都是异化了的名教 , 而且通过废立、弑君这些行为 , 这个政权给自身带来的种种讽刺 , 更让原本就追慕老庄的他们对朝廷越发厌憎 , 与其身处自己厌憎的群体中与案牍间劳心劳形 , 不如退居山林自得其乐 , 以劳力之乐作为与朝廷不合作的免战牌 。
然而 , 向秀与嵇康的思想是不同的 。 正因向秀对名教本身并没有多么仇视 , 才会继王弼的《易》《老》互训后 , 也用儒道互训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的《难养生论》中:难曰:若夫节哀乐 , 和喜怒 , 适饮食 , 调寒暑 , 亦古人之所修也 。 至于绝五谷 , 去滋味 , 寡情欲 , 抑富贵 , 则未之敢许也 。 何以言之?
【爱历史】魏晋时期,文人向士人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向秀此篇是对嵇康《养生论》的驳论 , 因而开头便单刀直入:你说的节制情绪、平和心态、饮食适度、调节寒暑这些也是古人修习的 , 但断食五谷、摒弃滋味、减少情欲、抑制富贵这些 , 我是不敢苟同的 。
向秀首先肯定了人不同于草木鸟兽 , 是生命之灵 。 人有所行动就会和万物接触 , 有了智慧就要用来帮助自己 , 这都是心智的功劳 , 如果绝圣弃智 , 那就和没有智慧一样 , 哪能比有智慧还好呢?且人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 , 如果非要断绝就会全无生机 , 哪能比有活力还好呢?他用草木鸟兽与人对比 , 指出无智的危害;
又从正反两方面说理 , 论证了“有智”“有情”的自然与可贵 。 两个反向假设直指道家的偏颇要害之处——人若抛弃智慧 , 则与草木鸟兽无异;若是抛弃情感 , 则与行尸走肉无异 。 这样就以道家崇尚之“自然”来作为批驳的武器 , 充分论证了智慧与情感的天赋自然与摒弃它们的不合理性 。
向秀认为 , 人的欲望同样是与生俱来的 , 是一种本能 。 又引用《易传》的观点 , 说明了符合道义的富贵不仅是天地对人的情分 , 也都对社会十分有帮助 。 而且富贵本来就是人的欲望 , 只要心存道义 , 即使拥有富贵也不会违背道德 。
如果因为惧怕拥有富贵导致的过错 , 就躲避富贵 , 那是因噎废食的做法 。 这样一来 , 向秀就从核心上批驳了嵇康对欲望的态度 , 首先仍然说明欲望、富贵之自然与合理 , 随后强调了道义制约的重要性 , 再次将儒道持论为合题 。
【爱历史】魏晋时期,文人向士人回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这里向秀不仅看得通透 , 更是一语道破天机——“顾天命有限 , 非物所加耳” , 人从生到死本来就是自然的分配 , 绝非外物能延长的!
为证明嵇康对寿数的观点错误 , 向秀首先通过实证不存在这一事实说明数百上千岁的寿命是不可能实现的 , 然而说有容易说无难 , 即使真有活了那么久的 , 那也是像松柏一样天然长寿 , 并不是后天导养造成的 。
随后 , 向秀假设有智慧的人就能长寿 , 那么圣人应该属于这类 , 继而尽数列举世所公认的八位古圣先贤 , 用他们各自的寿数证明 , 人的寿数是自然形成的 , 不是通过服药导养就能延长的 。 古往今来 , 无数生命以从生到死的过程告诉古人 , 也告诉我们 , 死生有命并不是迷信 , 而是实实在在的自然之理 。
人的生命和天地万物一样 , 都有一定的寿限 , 除去早夭的 , 人的寿命长不过百余年 , 通常不过几十年 。 向秀能在服药行散盛行的时代有如此理智且透彻的看法 , 可见其思想超越了魏晋之交这个时代 。 而且 , 从他的《难养生论》中 , 我们也可以发现 , 向秀已经意识到仅用“自然”反“名教”是行不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