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

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怀才不遇" , 所谓"怀才不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 我爷爷是山民 , 种了满山的竹子 。
小时候爷爷带我上山时 , 指着一支破石而出的竹子告诉我说:"只要是竹子 , 就不怕头顶上压块石头 。 有的竹子破石而出 , 有的竹子则侧石而出 , 它一定是要成长成一支笔直冲天的竹子 。 "
可以说 , 遇到什么问题与困难 , 都一定是内因在起决定性作用 。
【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
文章图片
司马迁有《史记》 , 苏轼一家父子三人占《唐宋八大家》八分之三 , 曹雪芹、施耐庵他们这些人都是真的怀才不遇了吗?不是这样的吧 , 他们的才举世公认 , 万古流芳 。
都是因为有些人没有达到期待的高度 , 就以为自己怀才不遇 , 然后再被后来所谓"怀才不遇"人渲染一番 , 就成了真的怀才不遇了 。
【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
文章图片
李广难封 , 成语、典故 。 后来又被许多文人当成怀才不遇的代名词 。 李广真的难封吗?景帝时期他也曾平叛"七国之乱"有功来着 , 是有机会被封的 。
可他偏偏急吼吼地接受梁王的封赏 , 以为靠上了实权派的窦太后 , 将来可以风光无限 。 试想一下 , 谁是景帝愿意封李广为侯呢?
【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
文章图片
【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汉武帝时期 , 也不是没给他机会 , 卫青第一次出征时 , 李广和卫青是同等的待遇 , 卫青怎么就得胜而归 , 反观李广吧 。
我也不多说李广如何悲凉 , 只说卫青出发之前就制定好了目标 , 作战方案 。 卫青是做足了功课 , 才收获了战绩 。 李广则多次迷路 , 这迷路多了也能封侯的话 , 朝廷也就变成讲人情的市井小民了 。
【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
文章图片
再说李敢 , 就因为李广难封 , 自杀了他就跑去打卫青 , 这样做对吗?卫青只是执行者 , 总调度是汉武帝 。 他把卫青打了 , 打狗也不看主人 。 人家汉武帝能高兴吗?
霍去病是汉武帝的重臣、亲戚、玩伴 , 他们是有私密空间讲私房话的 。 可能霍去病听到了汉武帝有对李敢的不满言论 。
正因如此 , 霍去病才知道汉武帝对李敢的不感冒 , 也才敢冒失的当着汉武帝面射杀李敢 。
当然霍去病的擅自做主射杀李敢 , 汉武帝肯定也不高兴 , 但用人之时 , 汉武帝也得忍下一口气 , 去担待霍去病 。
【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
文章图片
李陵为什么投降匈奴 , 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 这都是当朝和后世的猜想 。 但是 , 事实上他的行为是真的投降了 。 他到最后也不肯回汉 , 他自己说:不愿意再受辱了 。
此话一出 , 其效果很好 , 让当朝和后世都非常遗憾 。 这该有多圆满哪 。 而李陵真正不回汉的原因 , 只有李陵他自己知道 。
【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
文章图片
司马迁 , 当然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 但他也是人 , 是人都有感情和理性 , 不过是伟人理性比一般人强而已 。
司马迁为李陵的事受了莫大的辱 , 忍辱负重地将《史记》进行到底 。 那么写《史记》的时候 , 带上点个人的感情 , 恐怕也是会有的吧 。
我想司马迁未必崇尚这种人品 , 因为因为……所以有时候也是骑虎难下 , 不得不为自己擦点粉 。 不然的话 , 那他受的辱就不冤枉了 。 你说呢?
都是因为有些人没有达到期待的高度 , 就以为自己怀才不遇 , 然后再被后来所谓"怀才不遇"人渲染一番 , 就成了真的怀才不遇了 。
【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
文章图片
李广难封 , 成语、典故 。 后来又被许多文人当成怀才不遇的代名词 。 李广真的难封吗?景帝时期他也曾平叛"七国之乱"有功来着 , 是有机会被封的 。
可他偏偏急吼吼地接受梁王的封赏 , 以为靠上了实权派的窦太后 , 将来可以风光无限 。 试想一下 , 谁是景帝愿意封李广为侯呢?
【爱历史】李陵最终还是不肯归汉,是因为不肯再受辱了吗
文章图片
汉武帝时期 , 也不是没给他机会 , 卫青第一次出征时 , 李广和卫青是同等的待遇 , 卫青怎么就得胜而归 , 反观李广吧 。
我也不多说李广如何悲凉 , 只说卫青出发之前就制定好了目标 , 作战方案 。 卫青是做足了功课 , 才收获了战绩 。 李广则多次迷路 , 这迷路多了也能封侯的话 , 朝廷也就变成讲人情的市井小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