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明军阵亡十六人

明正德十二年 , 明武宗朱厚照化名为大将军朱寿 , 亲征应州 , 击退鞑靼 , 取得应州大捷 。 而且朱厚照还在这场战争中 , 亲自杀死了一个蒙古将军 。 回到京城后 , 朱厚照兴致勃勃地向自己的老师杨廷和说了此事 , 杨廷和立马下跪向皇帝表示祝贺 。 但过了几天 , 京城里却流出一种说法:应州之战败了 , 皇帝不厚道 , 吹牛撒谎 。
【历史故事】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明军阵亡十六人
文章图片
当锦衣卫把这份密报呈放在朱厚照桌上时 , 朱厚照为之气结 , 十天都没有上朝 。 而在朱厚照去世后 , 史官们在编写这一段史料时 , 只是简单地写下了“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 , 明军阵亡五十二人” 。 要知道 , 此次大战 , 双方共投入十万的兵力 , 即使除去预备部队和后勤人员 , 当天参与作战的 , 也多达六万人 。 六万人肉搏 , 从清晨打到黑夜 , 蒙古军队居然仅阵亡十六人?
【历史故事】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明军阵亡十六人
文章图片
是蒙古军队战斗力太过强悍 , 还是明朝的史官认为朱厚照太过不靠谱 , 所以故意写这么一个差距悬殊的数字 , 来证明应州之战并非大捷 , 而是大败 。 但若应州之战打败了 , 鞑靼为何又几十年不敢寇边?所以朱厚照应该没撒谎 , 应州之战确实取得了大捷 , 只是因为蒙古人的传统规矩 , 导致明军这边只抢到了16个人头 。 而古代军功通常都是以战场上的敌军人头计算的 , 因此在史书中记载时只能说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 。
【历史故事】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明军阵亡十六人
文章图片
那蒙古人的传统规矩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抢回战友尸首 , 可以继承死者的妻妾和全部财产 。 其实不仅是蒙古人 , 草原上的其他游牧民族 , 基本上都有着类似的规矩 。 如《史记·匈奴列传》就记载:“战而扶舆死者 , 尽得死者家财 。 ”匈奴人只要在战场上把战死的战友带回家 , 他家的全部财产就是你的了 。
【历史故事】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明军阵亡十六人
文章图片
而草原上的一代霸主成吉思汗 , 更是将这一规矩写进《大扎撒》中 , 以明文示之:“若奴隶能将战士的尸体带回 , 可立即获得自由 , 并得到战死士兵的牲畜 。 若蒙古人夺回战士的尸体 , 不仅能获得他们的牲畜 , 还能获得他们的妻妾 。 ”所以战场同僚的尸体和人头 , 在蒙古士兵眼中已经不只是同僚之情 , 更是自由和财富 , 以及女人和奴隶 。
【历史故事】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明军阵亡十六人
文章图片
因此 , 很多蒙古骑兵在参战时 , 都会带两三匹马 。 一匹是自己乘骑 , 另外的马匹则运来拖运战友的尸首 。 除此之外 , 蒙古骑兵在作战时也实行小组制 , 三人为一个小组 , 其中一人的武器为钩镰枪 , 作用就是在队伍中冲锋突刺 , 以及钩回战死士兵的尸首 。
【历史故事】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明军阵亡十六人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应州之战败了,皇帝不厚道,吹牛撒谎,明军阵亡十六人】所以在明军后期与蒙古人的交战中 , 明朝边军不是不努力 , 而是在杀死对方后 , 被他们的人带走了尸首 。 以至于在统计军功时 , 无法准确给战士们记功 。 而朱厚照难得正经一回 , 也被手下的大臣当成了吹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