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书体拼成的作品,获全国书法大展,作者:书体产生动静对比

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国展,除了有以各书体、作品形式等区分的届展,还有以各种商业性的展览,也算在国展的序列之中。湖北省书协协办的首届“长江颂”全国书法作品展,就是其中一项。
两种书体拼成的作品,获全国书法大展,作者:书体产生动静对比
文章插图
书法家孙光松以一件多种书体组合的作品,入展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他的这件作品能够看出有自己的创作想法,他书体上用了楷书、草书两种书体,形式上将整体分为三个部分。如何创作一件全国书法大展的投稿作品?我们看一下孙光松的创作手记,或许会有所启示。
两种书体拼成的作品,获全国书法大展,作者:书体产生动静对比
文章插图
文:孙光松
首届“长江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的投稿作品我是在截稿前的半个月开始着手准备的。前些年,我一直以钟王风格的小楷入展,此次尝试以小行草书投稿。确定后,将自己擅长的行草书古代碑帖选择重点一一临习。
两种书体拼成的作品,获全国书法大展,作者:书体产生动静对比
文章插图
在作品形式上,虽然征稿启事不提倡拼接、染色、做旧等,但作为小行草书,写成6尺整纸可能并不好看,最后确定为3条竖式拼接。内容写自己喜欢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和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
作品完成后,感觉有以下两个主要问题:1、刚买的粉彩笺,火气重,作品显得燥气;2、用笔用墨无对比,欠跌宕,节奏感不强,看点不多。调整心理后,决定第二天重新创作。
两种书体拼成的作品,获全国书法大展,作者:书体产生动静对比
文章插图
首先,将3张竖条纸改为中间大,左右小,使之在形式上显出主次,另外大胆将右边的竖条纸改换颜色,使之与左边的纸色既有区别,又很协调,且用小楷来写,内容又增加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小楷写在2.5cm见方的方格里,力求古拙、大气,再配上更改后的粉彩笺,感觉雅致静气。
两种书体拼成的作品,获全国书法大展,作者:书体产生动静对比
两种书体拼成的作品,获全国书法大展,作者:书体产生动静对比
文章插图
中间和左边(主体部分)以小行草书写,中间字稍大,左边字稍小。字体以《书谱》、《十七帖》风格为主调,夹杂米芾、二王等行书作调节。虽然是小行草,且在粉彩笺上书写,但创作中,还是特别注意了墨色的变化,并且在连绵的小草中,夹杂部分行书甚至行楷书,和流动的草书形成动静对比,而且还可作为本作品中的多个字眼,产生动人的效果。
另外,中间和左边各加一行很小的行草书,不仅加大了多方位的对比,而且更加活跃了整体章法,使作品更耐看。二稿完成,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较之前稿,大有改观。
两种书体拼成的作品,获全国书法大展,作者:书体产生动静对比
文章插图
投稿参展,心态很重要。我每次投稿,都是抱最好的希望,作最坏的打算:参展参赛,竞争激烈,我不落选谁落选?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入展、获奖了也不会沾沾自喜,落选了也不会怨天尤人,反觉“理所当然”。
再者,参展不是我们学习书法的最终目的,而是检查自己阶段性学习书法成果的方法和手段,是一种书法创作实践活动,是将自己对各种碑帖临习的融合,加上自己的理解,转入创作的高层次的研习。结果并不重要,过程其乐融融!
两种书体拼成的作品,获全国书法大展,作者:书体产生动静对比
文章插图
即便入展、获奖了,也只能证明这幅作品在本次展赛中得到了评委的肯定,每投稿一次创作水平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