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徐霞客——林登名(三)


莆田的徐霞客——林登名(三)
文章插图
2021年4月7日《莆田侨乡时报》文献名邦08版
三、林登名与徐霞客一样,撰述游记传世
徐霞客旅游皆作日记,忠实记述所见所闻和考察所得。万里西游归来后,重病在身,遂托付家庭教师整理成书传世,即今之《徐霞客游记》一书,计十卷,六十余万字,成为我国旅游史上空前绝后的鸿篇巨制。它既是导游手册,又是地学百科、历史实录,亦是一部文采斐然的游记文学,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林登名出游,足之所至,随纪其胜。他的《莆舆纪胜》,从其内容、篇幅及其总体价值而言,固然不能同《徐霞客游记》匹比。但作为海隅小邦莆田的一方纪胜之作,则有其独特的重要价值。在莆阳艺文志上,不失为一部具有开创性的著述,理所应当居其一席之位。试从以下三方面评介他的价值。
其一
《莆舆纪胜》是莆田首部名胜志
该书书名已极其明白表示,乃是记述莆地的名胜之作。众所周知,莆田自宋代始编纂郡县志,南宋居多。已知比较著名的有《莆阳图经》(《乾道志》)、《莆阳志》(《绍熙志》),及《莆阳比事》《仙溪志》等。明代亦有多部《莆阳志》及《兴化府志》《游洋志》等。诸志虽有专卷记述本区域的山川面貌,但皆简略。林登名的《莆舆纪胜》,是现今已知最早一部,专题记述莆阳山川名胜的方志。
《莆舆纪胜》以郡治为中心,按不同方向的地域,记述北境、西境(仙游)、东海(沿海)、近郭、及平原河网地区的名山秀水。编排有序,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计载名山83座,溪流26条,莆仙大地的名山名水,基本上囊括一尽。著名的九鲤湖瀑布,则以《鲤湖志略》单独一卷突出地记述。所有条目,举凡地理位置、名称沿革、景观特色、名人遗事、故老传说等,依其实际情况酌情记述。一书在手,全莆名胜了然于胸,实为一册实用的旅游指南。既使后来旅游者犹如识途之老马,不作生客,亦可于书斋几案间静赏卧游,饱览莆阳山川之胜趣。
这里还要指出,《莆舆纪胜》对于全莆的山川概貌及其源流形势,亦有比较详尽的考证,作《原山序》《原水序》《分水考》《太平山考》《龟山考》,汇为《山川考原》专卷附编入书(徐霞客西游至云南旅游考察时,亦尝作《盘江考》一文)①。并对郡城主山太平山、西南名山龟山等,亦有专题考证。曰:“太平山取名,或以为祖师谶语,或以为九心灵迹。山下之南,州峰有太平社云。或曰皆非也,军治始于宋太平兴国,因以名山也。天马、大象以形纪,太平以年纪也。”(卷九《山川考·太平山考》)
《龟山考》指出:“龟山来脉起自寻阳山,至龟山分为三巨支。龟山中一支,东去至长基岭,顶起一峰,其峰头微转而北向,忽而东驰,将折而南,至天马遂成飞龙之势。自东望之,矫首北山之云,其中凹形类马,故曰‘天马’。天马出为大象,大象下为鸡峰,鸡峰下一顿伏,忽起为太平山,此正脉也。”(卷九《山川考·龟山考》)
全书对二十多处山川的命名一一作了考辨。
纵观《莆舆纪胜》,全书编排有序,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莆阳名胜志。正如黄起龙序所云,“纪一方胜概,会天地之理,收其气骨精液。叙事议论,错落篇端,当是半部山水史,即谓《山海经》②、《水经翼》③,亦无不可。”鉴于《莆舆纪胜》涉及莆仙众多的山水形势及其历史沿革等内容,因此,亦可作为一部文采斐然的莆田地理志和地名志来阅读。
其二
《莆舆纪胜》是一部莆田名人志
林登名是个博览群书,耽耽嗜古者,《莆舆纪胜》标明援引《旧经》《游洋志》《绍熙志》《莆阳比事》《古图经》《癸丑志》《九域志》《一统志》等多种的史志。他谙熟莆田历史与名人事迹,对于历史名人尤为关注。所有名山胜水,凡是涉及历史名人者皆有记述。包括郑露、黄璞、欧阳詹、林藻、林蕴、徐寅、徐铎、蔡襄、郑厚、郑樵、叶顒、陈俊卿、方次彭、林光朝、李宏、钱四娘、柯潜、叶大有、朱熹、林回年、周瑛、陈茂烈,陈方、黄中庸、方亚夫、林龙江,和莅莆任职的段鹏、廖刚、郭朵儿、张仲仪、岳正等人,以及尝来莆拜师、后为名臣的陈升之、夏公竦、曾公亮、丘铎等人的事迹,并以崇敬心情在书中破格为蔡襄作专传。
《莆舆纪胜》的条目,还涉及莆田的科举、民俗、宗教、城建、旅游等多方面内容,并保存了一些史志未尝见载的文献,为读者提供了颇为丰富的莆史知识。因此,亦可把它作为一册莆田史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