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人品和画品密切联系,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如何能高!


目前高等院校中国画教学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中,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
一、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1.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中国画教学采用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2.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思路
中国画是建立在以采集、农耕、定居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表率,是一个有深厚文化积淀并肩负文化传承的重要文化领域。
画家人品和画品密切联系,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如何能高!
文章插图
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美育。美育就是通过艺术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能力。中国的所有传统艺术都是一种“人学”,强调艺术家的品德修为,“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美好品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这是其从事艺术创作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画教学偏重技术,所讲的内容仅限于技法,而忽略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不够重视。
中国古画论中有“人品如画品”之经典论述,
画家人品和画品密切联系,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如何能高!
文章插图
二、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1.提高书法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地位
中国画强调诗、书、画、印的四位一体,书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书画自古不分家,古先贤有“书画同体”“书画同道”“善书必能善画,善画必能善书”之高论,在中国画表现物象的“画法”方面有“写竹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杈股”之论述。如果一个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丹青能手没有书法功底做后盾,作画时运笔自然是软弱无力,无法达到“力能扛鼎”“下笔如有金刚杵”“下笔如高山坠石”的用笔要求。
画家人品和画品密切联系,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如何能高!
文章插图
从以上的论述中足见学好书法对中国画画法的学习和掌握是大有益处的,可是教师在现实的中国画教学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究其原因,也许就是传统中国画和书法在西方学院教育体制下的尴尬地位。书法是国画家必备的修养,是国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书法的作用。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创作意识的培养
画家人品和画品密切联系,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如何能高!
文章插图
中国画基础课教学和中国画其他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创作服务的,是创作的基础,不是简单、孤立存在的。而目前中国画的教学实际情况是教基础课的教师只负责教基础课的基本知识,所教的都是一些表面的知识点,没有深入、系统地进行教学,更不用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对其创作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最终导致基础课教学和创作教学严重的脱节,基础课和创作课的脱节的后果是学生没有能力将基础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和长期训练的基本技能灵活运用到创作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面对着模特或者别的参照物准确地描绘出其结构、比例关系等,却不能在作品创作中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生离开具体的物象时大脑就一片空白,面对一张白纸不知所措、束手无策。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观察事物的角度,面对同一物象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其创作的绘画作品也应该具有个性化的性情流露。所以在以提高创作能力为目的的中国画基础课教学中,
画家人品和画品密切联系,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如何能高!
文章插图
3.探索科研与教学双促进的教学方法
“教学”一词在此主要体现为名词,是教与学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被“教”的位置,而教师则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专业知识,是通过自身对专业的研究、理解形成的系统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有传授知识和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惑的作用,而侧重点是后者,教师要使学生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和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意识。因此,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
画家人品和画品密切联系,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如何能高!
文章插图
科研、创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然而对于国画专业的学生来说,科研无非就是论文的写作和国画作品的创作,别无其他。学生经过一年级和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对基础课程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所以他们进入三年级后,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课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时学生就要尽量想办法把基础课程学习中已掌握的知识点、技法与自己所学专业对照起来学习,在平时的专业课学习中应该加强作业的创造性和个性化语言的运用。教师要不断加强并引导学生对小幅作品的创作练习,甚至做一些主题性创作课的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