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造型能力”科目考试,为什么要加试书法?


央美“造型能力”科目考试,为什么要加试书法?
文章插图
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
实验艺术学院的
“造型能力”科目考试中
首次设置了书法考试
招生简章一出
众人哗然
实验艺术学院
为什么今年要考书法?
对此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院长邱志杰作出回应
央美“造型能力”科目考试,为什么要加试书法?
文章插图
书法作为一种造型能力
首先我们把书法不仅是视为一种文化修养,而是视为一种造型能力的基础来考核的。自古中国画家的基本功就是书法和白描,西方美术教育体系传入后,我们又增加了光影素描和速写、色彩写生等。今天各大艺术院校的“造型基本功”基本上指的就是素描,今天的国画家也大多数接受过西式素描写生训练。
我们认为,用全要素的光影色调塑造物像的形体、体积和质感的欧洲学院派素描,确实能够很好地训练一个人的造型能力,包括造型的准确性、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内在解剖结构和外表的关系等等。但是它还是取代不了一种平面的均衡感、对疏密、正欹、避让的感觉。作为一种平面艺术,书法具有一定抽象性,是由大量微妙的细节组合形成的整体气质,决定了一种字体或一件书法作品的风格。
在书法训练中培养出来的对于平面形体的细微感觉,对于运动的直觉而精准把握,不是传统素描训练能够取代的。因为书法摆脱了物像,一定程度上它的“像不像”的问题不是在纸上形象与写生对象之间做比较,而是与碑帖范本之间做比较。它的“像不像”是一种图像学研究。它能够非常好地培养出一种图像学的敏感性。把“像不像”的问题直接转化成“美不美”的问题。
事实上我倾向于认为,不但实验艺术学院应该考书法,画油画的,搞设计的,搞建筑的,搞美术史论的,美术学院的所有专业都应该有书法课。我们作为中国的美术学院,作为我们的基本功,书法应该和素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央美“造型能力”科目考试,为什么要加试书法?
文章插图
书法练习培养出
极好的手感和下笔的胆气
其次,平面造型趣味问题可以通过图案、平面构成之类的设计课程一定程度上加以解决,但是容易陷入反复推敲权衡的刻意计较,还是取代不了书法那种在大胆率性的书写中动态地把握造型的性格的能力。书法是一笔笔写出来的,不鼓励磨磨蹭蹭改来改去。这样的书写状态对手的敏感性,对肌肉记忆的要求很高。书法练习培养出极好的手感。这种手感形成一个人基本的造型趣味,对一个人有意识地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有一种基本的训练作用。西式素描画得多的同学,容易允许自己犯错误,慢慢把一个造型改到准确为止。书法的放手书写要求一种冒险性,在动态的行进过程中随机地调整造型。它有助于养成一种直接准确地把握造型的胆气。这种胆气对于实验艺术来说尤其重要。
书法是通向中国
传统文化基因的不二法门
再次,书法跟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很近。章法讲疏密,结构讲向背、呼应、避让,运笔讲藏露、枯润、顺逆,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一套书法用词,都是中国哲学的精髓,都和中国哲学有特别内在的关联。同时我也相信,学书法的人时常临摹古碑帖,熟悉古文古诗词,和中国文学传统与古典传统有着深刻的联系,也容易和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一些有着比较深的情感。他或她通常会是一个比较文雅的人,未来的趣味不会特别恶俗,于是就不会干出太低贱的事情来。我希望学生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养,能够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够真正理解发生在中国社会中的现实。书法教育无疑是通向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不二法门。在实验艺术学院,我们其实有好几门课程是需要书法基础的。我们有一门《传统语言转换》的课程,过去可能比较关注民间传统,但是我认为文人书画所代表的雅文化的传统,依然是传统的内核和主流的部分,我们不得不能忽略这个,何况书法也有大量来自民间的创造。我们也有一门课叫做《基于文字的艺术》,这门课放在社会性艺术工作室,是观念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板块。我们的视野甚至不只停留在中国书法这个传统,我们关注所有跟文字有关的传统。实验艺术学院的老院长吕胜中先生还专门写过一本叫《文字意匠》的书,专门考察各地跟文字有关的文化。
央美“造型能力”科目考试,为什么要加试书法?
文章插图
书法是一种“基于时间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