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曹朱”的谐音说开去丨湖湘学人录

由“易曹朱”的谐音说开去丨湖湘学人录】文丨于鹏远
上世纪80年代岳麓书社出版的笔记丛刊里,有一本《三十年闻见录》,作者朱德裳。此书记录上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作者见闻,涉及宋教仁、谭嗣同、唐才常、杨度、黄兴、蔡锷、王闿运等湖湘名流颇多,文字简洁,清雅可诵。
由“易曹朱”的谐音说开去丨湖湘学人录
文章插图
岳麓版《三十年闻见录》书影。
朱德裳(1874-1936),字师晦,湖南湘潭人,曾以第一名中试湘潭县学生,留学日本。当年与朱德裳同往日本的知名者尚多,如杨昌济、陈天华、刘揆一、杨度、仇亮、易宗夔等人皆在其列。朱在日本入同盟会,回国后协助湖南按察使张鹤龄办湖南警政学堂,民国元年又曾在交通部任职。晚年回乡,专心著述,曾以左宗棠西征为中心,撰《续湘军志》等书。
据朱德裳后人朱运记载,戊戌维新期间,湖南新旧势同水火。湖南长沙王先谦、湘潭叶德辉、蔡与循皆守旧之尤者,而湘潭易味腴、曹毅亭则提倡新学,与之相抵。他们还撰写了湘潭县人士驱逐叶德辉的檄文,火药味之浓可想。于是民间遂有“易曹朱,黄叶蔡”之谣。这个民谣使用了谐音。在湘潭方言里,黄、王二字无别,“易曹朱,黄叶蔡”谐音的意思是说“一槽猪势吞黄叶菜”,格调虽略低,但毕竟是普罗大众的民谣,对老百姓而言,非常形象生动。朱运文章说,“易曹朱”的“易”是易味腴。此人还需稍加注解。这个易味腴就是前文提及同朱德裳一起去日本留学的易宗夔(1874-1925)。此人原名鼎,字伟舆,也写作味腴、蔚儒,与朱德裳同乡,皆湖南湘潭人。易曾任湖南谘议局议员、北京资政院议员。其最有名的代表作是《新世说》,出版于1918年,共八卷,乃仿《世说新语》体例,记录上起前清初叶,下至民国之种种轶事,人物繁多,身份各异,总之从帝王朝臣,到贩夫走卒,军界政要,文人骚客等都无不收入。如在《新世说·言语》里,易宗夔特别记了纪晓岚巧对乾隆皇帝事:
纪晓岚在翰林院,与同人聚谈,高宗微行来院。时值盛暑,公方肉袒,遂匿复璧中。久之不闻人语,公遽攘臂出曰:“老头子行欤?”帝实未去,公大踧踖。帝问何谓,公跪对曰:“万寿无疆之谓老;首出庶物之谓头;昊天之子之谓子。”帝乃称善。
易宗夔还记录了不少湖南乡贤的言论,如在“言语篇”中,他记胡林翼言:“国之需才,犹鱼之需水,鸟之需林,人之需气,草木之需士,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才者无求于国家,谋国者当自求之”;又如记左宗棠辩口若悬河,巧对曾国藩的戏谑,与人书牍,将自己比作诸葛孔明,自署“老亮”等等,皆趣味盎然。此书出,蔡元培颇为赞许,为之作跋。
由“易曹朱”的谐音说开去丨湖湘学人录
文章插图
《新世说》作者易宗夔。
“易曹朱”的“曹”则为曹毅亭(1866-1933),名典植,字讷庵,祖籍湖南湘阴,生于湘潭城内曹家码头。曾任沅江县小学堂正教习。据寻霖、龚笃清编著《湘人著述表》可知湖南省图书馆尚藏有曹典植《桂游杂录日记》的稿本。
据朱运回忆,朱德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和画家齐白石的关系。齐璜早年虽工绘画,擅金石,然默默无闻于乡里。而朱德裳与义宁陈师曾是旧交,因为朱这层关系,齐白石得以认识陈师曾,遂由陈之推介,名声大噪。齐白石尝为朱德裳治印,镌边款云:“余由师晦(朱德裳字),得识师曾,师晦有命,无不从也。”可见齐白石对朱的感激。
由“易曹朱”的谐音说开去丨湖湘学人录
文章插图
齐白石因朱德裳认识陈师曾,从而名声大振。
最后想讲一下谐音。因为中国汉字常常有一音多字的现象,因此常给句子理解造成更多的解释空间,也为游戏笔墨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中国民俗中也留下了大量谐音的例子,如倒画蝙蝠,表示“福到”;女性出嫁的嫁妆里放上筷子,表示“快快生子”;绘画里画一只猴子在马背上,表示“马上封侯”等等。关于中国艺术中的谐音,图像学学者倪亦斌有一篇《中国装饰艺术中谐音画之解析》,对谐音画的起源于发展,其盛行原因等等,都作了精到的分析,举例颇多,值得一读。
谐音用得好,不但可以妙语解颐,甚至还可以为劝谏添分加彩。记得明朝海瑞上疏嘉靖皇帝有言:“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磐,十余年来,天下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孔子言:情欲信而辞欲巧。信哉斯言!信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