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话日报|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夏晓虹谈《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京话日报|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夏晓虹谈《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文章插图
京话日报|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夏晓虹谈《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文章插图
《京话日报》创刊号 资料图片
京话日报|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夏晓虹谈《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文章插图
京话日报|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夏晓虹谈《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文章插图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彩色的老北京:手工上色老照片还原故都风貌》选取了清末民初的160张北京黑白老照片,采用先进的数码手工上色技术还原城市色彩,希冀复原古都的真实面貌,展现一个彩色的老北京。图为百余年前从北京崇文门城楼北望的景致。
【新书访谈录】
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河南大学讲座教授。主要关注近代中国文学思潮、女性生活及社会文化。著有《阅读梁启超》《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等。
开民智、易风俗,北京现代化城市转型
光明悦读:您主编的文集《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收录了十篇文章,论及晚清北京的新式舞台、报馆、新学堂、公园等近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从“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横断面,能看出当时北京怎样的城市文化特色?
夏晓虹:晚清北京的城市文化特色,是由历史的影响与现实的刺激交汇形成的。北京被称为八百年古都,尤其是清朝三百年的统治,构成了北京城的基本格局,也塑造了北京人的文化品格。从城市格局中体现出来,即是内城(北城)与外城(南城)的满汉分居。不过,满人在北京长期、集中的存在以及满族内部的阶层分化,也使得满汉间有了更多的交融,相对而言,民族关系比较和缓。北京又号称首善之区,作为王朝的政治中心,吸引与聚集了大量官员与文人学者。落脚在外城的士大夫,因此与城市平民有更多的交集。北京既为朝廷所在之地,耳闻目睹,世风濡染,北京人对于公共事务也更具热心。特别是1840年以后,历次中外交战的失败以及自强维新运动的发生,揭示出王朝统治的衰败与西方文明的优势,因此,虽然迟缓并且谨慎,北京还是开始了向现代化城市转化的进程。我们现在追溯它的起点,就需要回到晚清北京。总之,满汉共存、士庶交涉、新旧折中,大体可以概括晚清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
光明悦读:在《田际云与北京“妇女匡学会”》一文中,您对名伶田际云1906年排演《惠兴女士传》一事进行了详细的史料钩沉,这一新戏排演前后,戏曲界、报界、学界人士悉数登场,戏曲改良、兴办女学、白话报刊等种种命题都回到了历史现场,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晚清北京的新学启蒙、社会改良是如何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的?
夏晓虹:田际云是近代著名的梆子戏演员,现在已经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了,但清末民初,他可是梨园行的领袖。由他排演的新戏《惠兴女士传》,表现的是杭州驻防旗营中的满族妇女惠兴因办女学,经费短缺而自杀的真实故事。惠兴创办女学堂固然有满族自救自新的考量(我在《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一书中有专章讨论),不过,女子社会化教育确是从晚清起步,对开通民智、改良习俗意义重大,女学被赋予了重要使命。只有改变待守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旧习,女性才能进入学堂接受新学教育。而这些原本属于精英人士的思想观念,要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需要经过启蒙。
当然,被梁启超称为“传播文明三利器”的学校、报纸、演说,在晚清新学启蒙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只是在这个案例中,我希望凸显晚清北京启蒙的特色,即戏曲的重要性。具有维新意识的田际云堪称最合适的启蒙角色。他既有入宫演戏的内廷供奉身份,又为士大夫与市民熟悉和接受,恰好可以成为沟通朝野、打通上下层社会的中介。而清室与民间对戏曲的共同爱好,也使得“戏曲改良”所致力的开民智、易风俗,得以借助时事新戏的演出深入人心,被广泛接受。起码,北京女学堂的迅速增长与1907年清朝学部颁布章程、承认女子教育合法化,都可以看出《惠兴女士传》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这个个案对于呈现晚清北京的社会改良与启蒙展开的过程具有典型意义。
光明悦读:本书有多个篇章使用了《京话日报》的材料,该报创刊于1904年,梁漱溟曾经评价这份报纸“当年对北京社会乃至广大北方社会起着很大推动作用”。清末北京进入了办报兴盛期,《京话日报》在当时是什么定位?
夏晓虹:虽然我在上面强调了戏曲在晚清北京的特殊地位,但应承认,就覆盖面与持久性而言,报刊还是更有效的启蒙利器。北京的报业到1900年后才逐渐兴盛,一个重要标志是民间报刊的兴起。除了从传统邸报延续而来的《京报》专门登载朝廷文告与动态,民办报刊形成了体现民意的舆论空间。彭翼仲正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报人。他的惊人之举是一人办了三种报刊:1902年6月创办的《启蒙画报》是北方最早出现的画刊,目的在开童智;1904年8月发刊的《京话日报》用白话书写,宗旨是开民智,即彭翼仲所说的“开通社会多数人之智识”;当年12月又专门为了开官智,推出了文言体的《中华报》。《京话日报》的受众显然最广泛,报纸的影响力也最大。这种影响力不完全是因为该报采用了白话,因为在它之前出现的《京话报》就很短命。实际情况恰如本书《〈京话日报〉(1904-1906)的旗人色彩》一文所分析,本来艰难困顿、几乎停刊的报纸,由于彭翼仲以强硬的态度回应英国驻华公使对《京话日报》刊登南非英当局虐待华工的消息以及连载小说《猪仔记》的干涉获胜,让经历了八国联军入京之辱的京城百姓感到大为解气,伸张了民意,振作了民气,由此报纸声价大涨,发行量激增。再加上当时北京各处散布的阅报社与讲报处里热心人士的宣讲,吸引了大量无力买报或不识字的民众,也迅速扩大了这份白话报纸的传播范围。因而,《京话日报》所推动的各项改良与开智事业,才可能赢得京师各界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