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毒不丈夫!”流氓文化为何如此猖獗

文化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文化都是值得提倡的,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我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的一些垃圾文化或者流氓文化。并不是我有多清高,但有的时候一些误人子弟的东西,眼看着它毒害的人越来越多,我就忍不住了,老想说一说。当然,能不能得到你的认同是一回事儿,能多让一个人明白或领悟就算我的目的达到了。只要是在前进,哪怕是一小步,也可以至千里。举个例吧,有句俗语叫:“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就是一种典型的流氓文化,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无毒不丈夫!”流氓文化为何如此猖獗
文章插图
它的字面意思是:气量狭小的人不配做君子,不狠毒就不是大丈夫。这句话怎么看怎么别扭,它前后表达的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意思:前面说的是正能量,也就是什么才是君子;而后面说的却是负能量,它给了大丈夫一个错误的定义。而人们往往会被后一句所误导,并进而把前一句的意思也全给颠覆了。于是,这句话就演变成了一种很“流氓”的定义:心不大不是君子,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要做大事就得狠一点,不然就不叫大丈夫。这不是典型的流氓文化是什么呢?像这样的文化还有很多,比如:【“无毒不丈夫!”流氓文化为何如此猖獗
“无毒不丈夫!”流氓文化为何如此猖獗
文章插图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然它本来的意思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但现在又有几个人知道它的原意呢?再比如:“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不是劝人向善,而是典型的劝人向恶。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人人都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那还会有谁出来做好事呢?我们今天不说太多,我们专门就来说这个“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到底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它的原型是怎样的呢?
“无毒不丈夫!”流氓文化为何如此猖獗
文章插图
这句话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元朝人关汉卿的《望江亭》:【便好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还有元朝人马致远的《汉宫秋》:【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还有明朝人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词话》:【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记录,但最早的就出自元代,而且,这句话的前身叫“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那么“恨”和“量”一字之差,其意思有多大区别呢?区别大了,“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完全是一种教唆文化,它传播的全是负能量。也就是说:原话还更流氓!但它又是怎么出现呢?大家想一想:这句话为什么产生于元代?中华文明最繁华的是哪个朝代?被谁灭了?
“无毒不丈夫!”流氓文化为何如此猖獗
文章插图
当你想通了,答案自然揭晓。只要是文化,不管是垃圾,还是营养,它都传下去的可能,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我们需要接受的,选择性地吸收优质的,才是我们需要做的。这就要看你的鉴别能力了,文化泛滥的时代,我们应该具备基本的鉴别功能。而这句话为什么后来又演变成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呢?这句话的“毒性”实在是太强了,有识之士便想将它从社会中消除或者“整容”,于是就把它改成了“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无毒不丈夫!”流氓文化为何如此猖獗
文章插图
改编后的意思虽然变和谐了,但明显感觉很生硬,从发音上也不符合平仄规律,所以后来人们接受了“量”字,却没能接受“度”字,就变成了今天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所以,有些东西,不能乱用。明天继续......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