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娃”靠“鸡”出来还是“冒”出来


“创新娃”靠“鸡”出来还是“冒”出来文章插图
光明图片
“创新娃”靠“鸡”出来还是“冒”出来文章插图
光明图片
“创新娃”靠“鸡”出来还是“冒”出来文章插图
光明图片
“创新娃”靠“鸡”出来还是“冒”出来文章插图
光明图片
“创新娃”靠“鸡”出来还是“冒”出来文章插图
光明图片
一名17岁的高中生 , 初中时在宋庆龄故居做了两年多志愿讲解 , 依趣发现、挖掘和积累了这座花园的很多秘密 , 后来用三年时间创作了20万字的历史小说《海棠落日》 , 引发了社会关注和反响 。 有的欣羡 , 有的质疑 , 有的模仿 , 很多人把这又看作“鸡娃”新套路 。 那么 , 学习本质规律是否支持这种成长逻辑?
知识来自“灌输”还是“刺激”、抑或是“搬运”
知识是怎样被孩子“记住”的?
人类有史以来 , 先后提出过很多学习和认知假说 , 其中影响最深的有四个 。 一是“白纸说” , 认为孩童是一张白纸 , 可以任由师者涂抹 , 可以直接灌输知识 。 此说改变了原先的跟随式自然成长法 , 促成了学校和班级的建立 , 套装课程知识大流行;二是“刺激说” , 认为人学习知识是刺激—反馈过程 , 刺激越多越深 , 学得越好越快 。 这削弱了原先的直接灌输式学习法 , 促成了练习、复现、强记为核心的众多学习方式 , 过度书本识记主导了青少年成长;三是“信息加工说” , 认为人的学习是大脑提取、加工、整理信息的过程 , 课程教授要运用各种信息加工策略 。 此说冲击了反复训练的观念 , 教师条分缕析、精讲细嚼成为上乘表现;四是1990年代形成的“建构说” , 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不能发生真正的学习;学习的本质是建构的、协商的、参与的 , 我们平时习惯的听说读写练 , 多是把书本死的符号、信息搬运进大脑 , 不具知识的性质和标准;认知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生 , 实现概念转变、推理和迁移 , 没有情境和问题解决 , 认知发生不了 。 我把“建构说”归为人类“第四次认知革命” 。
“建构说”基于建构主义原理 , 回答了知识有什么特性 , 人是如何学习的 , 认知是怎么发生的 , 人心智成长的必备条件是什么等原点问题 , 揭开了人才成长的秘籍 。 随之而来 , 学习、学校、课程、教学、评价、教师、环境、工具等教育的各个关键要素 , 开启重新定义之变 。 放开了试想一下 , 按此理论 , 我们目前的学习、学校和教育行为 , 有哪项是不需革命的呢?为使更多人理解建构学说理论的精义 , 有益于开展各种尝试 , 我把其直指行动变革的要素内容 , 简单通俗地表述为四句话: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建构的 , 最友好的认知发生在情境中 , 最有力的育人支架是实践 , 最高阶的学习方式是行动 。 也正是基于此 , 人类延绵300多年 , 以学校和班级为特征的教育体系开始解构 , 全球教育赛道开始改辙 , 各国教育布局再创新形态 , 学术思想发生新裂变 ,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抓地的新锚点 。
17岁高中生 , 创作20万字历史小说是不是“鸡娃”新套路?学习本质规律是否支持这种成长逻辑?我认为这个案例本身契合新的学习和认知逻辑 , 有宋庆龄故居真实情境激发 , 有长期社会服务滋养兴趣 , 有真实任务驱动让兴趣升华为志趣 , 在潜心做事中构建了更具拓展性的知能框架 , 持续社会实践炼制了终身受益的关键能力 , 知识建构支持她对世界开启了深度理解模式 , 创造性劳动将促其必备品格形成 , 高水平成果和高社会认同给以奖赏反馈激励 , 所有这些又将为其本人终身取得更高成就奠定基础 。 这个育才故事是否有典型意义?这个问题可以见智见仁 。 我认为这个案例典型 , 但不宜复制 , 简单去套路 , 恐难能成功 。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禀赋、成长环境、世界理解 , 应让孩子们自己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 , 去找寻自己的发展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