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清 金廷标《莲塘纳凉图》
倪方六
在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小暑”与“大暑”是一个夏季节气组合,与冬季的“小寒”与“大寒”相对应,分别代表一年中的“最热”与“最冷”两极时节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一年中最热的节气称为“暑”,而不用“伏”或“热”字?已有“暑天”了,为什么还要有“伏天”?
“暑”为什么不能用“伏”替代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暑”前面是“夏至” 。有学者认为夏至的“至”是到达之意,意思是真正的夏天到来了,可照这么理解的话,“立夏”怎么解释?实际上,这个夏至之“至”是“极”或“最”的意思,表示天气极端的夏季时节,以提醒农人在这一段日子注意生产和生活安全 。
极端的夏季天气当属酷热的三伏天 。三伏天是怎么算的?古人称“庚日必伏” 。明陈三谟《岁序总考全集·一年二十四节气详解》“小暑六月节”条的说法是:“夏有三伏,五月夏至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 。”通俗说就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俗称“三伏天” 。对应现代阳历,三伏天一般从七月中旬开始,到八月下旬结束 。
与“三伏”有紧密联系的是“三暑”,即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顺着三伏的概念,可以分别理解为初暑、中暑、末暑 。区别是,“三伏”是相连的,而“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拖得时间比较长 。
“三伏”与“三暑”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 。
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直接用“小伏”“大伏”“处伏”当节气名,而要另外设计出“小暑”“大暑”“处暑”?或者说,是否可以将“小暑”“大暑”“处暑”分别易名为“小伏”“大伏”“处伏”?
古人设计和安排节气,主要是反映气候和环境在不同时序里的变化,以利农时 。仅从字体上看,使用“暑”字便比使用“伏”字贴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暑,热也 。”而“伏”字没有热的意思 。《说文解字》释称:“伏,司也 。”《释名》称:“伏,覆也 。”《广雅》称:“伏,藏也 。”不论哪种解释,“伏”都与气候环境没关系,这正是古人在定节气名字时不用“伏”而用“暑”的关键所在 。
“暑”与“者”有什么关联
如果说“伏”字不妥,汉字中的“火”“炎”“热”等均有高温的意思,字面表达更直接,古人为什么不用?这与“暑”字本身有关 。“暑”是会意字,上下结构,由“日”和“者”配合而成 。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未从甲骨文、金文中发现或识读出“暑”字 。“暑”字最早出现在篆文中,从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帛书上看到“暑”字已与现代“暑”字差别不大 。
《说文解字》在释“暑”字的同时,还对此字的部首音韵作了说明:暑“从日,者声” 。这个“者”字不仅解决了“暑”字的发音问题,还透露出古人把一年中极热节气用“暑”字来表示与“者”字有关 。
“者”字使用频率在古今汉字中均比较高,所谓“之乎者也”即是,大都作为助词使用;与其他字搭配,可以指人、事、物 。实际上单一个“者”字,在造字之初是有实质意义的 。“者”字相当古老,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好几种写法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甲骨文“者”写法虽有变化,但上部都可以看作是木材燃烧状,下部则与“火”有关 。后来五行学说出现后,将“者”字的属性归为“火”类,便因为“者”的这种原始意义 。南宋杨仁斋《仁斋直指方论》认为,“自四月小满节起,至六月小暑终止,天时大火行,热气生,羽虫不鸣……”
甲骨文“者”字的这种造型应是受到原始人日常生活场景之启发:劳动之余,大家围着火堆,一边煮食,一边交谈 。后来出现的“煮”字与“者”也有这种关联,类似“煮酒论英雄”“半边埚里煮江山”等说法,都透露出“者”与“煮”之间特殊而又微妙的关系 。从现代字形上,“者”字的原始文化含义已完全看不出来 。将“者”的原始含义割掉,应该是从篆书体系形成开始的,最后定型为现代的“耂”头 。
有现代汉字研究学者因为“者”字的上部是“耂”,与“土”有联系,便认为“者”字的构造源自用土漆涂刷器皿,有附着义 。由此进一步释读,古代漆器的干燥需要潮湿闷热的环境,“者”字便含有黏湿和包围之意在内,得出了“暑”的字形中含有“湿热黏附”的结论,但这种分析并不靠谱 。
- 甘蔗心发黑怎么了
- 微信已被限制打招呼功能
- 微信已经建立的群聊怎么设置密码
- 微信已停止是啥意思
- 怎么知道排卵已经完了 排卵期什么时候同房
- 大笑不已的意思是什么 魄力是什么意思
- 四种癌已经不是癌了 什么是恶性肿瘤
- 已知发件人是什么意思? 抄送人是什么意思
- icloud储存空间已满怎么解决[怎么关闭icloud同步中]
- 最近剖腹产的好日子有哪些 2022年冬至剖腹产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