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曹丕知道关羽水淹七军的真相:于禁不是归降,关羽也没有那么傲慢

关云长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 曹军两员大将一死一降 , 五子良将中第一个晋位四方将军假节钺的于禁成了笑柄 , 庞德则成了威武不屈的典范 。
于禁之所以成为三国笑柄 , 也是拜《三国演义》所赐 , 这本书把于禁写成了一个跪地乞降的胆小鬼 。 但是我们翻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 , 曹丕应该是知道关羽水淹七军真相的:于禁不是归降 , 关羽也没有那么傲慢 。
所以曹丕在诏书中给襄樊之战下了结论:于禁之降 , 跟秦晋崤之战中的孟明视一样 , 既然于禁的作法跟孟明视一样 , 那么我也不介意做一回秦穆公!
【爱历史】曹丕知道关羽水淹七军的真相:于禁不是归降,关羽也没有那么傲慢
文章图片
在《三国演义》里 , 于禁成了一个嫉贤妒能胆小如鼠的奸诈懦夫 , 要不是他处处掣肘 , 庞德早就把关羽斩于马下了 。
但是三国正史中的于禁 , 有时候连曹操都不怕 , 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斩杀了许多为害百姓的青州兵--那可是曹操的起家班底兼嫡系部队 , 是曹操从黄巾军那里挖到的第一桶金 。
正史中的于禁不贪财也不贪功 , 而且执法严明:"禁持军严整 , 得贼财物 , 无所私入 。 "
作为七军主将 , 于禁可能比庞德更想擒斩关羽 , 当然也不会阻止庞德阵前建功 。 事实上两军征战 , 关羽是不可能亲自操刀跟庞德单挑的 , 那他就不是名将而是莽夫了 。
【爱历史】曹丕知道关羽水淹七军的真相:于禁不是归降,关羽也没有那么傲慢
文章图片
庞德很难凑到关羽跟前以刀对刀(那时候也没有长柄大刀) , 只能远远地放冷箭 。 《三国志》卷十八说的是庞德"射羽中额" , 这说明双方距离较远 ,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 当然也射不穿关羽的头盔 。
既然没有一对一单挑 , 于禁阻止庞德斩杀关羽也就无从谈起 , 咱们还是来看看曹丕对襄樊之战于禁被淹一事的结论:"昔荀林父败绩于邲 , 孟明丧师于殽 , 秦、晋不替 , 使复其位……樊城之败 , 水灾暴至 , 非战之咎 , 其复禁等官 。 "
曹丕在诏书中引经据典拿荀林父和孟明视举例 , 这个不用解释 , 咱们都学过《秦晋崤之战》 。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曹丕也承认于禁之败 , 非战之罪 , 属于数奇点儿背 。
【爱历史】曹丕知道关羽水淹七军的真相:于禁不是归降,关羽也没有那么傲慢
文章图片
诏书中的话可以表明 , 曹丕经过长时间调查 , 已经知道了事情真相:于禁只是放下了武器 , 而没有归降关羽--归降与投降是两个概念 。 于禁败降 , 跟当年的荀林父之败、孟明视之降是一个性质 , 只是放弃了抵抗 , 而没有变节投敌 。
关羽投降曹操之后受封偏将军 , 斩颜良之后受封汉寿亭侯 , 为曹操冲锋陷阵斩将搴旗 , 那叫归降;于禁投降后被关羽关进了大牢 , 说明他并不肯调转矛头去打曹军 , 所以受到的是战俘待遇 。
【爱历史】曹丕知道关羽水淹七军的真相:于禁不是归降,关羽也没有那么傲慢
文章图片
于禁带领的七军有三万人 , 也就是说 , 他的麾下至少有三百个百人将和三十个千人将 , 这些人一股脑都投降了:"禁与诸将登高望水 , 无所回避 , 羽乘大船就攻禁等 , 禁遂降 。 "
这三四百个将领一股脑投降了 , 但是关羽一个也没收归己用 , 这说明从于禁到百人将 , 大家都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停止抵抗可以 , 反戈一击不干 。
这时候我们就要来看关羽的度量了:熟读春秋左传的关羽 , 绝对不会对叩首请降的于禁那么不客气 。
【爱历史】曹丕知道关羽水淹七军的真相:于禁不是归降,关羽也没有那么傲慢
文章图片
如果于禁真的归降了关羽 , 那将是轰动三国的惊天新闻:只要于禁披上蜀军(实际是汉军)战袍 , 往两军阵前一站 , 对曹魏的士气 , 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 曹操闻讯后也会被气吐血 。
作为一代名将 , 关羽不可能那么没头脑 , 也不可能那么傲慢 , 对送上门来的于禁冷嘲热讽后关进大牢 。 如果于禁肯归降 , 这样一个重量级敌将 , 是一定要送到成都交给刘备安排--这是大功一件 , 也可以表示对刘备的尊重 。
但是关羽只把于禁关了起来 , 既不杀也不放 , 更不往成都送 , 这说明关羽对于禁归降还抱有希望:等我拿下樊城 , 再慢慢做你的思想工作 , 曹魏大势已去 , 你不降也得降!
【爱历史】曹丕知道关羽水淹七军的真相:于禁不是归降,关羽也没有那么傲慢
文章图片
于禁卑躬屈膝 , 关羽傲慢无礼 ,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 , 但这说法贬低了于禁 , 却也没有抬高关羽 , 作为魏蜀吴三国公认的"万人敌"、曹魏眼中蜀汉唯一的名将 , 关羽不可能对前战友这么冷酷 , 而且出于战略需要 , 他比任何人都想收服于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