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之形是谁的作品(声之形豆瓣)

《声之形》:极致情感向表现力的巅峰之作
去年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 。》在国内上映,引发了现象级热潮,无论是在二次元群体还是三次元观众中都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从影片质量上来说,《你的名字 。》(以下简称《君名》)自然是当的起这些称赞 。但那时候很少有人知道,与《君名》同期上映的还有一部影片,在日本动画界权威奖“东京动画奖”中击败《君名》,一举拿下“最佳动画”和“最佳编剧”两大奖项,这部影片就是由日本老牌动画公司京都动画制作的《声之形》 。


声之形是谁的作品(声之形豆瓣)

文章插图

山田尚子导演的动漫电影《声之形》,从主人公将也的自杀事件开始,存在于他记忆中的一段校园经历也逐渐浮出水面 。水门小学普通的一天,一个特殊的女孩——硝子转入了将也所在的班级 。之所以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一个听觉障碍者,因而与人沟通起来就充斥着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导致了硝子成为了群体中的被孤立者 。而在这群孤立硝子的人中,将也首当其冲 。两人的缘分从一开始似乎就注定纠缠,孤立别人的人最终也将受到世界的孤立,而当将也开始面对自我的时候,一切似乎早就走上了一条注定的轨道 。


声之形是谁的作品(声之形豆瓣)

文章插图

从故事层面来看,《声之形》和《君名》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子 。《君名》值得称道的是它的故事张力,因而无论是人设还是情节都显得纯粹而主动 。《声之形》则完全不一样,作为一部情感向的电影,《声之形》在创作之初就把重心放在了主题表现力上面,因而无论是设定还是剧情都更能贴近现实生活 。因为历史原因,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在基础上存在共性,因而无论是日本观众还是中国观众都能在影片中寻到情感共鸣 。《声之形》的人设和情节架构很多都是现实中常见的人物和现象,因而在情感上,每个观众都能够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一面或多面,这是《声之形》具备现实意义的一个表现 。


声之形是谁的作品(声之形豆瓣)

文章插图

有观众说《声之形》表达的主题是校园欺凌,理由是故事的主线就是围绕在将也和硝子这一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关系上,但其实并不然 。在一个社会飞速发展、众人缺乏沟通的大环境之下,单纯说把《声之形》的主题说成是校园欺凌就显得狭隘了 。《声之形》的故事重心围绕的是听觉障碍者硝子,但选取的角度却是欺凌者将也,展现出来的也是一个欺凌者如何自我救赎的故事,这在角色定位上就把主题给放大了 。影片中多次体现出将也和硝子的自杀情结,最具代表性的是多次出现落水镜头,无论落水的是硝子的笔记,还是主人公将也,细思起来有一种强烈的窒息感 。


声之形是谁的作品(声之形豆瓣)

文章插图

大部分观众很难理解硝子这个人物,有人为之冠名“白莲花”、“圣母婊”,还有人说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站在了一个“欺凌者”的位置上了 。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互相的不理解都容易引发争端,而硝子因为听力障碍的缘故,与世界沟通起来从一开始就存在障碍 。《声之形》中对硝子与周边人关系的表现非常现实,随着剧情的发展,“正常人”知道硝子的想法,却难以理解,硝子知道“正常人”的想法,却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强烈的负罪感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硝子,这才最终造就了硝子的抉择 。


声之形是谁的作品(声之形豆瓣)

文章插图

与硝子相对应的是主人公将也 。影片中有个非常具备形式感的段落几乎贯串全片,那就是在将也眼中每个人脸上的大叉号 。看过《声之形》漫画的人应该对这段很有印象 。在漫画中这是一个单独的章节,名为《拒绝人类》,由名字就可以看出强烈的生疏感 。从“欺凌者”到“被欺凌者”的转变,使得将也逐渐转化成了硝子,而对未来的无限绝望,使得将也选择结束自己 。但其实若是深究原因,会发现将也和硝子并不是转化的关系,而是走入了两个极端:将也被人类拒绝后是拒绝人类,而硝子则是选择拒绝自己 。


声之形是谁的作品(声之形豆瓣)

文章插图

【声之形是谁的作品(声之形豆瓣)】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声之形》都是一部充满主题表现力、具备现实意义的动画电影 。其中对于人际关系的探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命题都做出了较为深刻的阐释 。虽然是一个讲述校园欺凌的故事,但是在呈现上却并不悲观负面,“帮你活下去”的口号也更体现了一种直面现实、直面内心的豁达,由此也能看出制作团队的深厚创作功底 。近几年日本动漫在国内市场大量引进,无论是去年的《君名》,还是现在的这部《声之形》,都在国内引起了现象级效应 。超越维度的主题表达是动画作品的先天优势,也是真人电影难以给到的观影体验 。期待能够在市场上看到更多如《声之形》这样的优秀作品,也期待中国的动漫行业能够后来居上,早日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风格,打开市场,推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