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对顾命大臣的安排可谓费尽心思,环环相扣,无奈他们集体反了

刘宋武帝刘裕号称“气吞万里如虎” , 可谓是南北朝那个混乱时代里的最璀璨星辰 。 他早年投奔北府军 , 先平定孙恩起义 , 成为北府军新生代领袖 。 然后灭桓楚、西蜀 , 消灭卢循、刘毅等割据势力重新统一南方 。 又挥军北伐 , 灭南燕、后秦 , 大破北魏 , 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 , 光复两都洛阳、长安 , 建立了旷世功勋 。

刘裕对顾命大臣的安排可谓费尽心思,环环相扣,无奈他们集体反了
文章图片
刘裕晚年重病不起时 , 他的太子刘义符在刚刚17岁 , 少不更事 。 为了让自己的江山稳固统治下去 , 刘裕可以说是费尽心思 , 精挑细选了四位顾命大臣 , 让他们互相牵制 , 环环相扣 , 一起辅佐少主 。 这四个人就是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 。
徐羡之位至三公 , 是朝廷首辅 , 刘裕的二号心腹 , 成为托孤重臣毫无疑问 。 刘裕北伐时 , 一号心腹刘穆之病死 , 徐羡之就已经开始主持建康的朝廷事务 , 后来又升任尚书仆射、尚书令 , 又进位司空、录尚书事 , 是当时刘宋的文臣之首 。 实际上 , 徐羡之的地位原本就仅次于刘穆之 , 刘穆之早死以后 , 徐羡之就是当仁不让的首辅大臣了 。

刘裕对顾命大臣的安排可谓费尽心思,环环相扣,无奈他们集体反了
文章图片
傅亮出身高门北地傅氏 , 是一流士族子弟 。 在刘宋建立过程中 , 傅亮始终是刘裕的支持者 , 为刘裕废晋篡位的过程中出了大力 , 成为刘裕心腹 。 刘裕晚年傅亮为尚书仆射、中书令 , 身兼中书省长官和尚书省副长官 , 也顺其自然成为了顾命大臣 。

刘裕对顾命大臣的安排可谓费尽心思,环环相扣,无奈他们集体反了
文章图片
徐羡之与傅亮两人是文官 , 想要为少帝保驾护航自然也少不了武人军权 。 这两人就是领军将军谢晦和护军将军檀道济 。 谢晦的资历和年龄是四名顾命大臣中最小的 , 刘裕死时他刚刚33岁 。 不过谢晦才华横溢 , 被刘裕大加赏识 , 刘裕北伐时谋主即为谢晦 , 所谓“入关十策 , 晦有其九 。 才略明练 , 殆难与敌” 。 但谢晦出自东晋顶级门阀陈郡谢氏 , 所以寒门出身的刘裕虽然赏识他的才华 , 但对谢晦本人并不非常信任 , 怕他想要架空皇权 , 恢复到东晋门阀政治 , 认为“谢晦数从征伐 , 颇识机变 , 若有同异 , 必此人也 。 ”可刘裕又不得不拉拢门阀士族的支持 , 故而仍然把谢晦列进了顾命大臣 。

刘裕对顾命大臣的安排可谓费尽心思,环环相扣,无奈他们集体反了
文章图片
那为了制衡以领军将军控制内军的谢晦 , 刘裕就选择了同为寒门出身 , 且是北府军老将的檀道济 。 檀道济的资历老到什么程度呢?当年刘裕京口首次起兵的时候 , 檀道济就已经跟随在刘裕身边了 。 同时期的何无忌、刘穆之、刘毅都早已故去 , 所以檀道济就成为了刘裕最后的保险 。 檀道济以护军将军控制外军 , 与谢晦的内军互相制衡 。

刘裕对顾命大臣的安排可谓费尽心思,环环相扣,无奈他们集体反了
文章图片
刘裕对顾命大臣的安排可谓费尽心思,环环相扣,无奈他们集体反了】刘裕对四位托孤大臣的选择可以说是费尽心思、环环相扣 。 四人中两文两武 , 两位文官徐羡之和傅亮 , 分别代表尚书省与中书省的朝廷中枢 , 两为武将中军主帅谢晦、外军主帅檀道济 , 代表军方势力 , 四人共同辅政 。 在身份上 , 徐羡之出自尚未成为高门的东海徐氏 , 属于下级士族 , 傅亮出身一流士族北地傅氏 , 谢晦出身顶级门阀陈郡谢氏 , 檀道济出身寒门但是北府军代表 , 可以说做到了平衡各方势力 。
可以说 , 刘宋武帝刘裕的托孤没有任何纰漏 , 妥善安排了各方势力 , 还有意让尚书、中书两省相互牵制 , 中军、外军内外制衡 , 四人不会出现一人独大 , 威胁少帝的情况 。 只不过刘裕完全没想到的是 , 少帝刘义符即位后不治理国事 , 反倒玩耍嬉戏 , 就连北魏进兵犯境 , 作战失利 , 国人惊惶 , 他也完全不管 。

刘裕对顾命大臣的安排可谓费尽心思,环环相扣,无奈他们集体反了
文章图片
谢晦、徐羡之、傅亮三人受顾命之重 , 深知刘裕草创基业之艰难 , 面对少帝的胡闹 , 他们深恐有负先帝托付 , 于是说服了檀道济 , 四位顾命大臣居然联起手来 , 为了刘宋的基业 , 废杀了少帝刘义符 , 另立新君刘义隆 。 刘义隆开创了元嘉之治的盛世 , 可见这四位托孤大臣的选择没有错 , 起吗是对得起刘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