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古代最该平反的“奸臣”,被骂了上千年,实际却是忠肝义胆的英雄


章惇|古代最该平反的“奸臣”,被骂了上千年,实际却是忠肝义胆的英雄
文章图片

章惇|古代最该平反的“奸臣”,被骂了上千年,实际却是忠肝义胆的英雄
文章图片

章惇|古代最该平反的“奸臣”,被骂了上千年,实际却是忠肝义胆的英雄
文章图片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 , 也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 作者为当时的丞相脱脱以及阿鲁图等人 。 此书有《本纪》四十七卷 , 《志》一百六十二卷 , 《表》二百五十五卷 。 一共是四百九十六卷 , 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了一倍 , 所以说它是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 其中根据宋朝的情况 , 宋史中还有《奸臣》四卷 , 《叛臣》三卷 。

【章惇|古代最该平反的“奸臣”,被骂了上千年,实际却是忠肝义胆的英雄】列出来的奸臣有: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蔡京、赵良嗣、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万俟禼、韩侂胄、丁大全、贾似道 。 这里头有些人是名副其实 , 比如说秦桧、万俟禼、蔡京 , 前头的那两人还是迫害岳飞的凶手之一 。 但也有些人名不副实 , 有一位更是堪称古代最该平反的奸臣 。 被后世骂了上千年 , 实际上却是忠肝义胆的真英雄 , 他便是章惇 。
章惇生于景祐二年(1035年) , 一个官宦世家 , 父亲章俞官至银青光禄大夫 。 年少时期他的族父章得象曾惊讶于章惇的性情品格 , 认为他将来一定地位优越 , 这份评价的背后其实是认为他能成为一代名臣 。 然而从宋史来看 , 章惇似乎与族父的预言背道而驰 , 史书里的他急功近利 。 不顾百姓安危 , 造成宋朝民不聊生 , 可他真的就是这样的人吗?
这样的评价与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 章惇的性格太过直率刚烈 , 当一件事不符合自己心里的那根线他就一定要说出来 。 他人生中经历过的许多件事都能看出这一点 , 嘉佑二年(1057年)章惇参加科举考试 , 他的族侄章衡得了状元 。 章惇耻于章衡之下 , 干脆不肯受敕 , 扔掉敕诰就回家了 。 等两年之后再考 , 这次也只是第一甲第五名 , 却安心受敕 。
他进入官场之后没多久 , 便得了王安石的赏识 , 让其进入集贤院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王安石无疑是提携章惇的人 , 然而后来王安石的弟弟犯了错 。 他却不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所以跟王安石闹翻了 , 这给一些讨厌他的人抓住所谓忘恩负义的把柄 。 到这里就能看出彼时群臣讨厌他的两个原因 , 一个是性格 , 这样的性格不适合官场 。
容易惹得同僚厌恶 , 从而排挤他 , 时常被人认为是尖酸刻薄 。 第二点是他支持王安石变法 , 后期更是变法的主持人 , 这触及到了那些贵人们的利益 。 认为失去利益的贵族们 , 自然会不遗余力的贬低王安石与章惇 , 偏偏他还不能与王安石抱团 。 当然这些贵人与官僚能如此肆无忌惮 , 实在是统治者也不喜欢章惇 , 前头的神宗和哲宗还好说 。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去世 , 向太后坚持立端王赵佶 , 章惇不同意 。 极力反对 , 认为他轻佻 , 不可以君临天下 。 结果赵佶最后还是登上了皇位 , 也就是宋徽宗 , 宋徽宗和那些大臣们一起排挤章惇 。 甚至连章惇不给儿子走私路 , 加官进爵这样无私的行为 , 都成了一宗罪 。 就如梁启超所言 , 怎么知道不是章惇平时观察宋徽宗这个人 , 不适合做国家的君主而故意阻拦呢?
同时就从他不肯把官位给自己亲友 , 不肯屈服提携之人的弟弟 , 便能看出此人洁身自好的品格 。 世人所诋毁他的 , 还有驱逐元祐大臣和废除宣仁太后两件事 , 后者暂且不说 。 梁启超曾解释过前者 , 驱逐元祐大臣不过是照着元祐大臣对付熙丰大臣的方法来说 , 元祐的人如果没有错那他也没有 。
且政见是不能评判君子和小人的 , 按私德来讲 , 章惇的私德不知道比元祐的那些人高了多少 。 王夫之则评价过章惇的功过 , 指出他的功是可以显然看到的 , 是不能被埋没的 。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 巩固边防、开拓西南、修汴河、治黄河、设立州县等等 , 哪一样功是能忽略的?从这些可见 , 宋朝官方对章惇的污蔑到了何种地步 , 忠肝义胆的真英雄竟然都位列奸臣榜 。
参考资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