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想要在首都定居有多难

中国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城市化,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历史,归根结底就是耕者有其田和官僚地主土地兼并两者死斗模式。你要是去首都定居,要么考科举做官,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一共出来十万进士,百万举人,举人基本上做不了京官的,就算这十万进士全部留京,一千多年下来,平均一年有个几百人能定居首都。就算一个官员带二十个家属狗腿之类,一年能留京几千人。
然后是卫戍部队了,各朝代规模不一样,无险可守的北宋开封府,部队规模庞大最少两个集团军,其他年代撑死也就几万人。
然后是生意人,小手艺人,匠人,苦力,戏班子之类反正不靠耕田能够养活自己的职业,在农业社会没有多少的,京城里头会有地让你种棉花小麦吗?
长安米贵,局亦不易。
不是空话。


|不难。难的是当下。
■分人!先来看看清朝的普遍房价
《清代前期北京房产交易中的问题》里的例子,道光十九年(1839)东四牌楼北十一条胡同内路南院,正瓦房三间,倒座灰房二间,西厢房二间,共房七间,价格三百吊。一吊钱差不多等于一两银子,大概在300两左右,平均每间房子42.86两。
同治十年(1871)正月廿六日签订的“永远存照”:西直门内南小街的瓦房三间、灰房八间半,共十一间半,言定卖价京钱六百五十吊正”大概是650两左右。平均每间房子56.5两。
如果是清朝官员,还是很轻松的,清朝文官每年的收入如下
文官品级年俸禄米养廉银一品180两180斛16000两二品155两155斛13000两三品130两130斛6000两四品105两1053700两五品80两80斛2400两六品60两60斛1250两七品45两45斛1200两八品40两40斛九品33两1.14钱33斛1.14斗以不吃不喝为前提,七品以上的官员可以1年就可以轻轻松松买一套联排别墅了!七品以下的官员,奋斗2.5年左右(1.25斛米≈1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四室的小房子。
当时的中产阶级,以戴逸《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的数据为例:乾隆时期的中等农户(有自己的土地,相当于一个小地主了),年收入约32两银子。
还是以不吃不喝为前提,同样的房子,中等农户约奋斗7.15年!
如果是最底层的普通人呢?据记载,范文澜《中国通史》说乾隆、嘉庆时期,农业短工每天挣10文钱左右,最低每月130文钱。《中国通史》还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河南唐河县的吕魁元给当地郑天禄家做长工,工钱为一年2500文。1两银子在当时可以兑换1000文上下,也就是说每年一个普通农工收入1.5两~2.5两之间。给地主拉长工的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相对高一些,大约能赚到4两银子。
【古人想要在首都定居有多难】在同等条件下,普通长工(以收入3两为例),买一个四室的房子,需要奋斗约57.15年!
以上前提都是在不吃不喝的前提成立的,所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财富都在少数人手里,买房也是。

■长安居,大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