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咋样进入若无旁人的状态

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之一就是专注力。学习时间是指真正在学习的时间,不是昏昏欲睡地熬通宵复习,也不是三心二意地翻翻书,如果没有集中注意力,那根本不叫学习时间。基于我们在注意力上的差距,你可以学一个小时,顶别人学五个小时。不能专心的话,去图书馆待再长的时间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如何长时间地专注学习?
我们把专注学习的方法分为三个板块。
1.学习前的准备
在每天开始学习前,明确本次学习的任务和结束时间。
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
我今天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预估多久可以学完这些东西?
让两个人做同样的十道题。一个人知道自己做这十道题的目的是强化自己容易搞错的几个知识点,他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投入学习,必然比另一个只给自己规划定量任务的人学习要专注。
让两个人同样记忆一章节的内容。
【学习咋样进入若无旁人的状态】一个人清楚地知道必须在下午六点前结束任务,另一个人只是模糊地知道在下午要把这些内容背完,则前者集中注意力的紧迫性更强。在后者的心里,下午可以是六点结束,也可以是七点结束,当结束时间有弹性的时候,就会下意识认为还有很长的学习时间,也就更难集中注意力。
如果你在为一场考试做准备,就一定要清楚「怎么样学习才能达到目标」,这样更能帮助你去抵制诱惑,专注于任务。
这个问题包括三个要素:
A.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考什么学校?这个学校要多少分数?单科目标分数是多少?
B.要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学习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哪些书上?都要做哪些题,做几遍?背哪些东西?
C.这些事情要做多久。总共的复习时间是几个月?给每一个任务分配多长时间?
如果对上面的问题有答案的话,那么,每一个你灯下学习的晚上,每一个迎着晨光背诵的早晨,你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即便不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做,与模模糊糊、只是知道应该这么做,专注度也会有差别。
特别为学习准备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把工作和学习环境布置得舒适愉悦、极尽方便,所有要干的活都在早上坐下后一一安排好,把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的东西都放在眼前,比如,想考上的学校的照片。
这样长期下来,就会给自己的脑袋里装置这样一个开关:只要进入这个环境,学习就可以开始了。
尽量不在早晨或者是学习开始之前收拾桌子,这样很容易控制不好时间,导致耗费时间过长。
人天性里更喜欢简单直接的、不动脑的、眼前的事情,相比学习,整理房间显然是更令人愉悦的。
利用环境来给自己暗示,这是我过去一直忽略的一个技巧。
读高中时我不愿意在整理内务或者打扮自己上多花一丁点时间,那时候我对于学习有一种变态的专注,完全不在意自己在什么地方学习。
但是那种极端专注是可遇不可求的,持续性也比较差。
我发现环境对学习有影响是因为一次搬家。
我以前住的房子是一个钢铁公司的家属楼,年代有点久远,屋子装修陈旧,怎么打扫都弄不干净,这直接导致我收拾房间的欲望不强,在乱糟糟的环境里,我的学习状态一直都不怎么好,回到家就提不起劲来。
事情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当我身处其中的时候,并不能发现环境与自身状态之间的关系,一直到我后来搬家住进一个日式装修风格的精美房子里,才发现自己的不同。
晚上回家,一开门进去就觉得很幸福,愿意静坐其中,桌椅板凳、书本台灯、被褥衣服,都摆放得整齐有序,这种整洁的环境会增加人对自己控制力的信心,由外而内地使自己产生一种「不可乱」的心情。
「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中,学习也是。」
大概是这种心情。
我学习的桌子上放着植物界的励志之星仙人掌,桌角贴着我的奋斗目标,台灯是朋友送的,小米品牌的,外表简洁漂亮,暖光,我超级喜欢,看到它就有幸福感,这样就直接减少了对「结束玩乐开始工作」的排斥,精神很容易收拢到眼前的工作上来。
关于学习环境还有几点要注意。
到底应该去图书馆学习,还是留在寝室就好了?
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在寝室,一定要把学习环境和休息娱乐的地方分开,这样更能强化自己脑袋里的学习和娱乐开关。
我连吃饭、娱乐和工作都不用同一张桌子。
如果在一个地方,学习状态始终不好,也可以考虑换一个环境,调整状态,只是不要去太陌生太极端的环境中,最好是去自己本来就熟悉和习惯的地点。期末考试的时候有朋友叫我一起去校外咖啡馆学习,但实际上效率极低,咖啡馆与图书馆相比声音杂,总有人来来往往,桌子太小,光调整心情就需要很长时间。
珍惜不会被打扰的时间段。
以前上学的时候,学校把一节课的时间设定成四十五分钟,所有人都必须遵守这个安排,把自己学习的节奏调整成四十五分钟一休息。
上学这么多年,我对这个制度始终没有习惯。
刚刚感觉自己沉静下来了,找到了状态,很快就到了下课时间,忍不住盼望下课,毕竟老师讲课也不是那么好听。
到了大学,没有自习课,学习变成一件很自由的事情。
这也就意味着,你可以随时学习,也要准备随时被打扰。
所以要珍惜那些不被打扰的、安静的学习时间,也要多多寻找这样的时间。
例如早起后的清晨,不要安排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就坐在那里学习一段时间。
番茄时间管理法现在很火,很多人都说这个方法好用。
一个番茄时间共三十分钟,包括二十五分钟的工作时间和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我总觉得二十五分钟学习时间太短,适合那些精神完全没办法集中的人用作早期训练,或者适用于已经上了班的人,他们往往需要同时处理很多事情,又随时可能被打断。
不过这个方法帮助我养成了一种习惯:设定好的学习时间,绝对不中断,也不可以被打扰,反正接下来有休息的时间。
脑中一定要有这样的概念:学习时间绝对不可以中断,就算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也不要放弃为集中注意力而努力。
2.在学习的过程中
排除干扰。
据说,人的每个神经元都和一万个神经元交流,就好比一万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打电话找你,所以大脑必然是很容易分神的。
我把干扰分为四种。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说真的,通过这一套方法,我从刚进入大学时,差点手机成瘾的学渣,纵身一跃,变成了专业排名前十的学霸(别人眼中的哈)。
在这套方法的加持下,我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个多月,实现了巨大的转变,原本学习五分钟,玩手机两小时,现在可以利用这套方法,轻松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在这里强烈强烈强烈推荐你使用!全文4892字,干货十足,星禾想为大家提供有用的学习思维和方法!
悄悄告诉你,这个答主干货超多的~
为了让你更好理解,先给你上一份思维导图呀。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上干货。

一、思维1、克服“演员”思维
你一定看过很多上头的电影,这些作品都是由演员们倾尽心血完成的,但我们现在要说的可不是电影哈,而是如何克服学习中的“演员”思维。
学习中的“演员”思维,分为两种,主演思维,群演思维。
①主演思维
演员,演员,最重要的就是要演得好,而主演是作品中最受关注的角色,也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具有这种学习思维的人,总是能演得淋漓尽致,演到忘乎所以,发挥出主演的重要作用。
你是不是也看到过这样的人:
早上图书馆还没开门,就在门口等候,开馆后总是第一个冲进去,找到靠窗的、光线充足的位置坐下。其他人来了之后,埋头苦读,奋力啃书,只想把书本知识学得通透一些。而那部分早来的人,打游戏累了之后,习惯给自己安排几集1080p的电视剧,为了保持足够的精力还坚持午睡。闭馆之前被迫离开,迎着月光,感叹自己的一天都倾尽在学习上,来一张自拍,配文“今天也是努力的一天”。这类人,看似只争朝夕,拼命努力,实则荒废时间,白费力气。
别人都在努力学习,自己却独树一帜,没有发现身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只顾着和手机谈天说地。
就算你付出了再多的时间,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丧失对环境、自我行为的感知,也是不会产生多少学习效果的。
(看来这种人确实有做演员的天赋哈)
②群演思维
主演是演得忘乎所以,完全沉浸在情节中,而群演则是时刻关注周围人的动向,寻求和群体的一致性。
很惭愧,星禾之前就是抱着“群演思维”,“演”了一段时间(脸红)。
“哇,大家都在教室学习,那我也要去。”迅速找到一个空位,还没落座就已经开始在书包里翻找课本。一切准备就绪,拿起笔,挺直腰,看着书。
“可以可以,和大家一样了,我要开始学习了。”不一会,就开始走神,注意力飞到了十万八千里。
“昨晚那场游戏不该输的,要是队友跟上我其实还有机会......”没过多久,我发现了自己不在状态,但是抬头一看,大家都在学习,我只能强迫自己再学一会。
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不断提升,想回宿舍躺着的心情更加迫切,但是其他同学都在努力学习,也不好意思离开,只能继续“演”下去。
这种“群演思维”造成的后果,比“主演思维”还要可怕。至少你当主演的时候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但是当群演的时候,你只是在强迫自己,去做符合集体状态,但是自己抗拒的事情。
想走走不了,想学学不了。观察着周围的状态,尽量融入这个环境,企图能获得一点自我安慰,坐着表面一脸沉静,实则内心焦躁不安。
要是问我真的学到了什么吗?我只能说我对“群演”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羊群效应”,用在这里再好不过了。
羊群效应:比喻人的一种从众心理,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者遭到失败。这种行为就是在盲从,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学习,只是盲目跟风,虽然做着一样的事情,但是收获却是完全不同的。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别人收获的可能是知识,但具备“群演思维”的我,得到的只有焦虑和空虚。
只有当你克服了“演员思维”,才能真正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不为别人而学,不为别人而“演”,只是专注于知识的学习,做好接纳这些内容的准备。
2、学习时间≠有效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指的是你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但是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是有效学习时间。
给你一个方便理解的公式:



学习成效和时间倾入与精力投入两部分,是相挂钩的。单纯追求时间倾入或者精力投入,都会使得这个等式失衡。
就像上面说的具备“演员思维”的人,就是指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精力投入是稀缺的,有限的精力稀释了你的时间价值,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成效就会骤降。
试想一下,坐在教室里,玩累了手机就写几个字,或者是等待视频加载的时候,翻几页书,内容只能在大脑中停留几秒的时间,并不能留下深刻印象,知识很快就会消失的。
如果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学习的时候极为专注,仿佛与世界隔绝,整个人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你会对内容的逻辑与结构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但是,假如在你刚坐下没学一会,妈妈就喊你去吃饭了,你开心地奔向饭桌,虽然吃得开心,但是刚才学习的内容,会因为得不到有效的记忆和反馈,迅速消散。
所以呀,星禾想告诉你的是,为了能够呈现更好地学习效果,你一定一定一定要在时间和精力方面都做出投入,这样才是有效学习呀。
怎么样,是不是成功说服你了呀?
二、方法当你对于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来到学习方法阶段了,为你介绍的几种学习方法,帮助你更快进入旁若无人的状态,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1、设置阶梯难度
在你学习不同内容的时候,你要对抗的难度也是不同的。也许一篇英语文章,你五分钟就能完全理解;也许一道数学大题,够你抓耳挠腮半天。
如果一开始,没有进入状态之前,你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将会影响你继续学习的心态,你的耳边将会持续萦绕着“别学了别学了”的声音。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拿出一张纸,或者做一个思维导图,把这一段时间的任务都写下来,按照梯度去分配任务。



在刚开始的时候,给自己分配一些简单、耗时短的任务,随着任务的解决,不断给自己增加难度。但是要注意,任务难度之间要保持向上的梯度,不能有太大的跨越。
开始的任务比较简单,会让你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解决了第一个任务之后,你会有一种“自豪感”,产生想继续学下去的欲望和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