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乔素凯:一个来自山西的世界顶级核燃料师


2019年3月1日晚 , 央视播出的2018年度大国工匠人物颁奖典礼上 , 组委会送给乔素凯的颁奖词:4米长杆 , 26年 , 56000步的零失误让人惊叹!是责任 , 是经验 , 更是他心里的“安全大于天”!乔素凯 , 你的守护 , 如同那汪池水 , 清澈蔚蓝!
乔素凯 , 这位从山西黎城县南社村的小村庄走出来 , 在核电站最深处 , 更换、维修核电站“心脏”的核燃料师 , 更是山西骄傲!
蔚蓝色水池边 4米长杆完成核燃料组件水下修复
在大亚湾核电站的最深处 , 有一个如大海般的蔚蓝色水池 , 水下4米深处 , 是157组核燃料组件 , 每组核燃料组件有264根核燃料棒 , 令人谈之色变的核裂变反应就在这里发生 。
“核燃料是浓度为3%左右的铀235 , 被加工成燃料芯块后 , 装进核燃料棒里 , 一根根核燃料棒组装在一起 , 形成17×17正方形排列的燃料组件 , 157个这样的核燃料组件 , 最终被安装在一个直径3至4米的压力容器中 。 ”乔素凯说 , 大亚湾核电站使用的是压水式反应堆 , 每一组核燃料组件中都有一束控制棒 , 用来控制核裂变反应 , 确保安全 。
核燃料是核电站的“心脏” , 乔素凯负责的是与核燃料相关的一切工作 , 包括燃料接收、检测以及装卸和维修 , 通俗地讲 , 就是更换“心脏”、维修“心脏” 。

世界顶级|乔素凯:一个来自山西的世界顶级核燃料师
本文插图
工作中的乔素凯
更换、修复核燃料组件是最难的 , 乔素凯使用的“神器”是一根4米的长杆 。 “长杆共有7种 , 有拧螺钉用的 , 有紧松适配器的 , 有拆装上管座的 , 有测量高度的等 , 具体情况分别使用 。 ”乔素凯说 , 核燃料水池之所以是蓝色的 , 是因为它特别纯净 , 在光的折射下发出蓝色的光 。 核燃料棒被放置在含有硼酸的水池中 , 可以屏蔽其产生的辐射 。 这也就意味着 , 核燃料组件的修复必须要在水下完成 。
每隔18个月 , 核电站要进行一次大修 , 这是核电站最重要的时间 , 三分之一的核燃料要被置换 , 同时还要对有缺陷的核燃料组件进行修复 。
山西晚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正值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 , 我们未能进入乔素凯工作的核燃料操作区域 。 在中广核模拟换料水池培训基地 , 有一个按照1:1比例建造的模拟换料水池 , 这个深水池造价约2亿元 。 乔素凯在此进行了模拟操作 。
原来 , 在进行水下换料、修复时 , 乔素凯需要用4米长杆 , 伸到水下3米进行操作 。 比如:打开组件的管座 , 这个过程需要在水下拆除24颗螺钉 。 这是一个对精度有严格要求的动作 。 而乔素凯做到了能用4米的长杆完成水下精确值为3.7毫米的操作 。
“高度差一毫米 , 螺钉都是拧不进去的 , 这个长杆有4米长 , 扭矩传到水下 , 定位难度极高 , 完全靠人的经验和手感 。 稍有不慎螺钉就损坏了 。 一旦失败 , 这个核燃料组件就无法入堆运行 , 一组核燃料组件将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万人民币 。 ”乔素凯说 , 核燃料棒包壳管的壁厚只有0.53毫米 , 他可以用自己的手感和经验保证在核燃料棒抽出的过程中完好无损 。
核燃料组件是有生命的 像呵护“宝宝”一样守护它们安全
26年 , 56000步的“零失误” , 着实令人惊叹!乔素凯打趣说:“开车十几年 , 我都没有接过一个罚单 , 更何况是安全大于天的核燃料操作 。 我是很胆小的呢!”
核燃料组件修复难度高 , 风险也大 , 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慎之又慎 。

世界顶级|乔素凯:一个来自山西的世界顶级核燃料师
本文插图
乔素凯在进行换料设备检修
换料修复工作一旦开始就不能停 , 而在控制区是没有卫生间的 , 一个班6个小时 , 核燃料操作员不仅要集中注意力 , 还得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 每个核燃料操作员都有自己的办法解决 , 乔素凯的提神秘籍是“咖啡粥” , 就是一下冲两袋咖啡 , 冲成像粥一样稠 , 这样就不用上厕所 , 还能提神醒脑 。分页标题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 , 工作时间还会延长 。 乔素凯回忆 , 记得有一次大修装料 , 最后一根核燃料棒怎么也装不进去 , 本来装一步只需要20分钟 , 但那一次却装了4个小时 。 为了保证核燃料组件的绝对安全 , 只好不断调整方案 , 像摆积木一样 , 小心翼翼一点点尝试 , 一毫米一毫米地调 , 直到安全装好 。 哪怕是耽误了时间 , 也要保证百分之百安全 。
还有一次 , 在核燃料组件修复过程中 , 当有缺陷的核燃料棒被拔出 , 插入实心替换棒时 , 这根棒的位置比其他棒的位置低了几毫米 。 当时有团队成员认为几毫米没问题 , 但乔素凯根据多年的经验判断 , 这个小小的偏差可能带来其他潜在的风险 。 “不行!必须返工!核燃料无小事 , 我们不能在核燃料组件上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 一次就必须把事情做好 。 ”乔素凯坚定地给出意见 , 他说 , 最终 , 在大家的反复试验下 , 将替换棒拉到了正常高度 , 成功修复了缺陷组件 , 保证了核燃料组件再入堆后的安全运行 。
乔素凯把核燃料组件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 他说 , 核燃料组件是有生命的 , 应该把它们当宝宝一样呵护、守护 , 必须照顾好它们 , 让它以最佳的状态入堆运行 , 否则它会发脾气 。
在一次大修中 , 乔素凯发现一个核燃料组件周围有一个若隐若现的条状异物 , 燃料组件和水池里是绝不允许异物存在的 。 于是乔素凯和团队成员决定实施打捞 , 但当所有工作准备就绪 , 又发现异物不见了 。 经过15个小时的排查 , 最终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个异物 , 打捞上来一看 , 原来是一片指甲盖大小的塑料片 。 乔素凯说:“大家用了很大的精力24小时倒班打捞异物 , 有惊无险 。 不过 , 造成晚并网发电15个小时 , 这意味着800万没了 。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核安全大于天 , 我们用实际行动保证了入堆燃料组件的安全 。 ”
26年来 , 乔素凯和他带领的团队共为国内22台核电机组完成了120多次核燃料装卸任务 , 创造了连续56000步操作“零”失误的纪录 , 及换料设备“零”缺陷的成绩 , 用心守护着核安全 。
甩掉“洋拐棍” 核燃料组件修复设备、工具国产化研发
没有大修换料的工作、不去集团所属外基地指导工作的时候 , 乔素凯就带领他的团队专注于核燃料组件修复专用工具设备的研发 。
在乔素凯的核燃料操作维修工匠工作室 , 采访人员看到 , 水下异物打捞机器人、陆用状态检查机器人等大大小小各种专用工具设备摆放整齐 , 都是乔素凯和团队的研发成果 , 其主持参与研发的21项目获得国家专利 , 全部投入使用到核燃料组件的修复工作中 。
乔素凯和他带领的团队是国内唯一能对缺陷核燃料组件进行水下修复的团队 。 “之前 , 核电站很大一部分维修是要依靠法国人的 。 现场一些专用工具 , 只能买国外的产品 。 ”乔素凯说 , 2008年 , 我们请外国专家来做缺陷组件和设备修复的培训 , 我参与了培训 。 我在想 , 请他们培训一次花几百万人民币 , 太贵了 。 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研发工具和设备 , 开展维修呢?此时的乔素凯变得胆大如牛 , 主动跟领导请缨 , 要承担单棒组件的修复研发工作 。

世界顶级|乔素凯:一个来自山西的世界顶级核燃料师
本文插图
乔素凯(居中)与团队成员的合影
“核燃料操作中 , 需要用到一种耐辐照水下摄像机 , 是用于乏燃料组件视频检查的 。 长期以来都是从国外购买 , 一套60万 , 价格高、供货周期长 。 如果耐辐照相机出问题了请他们来修 , 从外国专家上飞机就以小时为单位开始计时收费 , 一直到回国下飞机 。 ”乔素凯说 , 当时这种“洋工具”真是买得起也用不起 , 用得起也坏不起 , 整个技术产品就是被外国公司给垄断了 , 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 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 。分页标题
2009年 , 终于研发出了耐高辐照的光导管摄像机 , 价格低 , 仅仅是国外产品的一半 , 供货周期还短 , 售后服务好 , 头一天晚上相机出问题 , 售后维修人员第二天上午就能赶到核电站 。
小到吊摄像头用的钩子、大到如同人的手臂一样的上管座异物打捞工具 , 堆芯无线照相技术、电火花剪切工具……这些年来 , 乔素凯一直致力于换料设备的维修及换料操作、燃料组件专项视频检测与分析、燃料组件修复、堆芯换料装载技术优化、堆芯装载异常困难处理、换料专用设备国产化研发等领域 , 目前 , 这些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
历经10年 , 于2018年完成的核燃料组件水下整体修复项目被乔素凯称为“世纪工程” , 这是国内第一套 , 也是唯一一套核燃料组件水下整体修复设备 , 该设备的技术路线优于国内外通用修复模式 , 填补了国内在压水堆核电站乏燃料组件水下整体修复领域的空白 , 而全部的技术都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
从一无所知的起重机少年到技术精湛的大国工匠 , 乔素凯一边精益求精 , 心细如发 , 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国家的核安全;一边挑战自我 , 在核燃料组件修复设备国产化的道路上探索创新 , 不断超越 , 为实现我国核电强国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世界顶级|乔素凯:一个来自山西的世界顶级核燃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