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成都公布第十七批历史建筑,同治龙窑、流沙河故居等30处入选


_本文原题:成都公布第十七批历史建筑 , 同治龙窑、流沙河故居等30处入选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7月17日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 , 日前 , 成都市公布了《成都市第十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 同治龙窑、流沙河故居等30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构)筑物位列其中 。 截至目前 , 成都全市已认定公布历史建筑283处 ,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
据成都市住建局城市更新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 从建筑年代来看 , 主要以清代建筑为主 , 共12处 , 其次为20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现代建筑 , 包括高校建筑、工业及仓储建筑等 , 均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 。
从建筑类型来看 , 古建筑与近现代建筑占比均衡 , 其中宅邸民居和坛庙祠堂占比最大 , 均为典型川西民居祠堂类建筑 。 此外 , 还首次出现“知青点”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建筑 。
从建筑分布来看 , 共涉及10个区(市)县 。 其中简阳市9处 , 占比最大 , 主要以民居祠堂建筑为主;成华区3处 , 均为工业建筑及其附属建筑 , 区位集中、规模较大 , 有利于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利用和老城区成片有机更新 。

流沙河|成都公布第十七批历史建筑,同治龙窑、流沙河故居等30处入选
本文插图
名录
【同治龙窑】
已成为四川龙窑陶艺教学基地

流沙河|成都公布第十七批历史建筑,同治龙窑、流沙河故居等30处入选
本文插图
据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 同治龙窑位于成都天府新区永兴街道丹土村 , 始建于清同治年间 , 因形状似龙俯卧而被称为“同治龙窑” 。
同治龙窑为夯土建筑 , 建筑面积966.40㎡ , 原有6座窑室 , 现存两座窑室及储藏仓库一座 。 储藏仓库外墙为夯土墙 , 屋架为三角形屋架 , 小青瓦悬山屋面 , 西南侧设檐廊 , 木结构檐柱及柱础保存完整 。 窑室为阶梯式 , 依山势倾斜 , 西北高、东南低 , 窑室本身保存较好 , 现今仍在使用 , 主要烧造罐、缸、油灯等日常生活用陶瓷器 。
目前 , 丹土村同治龙窑现已发展为四川龙窑陶艺教学基地 , 成为陶艺家、陶瓷研究者和美术院校学生创作基地和陶艺研究中心 。
【流沙河故居】
流沙河的祖父及父亲曾居住于此

流沙河|成都公布第十七批历史建筑,同治龙窑、流沙河故居等30处入选
本文插图

流沙河|成都公布第十七批历史建筑,同治龙窑、流沙河故居等30处入选
本文插图
流沙河故居位于青白江区城厢镇槐树街12号 , 原名余家院子(流沙河本名余勋坦) , 建成于清道光28年(1848) , 原为典型的清代三进院落宅第民居 。 流沙河的祖父及父亲曾居住于此 , 流沙河幼年及青羊时期曾分别在此居住生活过一段时间 , 所居住房间为北厢房 。
流沙河(1931-2019)系四川金堂人 , 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 。 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流沙河诗话》《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等 。 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理想》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 。
【启德堂】
原华西协合大学的重要遗存之一

流沙河|成都公布第十七批历史建筑,同治龙窑、流沙河故居等30处入选
本文插图
启德堂位于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内 , 建于20世纪20~30年代 , 由多伦多大学英美会捐资 , 建筑师苏继贤主持修建 ,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 是原华西协合大学的重要遗存之一 。
其于1928年4月部分落成 , 为建筑两翼楼 , 东边为医科楼 , 西边为牙科楼 , 总称为医牙科楼 , 1938年又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 , 将两翼连接 , 形成现状 。分页标题
据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启德堂为砖木结构建筑 , 墙面柱体层层收进 , 结合部位以磨砖工艺做斜面防水坡 , 外墙柱伸至檐檩 , 设置各形斗拱承托中国式坡屋顶 。 建筑正门设置披檐、台阶、踏跺、钩栏 , 并在御道上雕刻精美图案:上层为代表中医学医理的太极八卦图 , 象征东方文化的厚重蕴涵;下层雕刻代表现代医学的双蛇杖 , 并附有希腊文 , 译为“你应该知道真理” , 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王垚
【流沙河|成都公布第十七批历史建筑,同治龙窑、流沙河故居等30处入选】编辑 陈怡西